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芯丝可移动导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造影导丝。
背景技术:
在冠状动脉造影手术中,导丝引导造影导管进入人体血管病变的相应部位,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但由于病变部位的复杂性和血管本身弯曲的特性,传统J型导丝或直头导丝在进入血管内作业时就显得非常有局限性。在手术中,导丝通过特别曲折的血管时,需要随时调整角度,以便顺利通过血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就具有这样的功能,通过移动导丝芯丝来改变导丝尖端的角度,在节省手术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能够使操作者在手术中根据实际的需求将导丝尖端(20)进行多角度变换,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其特征在于本体是一个线状体。所述线状体由外部的线圈(10)和内部的芯丝(15)组成。所述线状体也可分为导丝尖端(20)、中段(25)和近端推送杆段(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丝尖端(20)可呈现从J型(201)至直头(202)之间的任何角度的变换。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病变部位的不同和血管弯曲的形状来调整所需导丝尖端的形状;且内部芯丝(15)长于外部线圈(10),便于芯丝(15)向导丝尖端
(20)推送;芯丝(15)进入的程度的不同,导丝尖端(20)的形状就会有相应程度的变化,推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导丝尖端成180度,完全变成直头导丝;同时,导丝近端推送杆段的外部(30)为线圈缠绕,可以加大摩擦,增加其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J型(20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直头(202)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尖端(20)渐变中的两个任意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由图1至图4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所述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本体是一个线状体。所述线状体由外部的线圈(10)和内部的芯丝(15)组成。所述线状体也可分为导丝尖端(20)、中段(25)和近端推送杆段(30)。在手术中,导丝进入人体血管,当需要调整导丝尖端(20)角度时,首先用一只手捏住导丝近端推送杆段(30),另一只手捏住相邻的线圈上,然后捏住导丝近端推送杆的手缓缓用力,将芯丝慢慢的向前推进,此时可见导丝尖端由弯头慢慢变化,直至变成直头。医生可在任何时候停止用力,导丝尖端即呈现当时状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其特征在于本体是一个线状体。所述线状体由外部线圈(10)和内部芯丝(15)组成。所述线状体也可分为导丝尖端 (20)、中段(25)和近端推送杆段(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尖端(20)可呈现从J型(201)至直头(202)之间的任何角度的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内部芯丝(15)长于外部线圈(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近端推送杆段(30)外部为线圈,增大其摩擦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芯丝可移动导丝,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有可适度弯曲的柔软性和复原性。所述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本体是一个线状体。所述线状体由外部线圈(10)和内部芯丝(15)组成。所述线状体也可分为导丝尖端(20)、中段(25)和近端推送杆段(30)。
文档编号A61M25/09GK202876051SQ2012205937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棋 申请人:深圳市昕力医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