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药品制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43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药品制粒系统。
背景技术
制粒是固体制剂药物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艺,几乎所有的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都离不开制粒过程。所制成的颗粒可能是最终产品,如颗粒剂;也可能是中间产品,如片剂;而在片剂生产中颗粒是中间体,不仅要改善流动性以减少片剂的重量差异,而且要保证颗粒的压缩成型性。制粒方法有多种,制粒方法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处方不仅所得制粒物的形状、大小、强度不同,而且崩解性、溶解性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药效。因此,应根据所需颗粒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制粒方法,当然,不同的制粒方法需要不同的制粒设备。现有的制粒设备一般包括制粒筒、支撑制粒筒的支撑座以及驱动设备,在加工过程将物料放入制粒筒中,然后再进行制粒,对于已经是条状或块状的物料进行制粒时,现有的制粒设备均不充分地进行粉碎切割,而且对于用滤网滤除的较大的物料不能进行再次粉碎切割,容易沉积在滤网上不能及时排除,造成滤网堵塞,需要定时或不定时对制粒设备进行检修,严重影响生产地正常进行,降低生产效率,而且现有的制粒设备不能达到规定微粒大小的严格要求,使得加工精密度不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制粒系统,能够有效充分地将物料进行切割粉碎,而且能够有效地将不满足生产要求的微粒滤除,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并且不会造成滤网的堵塞,避免因频繁检修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而且能够将不符合要求的物料进行循环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药品制粒系统,能够有效充分地将物料进行切割粉碎,而且能够有效地将不满足生产要求的微粒滤除,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并且不会造成滤网的堵塞,避免因频繁检修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而且能够将不符合要求的物料进行循环加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包括制粒装置和可将不合格物料由制粒装置的出料口运送回制粒装置的入料口物料回送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的驱动底座、固定设置于驱动底座上端的外套制粒筒、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顶端的入料筒和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内且与外套制粒筒同轴设置的内衬制粒筒;进一步,所述内衬制粒筒轴向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内衬制粒筒同轴设置,所述内衬制粒筒的侧壁设置有出料过孔;进一步,所述内衬制粒筒上端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板,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转动板,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啮合;进一步,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三棱切割齿;进一步,所述外套制粒筒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位于外套制粒筒底部与内衬制粒筒之间且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二过滤网上方;进一步,所述外套制粒筒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第一过滤网与内衬制粒筒之间,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所述第三出料口位于第二过滤网下方;进一步,所述内衬制粒筒底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转动轴同轴设置且所述转动盘与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切割齿;进一步,所述物料回送装置为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输入口与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输出口与入料筒对应设置;进一步,所述外套制粒筒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沉积的且可以转动的桨板,所述桨板转动轴线与外套制粒筒轴线重合;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盘传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药品制粒系统,采用双重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条状或者块状物料被充分切割、粉碎以达到生产要求,而且采用双重过滤的方式,可以使制造出的微粒严格满足规格要求,有效提闻了微粒的加工精度,提闻生广效率,而且对于不满足要求的物料可以进行循环再加工,不需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桨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物料沉积在外套制粒筒底部,不会发生堵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包括制粒装置和可将不合格物料由制粒装置的出料口运送回制粒装置的入料口物料回送装置13,所述制粒装置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的驱动底座20、固定设置于驱动底座20上端的外套制粒筒1、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I顶端的入料筒4和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I内且与外套制粒筒I同轴设置的内衬制粒筒2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药品制粒系统,采用双重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条状或者块状物料被充分切割、粉碎以达到生产要求,而且采用双重过滤的方式,可以使制造出的微粒严格满足规格要求,有效提高了微粒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于不满足要求的物料可以进行循环再加工,不需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桨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物料沉积在外套制粒筒底部,不会发生堵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制粒筒2轴向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与内衬制粒筒2同轴设置,所述内衬制粒筒2上端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板15,所述转动轴3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转动板14,所述固定板15和转动板14啮合,所述转动板14的上表面设置有三棱切割齿17,这种结构,当转动轴3转动,可以带动转动板14转动,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对条状或块状物料进行充分粉碎,切割,使物料切割成微粒,并且使微粒大小满足最终的需要;所述内衬制粒筒的侧壁设置有出料过孔,所述出料过孔的大小能满足粉碎后的物料全部能够通过。