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口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464阅读:2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创口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被金属检测仪检测出的创口贴。
背景技术
创口贴被广泛用于创伤、擦伤等小伤口的保护,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但是,普通的创口贴对食品、饮料、医药等其他产品的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在食品、饮料、药物等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污染问题时有发生,经常出现产品中残留有生产过程中从操作人员身上脱落的创口贴。而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必要的技术手段,使产品中可能残留的创口贴可以被方便并准确地检测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被金属检测仪方便并准确检测出的创口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创口贴,包括皮肤贴合部与创口贴合部,皮肤贴合部为膜状,皮肤贴合部一面为贴合层,另一面为外表层,创口贴合部设置于贴合层的一侧表面上,创口贴合部包括金属层、分离层以及吸水层,分离层设置于金属层与吸水层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贴合层设置有创口贴合部的一侧表面上一端设置有第一隔离层,贴合层设置创口贴和部的一侧表面上未设置有第一隔离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隔离层,第一隔离层与第二隔离层贴合于贴合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层靠近第一隔离层的一端设置有折叠边,折叠边压设于第一隔离层与第二隔离层接触的一端。第二隔离层上的折叠边将第一隔离层的一端顶起,使得使用者更加方便的剥离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本实用新型的创口贴,由于创口贴中设有金属层,便于被金属探测仪检测出。在使用者从事其他产品的生产加工尤其在涉及食品、药物等产品的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避免创口贴混入产品而造成产品污染的安全隐患。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创口贴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创口贴的截面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创口贴的创口贴合部截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图I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创口贴。如图I所示,创口贴包括皮肤贴合部(10)与创口贴合部(20),创口贴合部(20)设置于皮肤贴合部(10)一侧表面的中心位置。皮肤贴合部(10)为膜状医用级聚乙烯材质(PE膜),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浸水现象时,聚乙烯材质能够有效防水,保护伤口处不被水浸泡而造成伤口感染。皮肤贴合部(10) —面为贴合层(101),具有粘性并可与皮肤直接接触;皮肤贴合部(10)另一面为外表层(103) O贴合层(101) —侧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创口贴合部(20),创口贴合部(20)包括金属层(201)、分离层(203)以及吸水层(205)。分离层(203) 一侧表面贴合有金属层(201),分离层(203)未设有金属层(201)的一侧表面贴合有吸水层(205)。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分离层(203)为纸质材料,用于分离金属层(201)与吸水层(205),使离金属层(201)与吸水层(205)不直接接触,该纸质材料厚度为0.035mm。金属层(201)为厚度为
O.007mm的铝箔,吸水层(205)为吸水垫,吸水垫不含有抗生素,使用者使用时,创口贴不会污染接触到的产品。将铝箔与纸质材料粘合后,再将接触皮肤的吸水层粘合在纸质材料未设置有铝箔的一侧表面上,组合成为创口贴合部(20),最后将创口贴合部(20)设置于贴合层(101) —侧表面中心位置处。贴合层(101)设置有创口贴合部(20)的一侧表面上方一端设置有第一隔离层(3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隔离层(40),第一隔离层(30)与第二隔离层(40)贴合于贴合层(101)。第二隔离层(40)靠近第一隔离层(30)的一端设置有折叠边(301),折叠边(301)压设于第一隔离层(30)与第二隔离层(40)接触的一端。第二隔离层(40)上的折叠边(301)将第一隔离层(30)的一端顶起,使得使用者更加方便的剥离第一隔离层(30)和第二隔离层(40)。第一隔离层(30)与第二隔离层(40)为离型纸,离型纸既可以防止粘连,又可以保护吸水层(205)不受污染。使用时,由于创口贴中含有金属铝箔,则很容易被金属探测仪检测到,在使用者从事其他产品的生产加工尤其在涉及食品、药物等产品的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避免创口贴混入产品而造成产品污染的安全隐患。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创口贴,其特征在于,创口贴包括皮肤贴合部(10)与创口贴合部(20),所述皮肤贴合部(10)为膜状,所述皮肤贴合部(10) —面为贴合层(101),另一面为外表层(103),所述创口贴合部(20)设置于所述贴合层(101)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创口贴合部(20)包括金属层(201)、分离层(203)以及吸水层(205),所述分离层(203)设置于所述金属层(201)与所述吸水层(20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101)设置有所述创口贴合部(20)的一侧表面上一端设置有第一隔离层(30),所述贴合层(101)设置所述创口贴合部(10)的一侧表面上未设置有所述第一隔离层(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隔离层(40),所述第一隔离层(30)与所述第二隔离层(40)贴合于所述贴合层(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口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层(40)靠近所述第一隔离层(30)的一端设置有折叠边(301),所述折叠边(301)压设于所述第一隔离层(30)与所述第二隔离层(40)接触的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创口贴,包括皮肤贴合部与创口贴合部,皮肤贴合部为膜状,皮肤贴合部一面为贴合层,另一面为外表层,创口贴合部设置于贴合层一侧表面上,创口贴合部包括金属层、分离层以及吸水层,分离层设置于金属层与吸水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创口贴设有可以被金属检测仪方便并准确检测出的金属层,避免使用者从事其他产品的生产加工尤其在涉及食品、药物等产品的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创口贴混入产品而造成产品污染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2724118SQ20122044274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梁启华 申请人:梁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