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31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造影导管。
背景技术
导管是现代血管造影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主要作用为能够把造影剂顺利引进血管内,产生造影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常常会因为血管走行异常、血管扭曲、血管管腔狭窄以及造影导管、导丝的不可控制等原因,使导管及导丝并不能如愿到达病变部位,从而给下一步的介入手术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设计一种新型血管造影用导管。在本发明之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导管侧壁上设置多个孔,将多根牵引线放入不同的孔中,导管头端采用多级活动管节,绞接连接。牵引线与头端上的管端帽连接,通过紧、松牵引线来达到控制导管头端的移动,到达病变部位。这种方法的缺陷非常明显,一是 有多个孔腔、多根牵引线,在小口径血管腔内很难有大的作为。二是部件太多,有多根牵引线、多节活动管节、管端帽等,在小口径血管腔内也难以适用;且部件越多,操作越复杂,也不容易准确控制并到达病变部位,容易出故障。三是多根牵引线用手工控制,互相协调起来很麻烦,也难以准确控制精度,手一松,导管头端位置就可能移动。四是如此多的部件、复杂结构使其无法达到在血管腔直径小于2_的情形下使用。因此这种可控方向导管只能用于胃肠和气管造影,而不能适用于血管腔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头端方向可控制的简单易行且适用的造影导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其包括管腔,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造影导管侧壁上开设一孔腔,该孔腔沿侧壁一直延伸,牵引线放置其间,造影导管头端向孔腔一侧倾斜,牵引线顶端与向孔腔一侧倾斜的造影导管头端连接,在造影导管尾部的侧壁连接旋钮,牵引线末端经孔腔与旋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导管侧壁仅放置一根牵引线,以使导管口径能尽可能的小;导管头端略向有牵引线孔腔的方向弯曲,牵拉一根牵引线时就能调整导管头端的方向;牵引线自造影导管尾端侧壁引出,引出尾端接一旋钮,牵拉牵引线,调整好导管头端方向,扭紧旋钮,就可固定牵引线,同时固定导管头端方向,精确且调整后不会移动,结构简单、部件少,同时旋钮在侧边,不妨碍手术者后续操作。由于侧壁孔内置单根牵弓丨线,因此可制作成直径2_及以下的造影导管方便进入小口径血管。

图I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I所示,整体是一造影导管,造影导管头端I向孔腔2—侧倾斜,角度在5度以上,最佳角度在15 35度之间,本例为25度;在导管的侧壁上,沿导管侧壁设置一孔,形成孔腔2 ;在孔腔2内放置牵引线4,牵引线4的一端与向着孔腔2 —侧倾斜的导管头端I连接,牵引线4的另一端经孔腔2与旋钮6连接,由旋钮6引出,旋钮6设置在导管尾部的侧壁上,与导管形成一定夹角;旋钮6的旋进、旋退带动牵引线4的松、紧。而牵引线4所处的孔腔2与造影导管本身的管腔3是隔开的,互不影响。应用时,将造影导管进入血管中,先到达病变血管部位的附近,倾斜的造影导管头端I朝向靶血管;然后牵拉牵引线4,利用导管本身具有的一定的柔韧性,使导管头端I准确朝向要进入的血管,再旋紧旋钮6,固定牵引线4,也即固定了导管头端I的方向;再将导丝(图中省略,未画出)沿导管腔3及造影导管头端I进入病变血管,再进入下一步支架放置或球囊扩张治疗;结束后退出导管时,先旋转旋钮6,松开牵引线4,使导管头端I回复到原来形态,将导管从血管中顺利退出。牵引线及孔腔、造影导管的管腔合在一起的直径小于2mm,以适应于血管造影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包括管腔,其特征在于在造影导管侧壁上开设一孔腔,该孔腔沿侧壁一直延伸,其间放置牵引线,造影导管头端向孔腔一侧倾斜,牵引线顶端与向孔腔一侧倾斜的造影导管头端连接,在造影导管尾部的侧壁连接旋钮,牵引线末端经孔腔与旋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造影导管头端向孔腔一侧弯曲的角度在5度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造影导管头端向孔腔一侧弯曲的角度在15 35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造影导管的管腔与牵引线所在的孔腔是隔开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旋钮的旋进、旋退带动牵引线的松、紧。
6.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牵引线及孔腔、造影导管的管腔合在一起的直径小于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血管造影导管。它包括管腔,其特征在于在造影导管侧壁上开设一孔腔,该孔腔沿侧壁一直延伸,其间放置牵引线,造影导管头端向孔腔一侧倾斜,牵引线顶端与向孔腔一侧倾斜的造影导管头端连接,在造影导管尾部的侧壁连接旋钮,牵引线末端经孔腔与旋钮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头端方向可控制、简单易行且适用,使操作人员操作更方便。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2554709SQ20122020194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付强 申请人:付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