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肝素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09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肝素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ー种便携式肝素泵。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术后病人需行静脉化疗,由于患肢不能进行静脉输液,健肢无法承受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病人选择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穿刺成功后,可以使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病人可带管在家或上班,不影响日常生活,但每个星期都必须进行导管维护,遇见导管内有回血吋,必须尽快到医院冲管,防止回血堵塞管路,有时病人一日内数次往返,造成极大不便与心理压力。使用静脉肝素泵后,病人能通过简便易行的操作,自行使用小量肝素液冲管,及时有效防止堵塞,提高了冲管的及时性与有效 性,减轻病人的负担,保证化疗计划的顺利实施。然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静脉肝素泵大都是体积较大的圆柱形泵体,而且不易固定,患者均用手拿或放置ロ袋中,不仅使患者携带极不方便,还容易牵拉导管使其脱落,造成感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肝素泵,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肝素泵,包括肝素泵,其特征在于该肝素泵的外壳底部为向内凹陷的圆弧状,且外壳上设有固定帯。考虑到操作方便,上述固定带的末端设有粘合扣,且所述的粘合扣是尼龙搭扣或子母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使用效果好,经济耐用,成本低廉,避免交叉感染。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I、肝素泵,2、夕卜壳,3、固定带,4、末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肝素泵,包括肝素泵1,其特征在于该肝素泵I的外壳2底部为向内凹陷的圆弧状,且外壳2上设有固定带3。考虑到操作方便,上述固定带3的末端4设有粘合扣,且所述的粘合扣是尼龙搭扣或子母扣。除了粘合扣外还可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如本实用新型在图1、2采用了手表带的结构。通常肝素泵由主体部分和外壳2组成,其中主体部分设置在外壳2内以免肝素泵的主体部分因外力造成的破坏,将外壳2底部设置为向外壳2内部凹陷的圆弧状,其目的是为了便于通过固定带3而将内含肝素泵I的外壳2固定在患者手臂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肝素泵I内注入肝素液后,与PICC导管接头连接后,将底部为圆弧形的外壳2放置带有PICC导管的手臂上,根据手臂的粗细通过固定带3上的粘合扣 4调节固定,到达方便携帯,易于治疗的效果。对比以往患者使用肝素泵I容易因牵拉导管使其脱落而造成事故的情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的圆弧形底部以及固定带的技术方案顺利实现了将肝素泵I固定在带有PICC导管的手臂上,因此避免了此类事故的产生。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肝素泵,包括肝素泵(I),其特征在于该肝素泵(I)的外壳(2)的底部为向内凹陷的圆弧状,该外壳(2)上还设有固定带(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肝素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带(3)的末端(4)设有粘合扣,且所述的粘合扣是尼龙搭扣或子母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肝素泵,包括肝素泵,其特征在于该肝素泵的外壳的底部为圆弧状,且外壳上设有固定带。考虑到操作方便,上述固定带末端设有粘合扣,且所述的粘合扣是尼龙搭扣或子母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使用效果好,经济耐用,成本低廉,避免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554616SQ20122019815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陶匀雅, 李谦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