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制粒筒I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9,所述第一过滤网8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9的网孔,所述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9位于外套制粒筒I底部与内衬制粒筒2之间且所述第一过滤网8位于第二过滤网9上方,当然,第一过滤网8的网孔必须大于额定物料直径,第二过滤网9的网孔必须小于额定物料直径,这样,就可以保证动第二出料口输出的微粒物料满足既定的生产要求,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不需要再次筛选,节省工序,节约加工时间;额定物料大小是指生产前制定好的微粒的规格大小;在生产中,制造的微粒大小需在规格大小的误差范围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制粒筒侧壁I设置有第一出料口 16、第二出料口 18和第三出料口 19,所述第一出料口 16位于第一过滤网8与内衬制粒筒2之间,所述第二出料口 18位于第一过滤网8与第二过滤网9之间,所述第三出料口 19位于第二过滤网9下方,这样可以保证第二出料口 18输出的微粒大小就是规定的微粒大小,第一出料口 16输出的较大的物料经过物料回送装置送回至入料筒进行重新加工,第三出料口 19输出的微粒比规定的要小,要满足要求,需要重新进行加工,再进行切割筛选,这个重新加工的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制粒筒2底部设置有转动盘7,所述转动盘7与转动轴3同轴设置且所述转动盘7与转动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切割齿17 ;转动盘7的设置,可以保障条形或者块状物料进一步充分切割,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保证生产的质量,所述转动盘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可以使传动轴带动转动盘转动的同时使转动轴转动,固定连接可以采用铆接、焊接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回送装置13为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输入口与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输出口与入料筒4对应设置;所述斗式提升机可将第一出料口 16输出的少量的直径较大的物料送回至入料筒4以便重新加工,此处所指的对应设置是指斗式提升机的输出口位于入料筒4的上方且可使输出物料准确地落入入料筒4中,所述斗式提升机为可外购,因此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对于其原理及结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制粒筒I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沉积的且可以转动的桨板10,所述桨板10转动轴线与外套制粒筒I轴线重合,所述桨板10可以使外套制粒筒I底部的微粒进行搅动,避免发生沉积而造成系统故障,所述桨板10由传动轴6带动旋转,桨板10的中央设置有转动孔21,传动轴6可以穿过转动孔21且与转动孔21紧固配合,便于使传动轴6带动桨板10转动,桨板10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外套制粒筒I底部的物料松散,便于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减速器11和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的一端与减速器1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传动轴6的另一端与转动盘7传动配合,所述动力装置为转动盘7、桨板10以及转动轴3的转动提供动力,减速器11与驱动电机12的配合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传动轴6和转动轴3可以为同一个轴。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制粒装置和可将不合格物料由制粒装置的出料口运送回制粒装置的入料口物料回送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的驱动底座、固定设置于驱动底座上端的外套制粒筒、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顶端的入料筒和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内且与外套制粒筒同轴设置的内衬制粒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制粒筒轴向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内衬制粒筒同轴设置,所述内衬制粒筒的侧壁设置有出料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制粒筒上端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板,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转动板,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啮口 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三棱切割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套制粒筒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位于外套制粒筒底部与内衬制粒筒之间且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二过滤网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套制粒筒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第一过滤网与内衬制粒筒之间,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所述第三出料口位于第二过滤网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制粒筒底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转动轴同轴设置且所述转动盘与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切割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物料回送装置为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输入口与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输出口与入料筒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套制粒筒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沉积的且可以转动的桨板,所述桨板转动轴线与外套制粒筒轴线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盘传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药品制粒系统,包括制粒装置和可将不合格物料由制粒装置的出料口运送回制粒装置的入料口物料回送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包括设置有动力装置的驱动底座、固定设置于驱动底座上端的外套制粒筒、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顶端的入料筒和固定设置于外套制粒筒内且与外套制粒筒同轴设置的内衬制粒筒;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药品制粒系统,采用双重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条状或者块状物料被充分切割、粉碎以达到生产要求,而且采用双重过滤的方式,可以使制造出的微粒严格满足规格要求,有效提高了微粒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于不满足要求的物料可以进行循环再加工,不需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61J3/00GK202920639SQ2012204420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龚志国, 龚巧 申请人:重庆申高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