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74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具,它用途广泛,可用于危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渗出的组织夜和血液的清除等。目前,一般的吸引器其结构为包括储液瓶、吸引导管、负压连接管和负压发生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也方便,但是其吸引力不可调,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吸引力的大小,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控负压式 吸引器,其压力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具有储液瓶、负压发生装置、负压连接管和吸引导管,负压发生装置通过负压连接管与储液瓶连通,吸引导管一端安装在储液瓶内,吸引导管和负压连接管位于储液瓶内上部,吸引导管另一端近端部内壁设有固定的滑座和可移动的滑块,滑块与滑座的接触面形状吻合,导管管壁上开有一个调节口,滑块上具有一个凸出管壁调节口的调节手柄,滑块与吸引导管管壁接触密封。所述的滑座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梯形。所述的滑块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梯形,滑块与管壁接触部分的长度大于调节口的口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压力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使用方便,便于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引导管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一种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具有储液瓶I、负压发生装置2、负压连接管3和吸引导管4,负压发生装置2通过负压连接管3与储液瓶I连通,吸引导管4 一端安装在储液瓶I内,吸引导管4和负压连接管3位于储液瓶I内上部,吸引导管4另一端近端部内壁设有固定的滑座5和可移动的滑块6,滑块6与滑座5的接触面形状吻合,吸引导管4管壁上开有一个调节口 41,滑块6上具有一个凸出管壁调节口 41的调节手柄7,滑块6与吸引导管4管壁接触密封。如图2所示,所述的滑座5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梯形,滑块6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梯形,滑块6与管壁接触部分的长度大于调节口的口径,以使滑块在移动时仍然封住调节口。所述的负压发生装置为电动负压机,不受场地空间的限制,使用方便。使用时,开启负压发生装置,将吸引导管对准病患部位,将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渗出的组织夜和血液的清除。为了调节吸引力的大小,可滑动调节手柄,由调节手柄带动滑 块与滑座做相对位移,滑块与滑座之间的间隙会逐渐变大或变小,从而吸引力大小也随之发生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具有储液瓶、负压发生装置、负压连接管和吸引导管,负压发生装置通过负压连接管与储液瓶连通,吸引导管一端安装在储液瓶内,吸引导管和负压连接管位于储液瓶内上部,其特征在于吸引导管另一端近端部内壁设有固定的滑座和可移动的滑块,滑块与滑座的接触面形状吻合,导管管壁上开有一个调节口,滑块上具有一个凸出管壁调节口的调节手柄,滑块与吸引导管管壁接触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梯形,滑块与管壁接触部分的长度大于调节口的口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控负压式吸引器,具有储液瓶、负压发生装置、负压连接管和吸引导管,负压发生装置通过负压连接管与储液瓶连通,吸引导管一端安装在储液瓶内,吸引导管和负压连接管位于储液瓶内上部,吸引导管另一端近端部内壁设有固定的滑座和可移动的滑块,滑块与滑座的接触面形状吻合,导管管壁上开有一个调节口,滑块上具有一个凸出管壁调节口的调节手柄,滑块与吸引导管管壁接触密封。其结构简单,压力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使用方便,便于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605381SQ2012201346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冠鑫, 韩林, 徐志云, 陆方林, 王崇, 李白翎, 颜涛, 龚春霞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