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无纺布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无纺布担架,适用于挽救危重病人。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临床上使用的担架,多数由两根钢管和帆布带组成,这种担架,现虽广 泛推广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现有担架是钢管帆布带制成,不能直接上心电、B超、拍片、CT和磁共振等检查床,病人在做检查时,要再进行搬移,这样来回进行搬移,会给病人带来痛苦;二是急救车、检查床、病床的多次上下搬移,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费时费力;三是现有担架,无其他抢救设施,用途单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病人直接上检查床做各种检查,搬运病人方便,省时省力,能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多功能无纺布担架。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无纺布担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无纺布带体、手提带口组成,无纺布带体由二层无纺布用缝合线缝制而成,无纺布带体长度为2 2. 2m,宽度为O. 8 O. 9m,两侧设手提带口,在一端设活动氧气枕装置。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活动氧气枕装置,由氧气枕、橡胶管、调节器、湿化瓶、导管构成,氧气枕底部设呢绒扣与无纺布带体上的呢绒扣连接,在一角设橡胶管,橡胶管上设调节器,并与湿化瓶连通,在湿化瓶上设导管。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医院搬运病人时,去掉活动氧气枕装置,将无纺布担架放在现有的担架上,当病人在做心电、B超、拍片、CT和磁共振等检查时,医护人员手握手提带口,直接放置在检查床上进行检查;在外出抢救病人时,把活动氧气枕装置带上,当病人需要供氧时,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和导管,让病人枕于氧气枕,借助病人头部重力迫使氧气流出,流量的开启、关闭和大小用调节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担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病人直接上检查床做各种检查,搬运病人方便,省时省力,能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I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多功能无纺布担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无纺布带体
I、手提带口 2组成,无纺布带体I由二层无纺布用缝合线3缝制而成,无纺布带体I长度为2 2. 2m,宽度为O. 8 O. 9m,两侧设手提带口 2,在一端设活动氧气枕装置4。所述的活动氧气枕装置4,由氧气枕4a、橡胶管4b、调节器4c、湿化瓶4d、导管4e构成,氧气枕4a底部设呢绒扣与无纺布带体I上的呢绒扣连接,在一角设橡胶管4b,橡胶管4b上设调节器4c,并与湿化瓶4d连通,在湿化瓶4 d上设导管4e。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无纺布担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无纺布带体(I)、手提带口(2)组成,无纺布带体(I)由二层无纺布用缝合线(3)缝制而成,无纺布带体(I)长度为2 2. 2m,宽度为O.8 O. 9m,两侧设手提带口(2),在一端设活动氧气枕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无纺布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氧气枕装置(4),由氧气枕(4a)、橡胶管(4b)、调节器(4c)、湿化瓶(4d)、导管(4e)构成,氧气枕(4a)底部设呢绒扣与无纺布带体(I)上的呢绒扣连接,在一角设橡胶管(4b),橡胶管(4b)上设调节器(4c),并与湿化瓶(4d)连通,在湿化瓶(4d)上设导管(4e)。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无纺布担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无纺布带体(1)、手提带口(2)组成,无纺布带体(1)由二层无纺布用缝合线(3)缝制而成,无纺布带体(1)长度为2~2.2m,宽度为0.8~0.9m,两侧设手提带口(2),在一端设活动氧气枕装置(4)。该多功能无纺布担架,与目前使用的担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病人直接上检查床做各种检查,搬运病人方便,省时省力,能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G1/00GK202761552SQ20122049599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孙红霞, 董爱霞 申请人:孙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