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91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架呼吸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
背景技术
对重症病人进行抢救时,往往首先需要的是人工呼吸,因为首先要确保病人仍有呼吸,才能确保仍具有生命体征,而进行人工呼吸时大多是采用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吹气的方式,这样的操作中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可行的,但这样的操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一方面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另一方面采用这样的操作形式容易引发交叉感染,既给医务工作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也给医务工作人员增添了很大的被传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在为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操作更简便,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包括有出气导管、气囊、压柄、橡胶垫和进气导管。气囊是本实用新型压入空气用的主体功能件,气囊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出气导管,气囊的后端连接设置有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气囊用的压柄,穿入在橡胶垫的中间,设置有与气囊相连接的进气导管,在进气导管的外端内,设置有单向阀。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在给急症监护或者急救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将出气导管的出气口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将橡胶垫置于病人的胸部,手按压柄两次,用手按压气囊一次即可实现人工呼吸的压气操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在为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操作更简便,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一出气导管2—气囊3—压柄4 一橡胶垫5—进气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包括有出气导管I、气囊2、压柄3、橡胶垫4和进气导管5。气囊2是本实用新型压入空气用的主体功能件,气囊2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出气导管1,气囊2的后端连接设置有橡胶垫4,在橡胶垫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气囊2用的压柄3,穿入在橡胶垫4的中间,设置有与气囊2相连接的进气导管5,在进气导管5的外端内,设置有单向阀。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在给急症监护或者急救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将出气导管I的出气口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将橡胶垫4置于病人的胸部,手按压柄3两次,用手按压气囊2 —次即可实现人工呼吸的压气操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用急 救呼吸器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在为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操作更简便,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权利要求1. 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包括有出气导管(I)、气囊(2)、压柄(3)、橡胶垫(4)和进气导管(5),其特征在于气囊(2)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出气导管(1),气囊(2)的后端连接设置有橡胶垫(4 ),在橡胶垫(4 )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气囊(2 )用的压柄(3 ),穿入在橡胶垫(4)的中间,设置有与气囊(2)相连接的进气导管(5),在进气导管(5)的外端内,设置有单向阀。
专利摘要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包括有出气导管、气囊、压柄、橡胶垫和进气导管。气囊是主体功能件,气囊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出气导管,气囊的后端连接设置有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气囊用的压柄,穿入在橡胶垫的中间,设置有与气囊相连接的进气导管,在进气导管的外端内,设置有单向阀。使用本实用新型,在给急症监护或者急救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将出气导管的出气口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将橡胶垫置于病人的胸部,手按压柄两次,用手按压气囊一次即可实现人工呼吸的压气操作。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在为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操作更简便,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2590096SQ2012200988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朱玉松, 王海燕 申请人:朱玉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