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31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医疗领域静脉注射常用的医疗用品之一,临床上常用于疾病治疗及重病抢救。现有技术中,输液器通常由滴斗、调速器、导管及穿刺针组成,药袋中的液体进入滴斗,通过导管输送至静脉血管。输液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出现空气进入滴斗下部的导管,将会发生非预期的出现回血的现象。出现回血不仅会造成导管由于气泡栓塞而无法继续输液,甚至会造成血液凝固成血块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及医源性感染、败血症等严重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及其带来不良后果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的处理方法,一般都集中是于如快速缠绕导管排气、拔除输液针进行排气等方法进行处理的。这些操作往往非常麻烦,不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而且容易出现拉脱意外等意外事件发生。由此,不仅浪费药液而且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而且即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处理,也仅仅是解决了可以重新输液的问题,对于凝血血块造成的静脉栓塞、其他血管栓塞等血栓风险、以及医源性感染、败血症等严重伤害的风险问题,仍然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该自排气防气泡滴斗能够自动排气、并能够防止气泡进入下导管,能够从本质上避免防回血现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设置有本体、输入导管、排气装置和排液装置;所述本体设置有装配于输入端的上端盖和装配于输出端的下端盖;所述输入导管、所述排气装置均装配于所述上端盖;所述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且所述排液装置与所述下端盖固定装配;所述排液装置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设置于所述输出管的上端部。上述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端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端固定装配于所述上端盖,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端盖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排气端连通。上述输入导管插入所述上端盖的部分为长度H,所述长度H小于所述排气管距离所述上端盖之间的距离D。[0016]上述本体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粗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上述排液装置还设置有装配座,所述输出管穿过所述装配座并与所述装配座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座固定装配于所述下端盖。上述装配座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膜片,所述过滤膜片装配于所述装配座与所述下端盖之间。上述过滤膜片的孔径不大于5微米。上述进液孔设置为方孔。上述进液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进液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输出管上端部。上述自排气防气泡滴斗,还设置有加药端,所述加药端装配于所述上端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设置有本体、输入导管、排气装置和排液装置;所述本体设置有装配于输入端的上端盖和装配于输出端的下端盖;所述输入导管、所述排气装置均装配于所述上端盖;所述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且所述排液装置与所述下端盖固定装配;所述排液装置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设置于所述输出管的上端部。该自排气防气泡滴斗由于设置有排气装置,故可自动将滴斗内的部分气体排出,气泡不会由排液装置排出,能够确保输液安全,避免回血现象发生。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2和图3中,包括有:本体100、上端盖110、下端盖120、凸部130、输入导管200、排气管310、排气端320、输出管410、进液孔420、装配座430、过滤膜片440、加药端500、输入导管插入上端盖的部分为长度H、排气管距离上端盖之间的距离D。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如图1至图3所示,设置有本体100、输入导管200、排气装置、加药端500和排液装置。本体100设置有凸部130,该凸部130粗于输入端和输出端。凸部130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自排气防气泡滴斗的存储容量大。此外,由于输入端较细,在输入端容易观察输入导管200的滴速。输出端较小,当液体输送到一定量后,医护人员可以方便看到液体的输送状况。凸部130的结构设置,在输液过程中,滴斗无论怎么放置都可以正常输送液体,使用方便灵活。本体100设置有装配于输入端的上端盖110和装配于输出端的下端盖120。输入导管200、排气装置及加药端500均装配于上端盖110。输入导管200用于将外部的液体输送至滴斗,排气装置用于在输液过程中将滴斗内的气体随时排出,加药端500可以快速加药。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设置加药端500。具体的,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端320和排气管310,排气端320固定装配于上端盖110,排气管310与上端盖110固定连接,排气管310与排气端320连通。输入导管200插入上端盖110的部分为长度H,长度H小于排气管310距离上端盖Iio之间的距离D。在进行输液时,外部药袋的液体与输入导管200连接,通管输入导管200滴入滴斗内,通常医护人员通过输入导管200来观测液体的滴速。输入导管200插入上端盖110的长度H小于排气管310距离上端盖110之间的距离D,这样在滴斗内的气体将不会低于排气管310端部,滴斗内的液面也不会高于排气管310端部。这样,就可以有效观测输入导管200端的滴速。排液装置设置于本体100内部且排液装置与下端盖120固定装配。排液装置设置有输出管410,输出管410设置有进液孔420,进液孔420设置于输出管410的上端部。进液孔420设置为方孔。进液孔420设置为三个,进液孔420均匀分布于输出管410上端部。通常,进液孔420通常设置为两个以上,如五个、七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进液孔420。排液装置还设置有装配座430,输出管410穿过装配座430并与装配座430固定连接,装配座430固定装配于下端盖120。装配座430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膜片440,过滤膜片440装配于装配座430与下端盖120之间。过滤膜片440的孔径不大于5微米,能够精确过滤5微米以上的颗粒,过滤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微粒污染。在输液过程中,本体100内的液体通过进液孔420进入输出管410,由输出管410经过滤膜片440过滤后由下端盖120排出。由于排液通道只有进液孔420、输出管410,故液体只能通过此通道排出。排气装置、排液装置的设置,无论滴斗处于何种状态,空气均不会进入下导管,能够防止气体通过输出管410排出,确保输液过程中气体进入静脉血管,能够确保输液安全,避免回血现象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本体、输入导管、排气装置和排液装置; 所述本体设置有装配于输入端的上端盖和装配于输出端的下端盖; 所述输入导管、所述排气装置均装配于所述上端盖; 所述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且所述排液装置与所述下端盖固定装配; 所述排液装置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设置于所述输出管的上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端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端固定装配于所述上端盖,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端盖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排气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导管插入所述上端盖的部分为长度H,所述长度H小于所述排气管距离所述上端盖之间的距离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粗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装置还设置有装配座,所述输出管穿过所述装配座并与所述装配座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座固定装配于所述下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座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膜片,所述过滤膜片装配于所述装配座与所述下端盖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片的孔径不大于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设置为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进液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输出管上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加药端,所述加药端装配于所述上端盖。
专利摘要一种自排气防气泡滴斗,设置有本体、输入导管、排气装置和排液装置;本体设置有装配于输入端的上端盖和装配于输出端的下端盖;输入导管、排气装置均装配于上端盖;排液装置设置于本体内部且排液装置与下端盖固定装配;排液装置设置有输出管,输出管设置有进液孔,进液孔设置于输出管的上端部。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端和排气管;输入导管插入上端盖的部分的长度H小于排气管与上端盖之间的距离D。排液装置还设置有装配座和过滤膜。该自排气防气泡滴斗可自动将滴斗内的部分气体排出,气泡不会由排液装置排出,能够确保输液安全,避免回血现象发生。
文档编号A61M5/36GK202933330SQ20122064845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达锦, 霍新, 梁土莲 申请人:广东康尔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