新型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74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供氧、注药、固定于一体,可有效避免打折或移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气管内插管术是一种基本的技能操作,用于对实行全麻的患者和危重病患者,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或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行心肺功能复苏术,保持呼吸道通畅。目前,随着医学知识的飞速发展,气管内插管术提供了一条新的给药途径,提高了对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几率,但是,在实行气管内给药过程中,气管导管需与呼吸机分离,不能保证持续供氧,另外,临床目前所用的气管导管,大多用塑料或硅胶材料制作而成,这种材料在温度上升和患者体位改变时,经常变软或打折,导致管腔变窄,甚至阻塞管腔,影响氧气的供应,弓I起窒息缺氧,危及患者的生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条件的不足,提供一种集供氧、注药、固定于一体,可有效避免打折或移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气管导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气管导管,由导氧管、注药管和气囊管构成,导氧管的头部设有连接头,用于和呼吸机相连接,导氧管的体部内置加强钢丝,防止在温度上升和患者体位改变时导氧管变软或打折,注药管位于导氧管的内侧壁,注药管的头部设有注药口,注药管的尾部通向导氧管的下端口,气囊管位于导氧管的外侧壁,气囊管的头部设有注气口,气囊管的尾部设有固定气囊,固定气囊环绕在导氧管的末端,可用来固定导氧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供氧、注药、固定于一体,可有效避免打折或移位,保证供氧、注药的顺利进行,是一种理想的气管导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I、导氧管,2、注药管,3、气囊管,4、连接头,5、加强钢丝,6、注药口,7、
注气口,8、固定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导氧管I、注药管2和气囊管3构成,导氧管I的头部设有连接头4,导氧管I的体部内置加强钢丝5,注药管2位于导氧管I的内侧壁,注药管2的头部设有注药口 6,注药管2的尾部通向导氧管I的下端口,气囊管3位于导氧管I的外侧壁,气囊管3的头部设有注气口 7,气囊管3的尾部设有固定气囊8,固定气囊8环绕在导氧管I的末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按常规操作将导氧管I置入患者气管内,然后由注气口 7注入一定量的气体,使固定气囊8膨起,用连接头4与呼吸机连接起来,由注药口 6向气管内给药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气管导管,由导氧管(I)、注药管(2)和气囊管(3)构成,导氧管(I)的头部设有连接头(4),导氧管(I)的体部内置加强钢丝(5),注药管(2)位于导氧管(I)的内侧壁,注药管(2)的头部设有注药口 ¢),注药管(2)的尾部通向导氧管(I)的下端口,气囊管(3)位于导氧管(I)的外侧壁,气囊管(3)的头部设有注气口(7),气囊管(3)的尾部设有固定气囊(8),固定气囊(8)环绕在导氧管(I)的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导氧管1、注药管2和气囊管3构成。其特征是导氧管1的头部设有连接头4,用于和呼吸机相连接,导氧管1的体部内置加强钢丝5,注药管2位于导氧管1的内侧壁,注药管2的头部设有注药口6,注药管2的尾部通向导氧管1的下端口,气囊管3位于导氧管1的外侧壁,气囊管3的头部设有注气口7,气囊管3的尾部设有固定气囊8,固定气囊8环绕在导氧管1的末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供氧、注药、固定于一体,可有效避免打折或移位,保证供氧、注药的顺利进行,是一种理想的气管导管。
文档编号A61F2/958GK202437913SQ2012200376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陆惠元 申请人:陆惠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