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23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传统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和止血的医疗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手术电极产生的0.3MHz到5MHz频段内的高压射频信号对人体组织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组织切割和血液凝固。高频电流的特性决定了高频电刀是一种安全要求极高的医疗仪器。由于诸多原因,高频电刀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主要为高频漏电流超标、工作数据准确性漂移、容易引起操作失误等。近年来由于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医疗事故趋于上升态势,高频电刀的性能与患者和医生的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定期对高频电刀进行计量检测,确保高频电刀输出数据准确可靠,是保证医患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基础。《JJF1217-2009高频电刀校准规范》于2009年7月已颁布实施,对输出频率和射频漏电流等参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尚无国产的符合校准规范的高频电刀专用检测仪,国外的多数同类产品并不是针对国内的校准规范生产设计的,尽管可用但是针对性不强,与我国校准规范规定的技术参数不符合,而且操作复杂,价格较贵,用户界面全英文容易导致出错。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其可对高频漏电流、输出功率设定值误差、最大输出功率进行校准,且精度高、用户界面友好。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包括一仪器壳体、一 ARM模块(所述ARM模块为采用ARM芯片的电路模块)、一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一无感电阻箱,所述ARM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无感电阻箱均封装于所述仪器壳体内,所述ARM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相互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箱,所述无感电阻箱与待检定的高频电刀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机芯片、A/D转换电路、放大电路以及RMS-DC转换器(所述RMS-DC转换器的中文名称:真有效值转换为直流电压转换器);所述无感电阻箱具体包括:步进电阻切换电路、以及相互串联的第一无感电阻与第二无感电阻;所述单片机芯片连接所述ARM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连接所述步进电阻切换电路,所述步进电阻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无感电阻的一端,所述RMS-DC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一无感电阻与第二无感电阻的公共端,所述第一无感电阻的另一端连接高频电刀的手术电极,所述第二无感电阻的一端还连接高频电刀的中性电极。进一步地, 还包括一触摸显示屏和一键盘,所述触摸显示屏和键盘均设于所述仪器壳体上,所述触摸显示屏与键盘均连接所述ARM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型号为C8051F350。进一步地,所述ARM模块采用ARMl I芯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基于ARM技术,结合单片机控制电路对无感电阻箱进行控制,可对高频漏电流、输出功率设定值误差、最大输出功率进行校准。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采用C8051F350高速单片机作为检测仪的控制芯片,再以嵌入式芯片ARMll和触摸显示屏作为检测仪信息控制平台,实现系统控制和人际交互。所述无感电阻箱采用大功率无感电阻和高压继电器,实现负载阻值范围(10-2000) Ω,并以10Ω步进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精度。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包括一仪器壳体1、一 ARM模块
2、一单片机控制模块3、一无感电阻箱4、一触摸显示屏5以及一键盘6,所述ARM模块2、单片机控制模块3以及无感电阻箱4均封装于所述仪器壳体I内,所述ARM模块2和单片机控制模块3相互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3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箱4,所述无感电阻箱4与待检定的高频电刀(未图示)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5和键盘6均设于所述仪器壳体I上,所述触摸显示屏5与键盘6均连接所述ARM模块2。请参阅图2,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3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机芯片31、A/D转换电路32、放大电路33以及RMS-DC转换器34 ;所述无感电阻箱4具体包括:步进电阻切换电路41、以及相互串联的第一无感电阻42与第二无感电阻43 ;所述单片机芯片31连接所述ARM模块2 ;所述单片机芯片31连接所述步进电阻切换电路41,所述步进电阻切换电路41连接所述第二无感电阻42的一端,所述RMS-DC转换器34连接所述第一无感电阻42与第二无感电阻43的公共端,所述第一无感电阻42的另一端连接高频电刀的手术电极,所述第二无感电阻43的一端还连接高频电刀的中性电极。所述单片机芯片31的型号可以采用C8051F350。所述ARM模块2可以采用ARMll芯片。所述RMS-DC转换器34将输入的交流电信号转换成热,借助正、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和外部电路以直流电压的方式输出,从而完成交流信号的有效值的测量。所述无感电阻箱4采用大功率无感电阻和高压继电器(所述高压继电器设于所述步进电阻切换电路内),实现负载阻值范围(10-2000) Ω,并以10Ω步进。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3采用C8051F350高速单片机作为系统检测部分控制芯片,以嵌入式芯片ARMll+触摸显示屏5为系统信息控制平台,WINCE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实现系统控制和人机交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基于ARM技术, 结合单片机控制电路对无感电阻箱进行控制,可对高频漏电流、输出功率设定值误差、最大输出功率进行校准。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采用C8051F350高速单片机作为检测仪的控制芯片,再以嵌入式芯片ARMll和触摸显示屏作为检测仪信息控制平台,实现系统控制和人际交互。所述无感电阻箱采用大功率无感电阻和高压继电器,实现负载阻值范围(10-2000) Ω,并以10Ω步进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仪器壳体、一ARM模块、一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一无感电阻箱,所述ARM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无感电阻箱均封装于所述仪器壳体内,所述ARM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相互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箱,所述无感电阻箱与待检定的高频电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机芯片、A/D转换电路、放大电路以及RMS-DC转换器;所述无感电阻箱具体包括:步进电阻切换电路、以及相互串联的第一无感电阻与第二无感电阻;所述单片机芯片连接所述ARM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连接所述步进电阻切换电路,所述步进电阻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无感电阻的一端,所述RMS-DC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一无感电阻与第二无感电阻的公共端,所述第一无感电阻的另一端连接高频电刀的手术电极,所述第二无感电阻的一端还连接高频电刀的中性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触摸显示屏和一键盘,所述触摸显示屏和键盘均设于所述仪器壳体上,所述触摸显示屏与键盘均连接所述ARM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型号为C8051F3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RM模块采用ARMll芯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ARM的便携式高频电刀检测装置,包括一仪器壳体、一ARM模块、一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一无感电阻箱,所述ARM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以及无感电阻箱均封装于所述仪器壳体内,所述ARM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相互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无感电阻箱,所述无感电阻箱与待检定的高频电刀连接。本实用新型基于ARM技术,结合单片机控制电路对无感电阻箱进行控制,可对高频漏电流、输出功率设定值误差、最大输出功率进行校准,其用户界面友好,检测精度高。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3001104SQ20122066876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魏鹏, 张煌辉 申请人: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