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27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排气型精密药液 过滤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应用于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已经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普通输液器过滤膜的孔径为15 μ m,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一般为成人6 μ m 8 μ m,婴幼儿约3 μ πΓ4 μ m。随着人们对微粒造成危害的认知程度,5. O μ m以下的精密过滤输液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和欢迎。而现在大多数精密过滤器在使用时,在初始排气阶段要将过滤器倒置,才能将过滤器内的空气排干净,否则在恢复正常输液时气泡会液体而流入人体,造成极大地安全隐患。现在虽有少数过滤器采用不倒置结构,但由于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经常会有气泡残存在上部,随着液体的流动气泡随时会随液体流入下导管,后续处理很是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无需倒置的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包括由上壳和下壳组成的壳体,壳体中设置隔离上壳和下壳的过滤膜,壳体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进液接口、出液接口,下壳中设置一细长出液通道,细长出液通道顶部与下壳内腔相通,底部与出液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上壳顶部设有上壳分流孔,进液接口通过上壳分流孔与上壳内腔相通,上壳的偏上部带有横向排列的数个排气孔,排气孔的内侧焊有排气膜,上壳内腔、下壳内腔的边角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的出液接口的内孔直径为3. 7mnT4. 1_,出液接口内接导管。过滤器的出液接口为内接结构,从而使出液接口内孔的液体向下方导管过渡时压力不会瞬间变小,从而使流速均匀,连接处无气泡产生,保证了正常安全输液。所述的上壳内腔边角的圆弧半径为2mnTl0mm。所述的下壳内腔边角的圆弧半径为2mnTl0mm。所述的排气孔的数目为3个。所述的排气膜是双层排气膜。其中,进液接口可以直接设置在上壳顶部,也可以设置在下壳顶部,当设置在下壳顶部时,进液接口必须与下壳内腔分隔开,而且需要设置与上壳连接的进液通道,通过进液通道使进液接口与上壳分流孔相通,进而使液体从进液接口流入上壳内腔中。当输液器中的液体流到过滤器时,该过滤器无需倒置,即垂直自排气完成充盈液体功能,具体过程如下液体从上端进液接口进入过滤器后,经过上壳分流孔进入过滤器的上壳内腔,随着液面的上升,上壳内腔中的空气从排气孔中排出,由于上壳内腔边角的圆弧结构,气体不会残存壳内。随着上壳液体充满,过滤膜被液体浸润后,在液体重力作用下药液通过过滤膜进入下壳内腔中,当下壳液面上升到顶部时即进入下壳的细长出液通道中,从而流入出液接口内接的导管,由于下壳内腔边角具有圆弧结构,可以顺利排气,避免了气泡的存在,而过滤器终端出液接口的内接结构,保证出液接口内孔的液体向下导管过渡时压力不会瞬间变小形成气泡,整个过滤器排气充液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输液器的正常输液。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结构简单合理、无需倒置,该过滤器上壳偏上部的排气孔以及上壳内腔边角的圆弧结构能够完全排除过滤器上部内腔的空气,下壳内腔边角的圆弧结构可以顺利排气,避免了气泡的存在;过滤器终端出液接口内接导管,能够保证出液接口内孔的液体向下方导管过渡时压力不会瞬间变小,从而使流速均匀,连接处无气泡产生,整个过滤器排气充液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输液器的正常输液。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壳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仰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下壳的立体图。图中1、进液接口 ;2、进液通道;3、排气孔;4、排气膜;5、上壳;6、上壳内腔;7、过滤膜;8、出液接口 ;9、下壳内腔;10、细长出液通道;11、下壳;12、上壳分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不,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包括由上壳5和下壳11组成的壳体,壳体中设置隔离上壳5和下壳11的过滤膜7,壳体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进液接口 I、出液接口
8,下壳中设置一细长出液通道10,细长出液通道10顶部与下壳内腔9相通,底部与出液接口 8连通,上壳5顶部设有上壳分流孔12,进液接口 I通过上壳分流孔12与上壳内腔6相通,上壳5的偏上部带有横向排列的3个排气孔3,排气孔3的内侧焊有双层排气膜4,上壳内腔6、下壳内腔9的边角均为圆弧结构。其中,进液接口 I可以直接设置在上壳5顶部,也可以设置在下壳11顶部,本实施例采用后者,此时,进液接口 I必须与下壳内腔9分隔开,而且需要设置与上壳连接的进液通道2,通过进液通道2使进液接口 I与上壳分流孔12相通,进而使液体从进液接口 I流入上壳内腔6中;出液接口 8的内孔直径为3. 7mnT4. 1mm,出液接口内接导管。过滤器的出液接口 8为内接结构,从而使出液接口内孔的液体向下方导管过渡时压力不会瞬间变小,从而使流速均匀,连接处无气泡产生,保证了正常安全输液;上壳内腔边角的圆弧半径为2mnTl0mm ;下壳内腔边角的圆弧半径为2mnTl0mm。当输液器中的液体流到过滤器时,该过滤器无需倒置,即垂直自排气完成充盈液体功能,具体过程如下液体从上端进液接口 I进入过滤器后,经过上壳分流孔12进入过滤器的上壳内腔6,随着液面的上升,上壳内腔6中的空气从排气孔3中排出,由于上壳内腔6边角的圆弧结构,气体不会残存壳内。随着上壳液体充满,过滤膜被液体浸润后,在液体重力作用下药液通过过滤膜7进入下壳内腔9中,当下壳液面上升到顶部时即进入下壳的细长出液通道10中,从而流入出液接口 8内接的导管,由于下壳内腔9边角具有圆弧结构, 可以顺利排气,避免了气泡的存在,而过滤器终端出液接口 8的内接结构,保证出液接口 8内孔的液体向下导管过渡时压力不会瞬间变小形成气泡,整个过滤器排气充液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输液器的正常输液。
权利要求1.一种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包括由上壳和下壳组成的壳体,壳体中设置隔离上壳和下壳的过滤膜,壳体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进液接口、出液接口,下壳中设置一细长出液通道,细长出液通道顶部与下壳内腔相通,底部与出液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上壳顶部设有上壳分流孔,进液接口通过上壳分流孔与上壳的内腔相通,上壳的偏上部带有横向排列的数个排气孔,排气孔的内侦彳焊有排气膜,上壳内腔、下壳内腔的边角均为圆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接口的内孔直径为3. 7mnT4. Imm,出液接口内接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内腔边角的圆弧半径为2mnTl0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内腔边角的圆弧半径为2mnTl0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的数目为3个。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膜是双层排气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排气精密药液过滤器,包括由上壳和下壳组成的壳体,壳体中设置隔离上壳和下壳的过滤膜,壳体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进液接口、出液接口,下壳中设置一细长出液通道,细长出液通道顶部与下壳内腔相通,底部与出液接口连通,上壳顶部设有上壳分流孔,进液接口通过上壳分流孔与上壳内腔相通,上壳的偏上部带有横向排列的数个排气孔,排气孔的内侧焊有排气膜,上、下壳内腔的边角均为圆弧结构。本过滤器结构简单合理、无需倒置,上壳的排气孔以及上、下壳内腔边角的圆弧结构能够完全排除过滤器内腔的空气,出液接口内接导管,使连接处无气泡产生,整个排气充液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输液器的正常输液。
文档编号A61M5/165GK202777293SQ2012202380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李松华, 潘名辉 申请人: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