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使用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
背景技术:
在口腔正畸临床中,需要将正畸主弓丝固定在正畸托槽的槽沟中。常规的方法是应用持针器通过结扎丝将弓丝固定到槽沟内,现在比较流行的自锁托槽则直接通过锁片将弓丝锁到托槽槽沟内;但是如果牙齿错位明显,由于一只手要进行结扎丝的结扎或自锁托槽锁片的关闭,另外的一只手单独很难将主弓丝完全置于托槽槽沟内,从而使得主弓丝很难完全结扎就位或自锁托槽锁片无法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只需一支手便可使主弓丝完全就位,操作方便的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包括由两镊臂组成的镊子,所述两镊臂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相互间隔形成自由端,所述两镊臂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镊臂相对应的一侧、且靠近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二卡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镊臂相对应的两侧、且靠近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二卡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两个镊臂上的第一卡槽之间以及第二卡槽之间的距离为7 8_。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两镊臂的自由端分别设置第一卡槽,还可在两镊臂相对应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第二卡槽,使用时,可将两个第一卡槽或两个第二卡槽同时对准弓丝,并引导主弓丝就位于托槽的槽沟内,只需一支手便可使主弓丝就位,使临床操作更方便;同时该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容易推广。
图I为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I所示,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包括由两镊臂I组成的镊子,两镊臂I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相互间隔形成自由端2,两镊臂I的自由端2分别设有第一卡槽3。两镊臂I相对应的一侧(图I中为左侧)、且靠近自由端2分别设有第二卡槽4。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用两个自由端2上的第一卡槽3卡着弓丝并引导弓丝就位于托槽的弓丝槽沟内,或用左侧的两个第二卡槽4的卡着弓丝并引导弓丝就位于托槽的弓丝槽沟内,操作只需一支手便可使弓丝就位,使临床操作更方便。还可在两镊臂I相对应的两侧(图2的左侧和右侧)、且靠近自由端2分别设有第二卡槽4,在用两镊臂I相对应侧上的第二卡槽4就位弓丝时,任何一侧(即左侧或右侧)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槽4都能弓I导弓丝就位于托槽的弓丝槽沟内。本实施例中,第--^槽3和第二卡槽4为半径R = O. 6 2_的半圆,第--^槽3 和第二卡槽4也可采用“V”形结构的卡槽。两个镊臂I上的第一卡槽3之间以及第二卡槽4之间的距离为7 8mm,该尺寸更有利于两个卡槽卡着弓丝并引导弓丝就位于托槽的弓丝槽沟内。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包括由两镊臂(I)组成的镊子,所述两镊臂(I)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相互间隔形成自由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镊臂(I)的自由端(2)分别设有第—^槽(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镊臂(I)相对应的一侧、且靠近自由端(2 )分别设有第二卡槽(4 )。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镊臂(I)相对应的两侧、且靠近自由端(2 )分别设有第二卡槽(4 )。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镊臂(I)上的第一卡槽(3)之间以及第二卡槽(4)之间的距离为7 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包括由两镊臂组成的镊子,两镊臂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相互间隔形成自由端,两镊臂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本实用新型在两镊臂的自由端分别设置第一卡槽,还可在两镊臂相对应的一侧或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卡槽,使用时,可将两个第一卡槽或两个第二卡槽同时对准弓丝,并引导弓丝就位于托槽的弓丝槽沟内,只需一支手便可使主弓丝就位托槽槽沟,使正畸临床操作更方便;同时该正畸弓丝辅助就位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容易推广。
文档编号A61C7/28GK202568499SQ20122023125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王胜国 申请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