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58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具体地说是一种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麻下咽喉部激光手术时,由于操作时激光可能穿过声带空隙落在气管导管上,当导管烧穿时可因气管导管内氧气浓度较高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现阶段,常用普通单套囊内充入水来预防此类事故。但充水套囊被激光烧穿后,水会进入肺内,可能造成不良影响,且需要更换气管导管继续手术。同时,若气管导管插入较深,充水套囊离声门较远时,激光穿过声带间隙,也不能落到充水套囊上,不能起到预防事故的功
效。也有人用湿的棉或纱条填充在激光手术部位附近,但这种方法很麻烦,且容易发生纱条或棉片遗漏,甚至进入气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开口附近设置一个沿管体轴线方向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充气导管连接有一个用于充气的压力充气阀,通过压力充气阀、充气导管可将空气注入到气囊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位于气囊之后的部位和气囊表面包裹覆盖有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所述吸水材料的表面及两端裹有固定用的网格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水材料采用棉布或纱条。所述不可燃材料采用软质玻璃。所述网格材料采用硅胶或尼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前端侧部设有与管体相通的通气侧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前端设有沿管体轴线方向的气囊,通过压力充气阀、充气导管可将空气注入到气囊中,密封气管导管与气管间隙;通过预先充分吸水的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包裹覆盖管体上处于咽喉部激光手术的区域,能够阻止并隔离激光对管体的烧伤损坏,避免气管导管烧穿时因气管导管内氧气浓度过高而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所述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主要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I后端用于连接呼吸机,所述管体I前端开口附近设置一个沿管体I轴线方向的气囊4,所述气囊4通过充气导管6连接有一个用于充气的压力充气阀7,通过压力充气阀7、充气导管6可将空气注入到气囊4中;所述管体I上位于气囊4之后的部位及气囊4表面包裹覆盖有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2,所述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2的表面及两端裹有固定用的网格材料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水材料可采用棉布或纱条。所述不可燃材料采用软质玻璃。所述网格材料3可采用硅胶或尼龙。另外,所述管体I前端侧部设有与管体I相通的通气侧孔5。具体应用时,气管导管后端通过呼吸机接口连接呼吸机,气管导管前端插入气管内,通过压力充气阀7、充气导管6将空气注入到管体I前端的气囊4中,密封气管导管与气管间隙;由于管体I上处于咽喉部激光手术的区域被充分吸水的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2包裹覆盖,能够阻止并隔离激光对管体I的烧伤损坏,避免气管导管烧穿时因气管导管内 氧气浓度过高而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
权利要求1.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I),所述管体(I)前端开口附近设置一个沿管体(I)轴线方向的气囊(4),所述气囊(4)通过充气导管(6)连接有一个用于充气的压力充气阀(7),通过压力充气阀(7)、充气导管(6)可将空气注入到气囊(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I)上位于气囊(4)之后的部位和气囊(4)表面包裹覆盖有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2 ),所述吸水材料的表面及两端裹有固定用的网格材料(3 )。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采用棉布或纱条。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燃材料米用软质玻璃。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材料(3)采用硅胶或尼龙。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I)前端侧部设有与管体(I)相通的通气侧孔(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咽喉部手术专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开口附近设置一个沿管体轴线方向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充气导管连接有一个用于充气的压力充气阀,通过压力充气阀、充气导管可将空气注入到气囊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位于气囊之后的部位和气囊表面包裹覆盖有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所述吸水材料表面及两端裹有固定用的网格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充分吸水的吸水材料或不可燃材料包裹覆盖管体上处于咽喉部激光手术的区域,能够阻止并隔离激光对管体的烧伤损坏,避免气管导管烧穿时因气管导管内氧气浓度过高而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538111SQ20122014807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周卫东, 周建业, 高宏 申请人:周卫东, 周建业, 高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