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75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MR1: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的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MRI装置为如下的图像诊断装置:通过拉莫尔频率的高频(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对静磁场中放置的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进行磁激励,根据伴随该激励产生的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信号重构MR图像。MRI装置使用的诊视床从操作性及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在用于载置被检体的顶板上设置有MR信号的接收线圈用连接口的类型为主流。然而,若在诊视床的顶板上设置接收线圈的连接口,则作为可动部的顶板和顶板的驱动机构之间需要用信号线缆进行连接。结果,需要进行信号线缆的保护及引导等,存在诊视床的构造变得复杂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构造在顶板上设置MR信号的接收线圈用连接口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具备顶板、顶板驱动机构、诊视床支撑部及线缆引导部。在上述顶板上设置有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用连接口。顶板驱动机构使上述顶板移动。上述诊视床支撑部支撑上述顶板。上述线缆引导部在上述顶板和上述诊视床支撑部中间保护与上述连接口连接的信号线缆,伴随着上述顶板的移动而使与上述顶板的位置对应的上述信号线缆的一部分弯折。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上述诊视床装置及成像部。成像部进行载置在上述诊视床装置上的被检体的成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缆引导部的构造例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使图1所示的诊视床装置的顶板移动了的情况下的线缆引导部的动作的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诊视床装置的详细结构例的左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诊视床外装构件的构造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顶板处于从架台离开最远的OUT LIMIT (向外极限)位置时的顶板驱动机构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顶板送入到架台内的状态下的顶板驱动机构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顶板上设置了保护部件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具备顶板、顶板驱动机构、诊视床支撑部及线缆引导部。上述顶板设置有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用连接口。顶板驱动机构使上述顶板移动。上述诊视床支撑部支撑上述顶板。上述线缆引导部在上述顶板和上述诊视床支撑部之间保护与上述连接口连接的信号线缆,伴随着上述顶板的移动而使与上述顶板的位置对应的上述信号线缆的一部分弯折。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上述诊视床装置及成像部。成像部对载置在上述诊视床装置上的被检体进行成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结构图。磁共振成像装置I具备诊视床装置2及成像部3。成像部3是用于进行载置在诊视床装置2上的被检体的成像的系统。具体地说,成像部3具有静磁场用磁铁4、匀磁线圈(shim coil) 5、梯度磁场线圈6、全身用线圈(WBC:whole body coil) 7、MR信号接收用RF线圈8、架台(gantry)9及控制系统10。静磁场用磁铁4、勻磁线圈5、梯度磁场线圈6及全身用线圈7内置于架台9。控制系统10是如下的系统:用于一方面根据摄像条件来控制诊视床装置2、静磁场用磁铁4、匀磁线圈5、梯度磁场线圈6及全身用线圈7,另一方面基于MR信号接收用RF线圈8接收到的MR信号来生成MR图像数据。因此,控制系统10具备:静磁场电源、梯度磁场电源及匀磁线圈电源,分别向静磁场用磁铁4、匀磁线圈5及梯度磁场线圈6供给电力;发送器,向全身用线圈7输出RF信号;接收器,从MR信号接收用RF线圈8接收MR信号;序列控制器;以及计算机。序列控制器是根据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对梯度磁场电源、发送器及接收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此外,计算机对序列控制器进行控制,并且基于MR信号生成MR图像数据。另一方面,诊视床装置2具备顶板11、顶板驱动机构12、诊视床支撑部13及线缆引导部14。诊视床支撑部13是用于支撑顶板11并且使顶板11沿垂直方向移动的诊视床装置2的主体部分。该诊视床支撑部13具备用于支撑顶板11的诊视床外装构件15。此夕卜,顶板驱动机 构12具有使顶板11朝向在架台9内形成的摄像区域沿水平方向H移动的功能。在顶板11的下表面侧设置有车轮16。此外,在顶板11的上表面侧设置有接收线圈用连接口 17。连接口 17经由信号线缆18与控制系统10的接收器连接。并且,能够在将被检体载置于顶板11、且将接收用RF线圈8与连接口 17进行了连接的状态下,使顶板11向架台9内的摄像区域移动。即,诊视床装置2是将RF线圈8的连接口 17设置在顶板11之上的类型的装置。此外,线缆引导部14是具有挠性的筒状部件,用于在顶板11和诊视床支撑部13之间对与连接口 17连接的信号线缆18进行保护。例如,线缆引导部14能够通过将两端开口的多个筒状部件利用连结部件进行连结来构成。更具体地说,多个筒状部件之中相邻的筒状部件之间设置间隙,通过连结部件将相邻的筒状部件相互连结。由此,相邻的筒状部件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能够倾斜。即,线缆引导部14整体得到挠性。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缆引导部14的构造例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线缆引导部14能够通过将两端开口的多个方筒部件14A利用板状的连结部件14B进行连结来构成。方筒部件14A和连结部件14B经由轴14C被连结成能够旋转。此外,在相邻的方筒部件14A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线缆引导部14具有沿铅垂方向V的挠性。即,线缆引导部14能够在同一平面内弯曲。图3是表示使图1所示的诊视床装置2的顶板11移动了的情况下的线缆引导部14的动作的图。图3 (A)表示顶板11处于从架台9离开最远的OUT LIMIT (向外极限)位置时的线缆引导部14的状态。此外,图3 (B)是表示将顶板11送入架台9内的状态下的线缆引导部14的状态。如图3的(A)及(B)所示,线缆引导部14被配置为,伴随着顶板11的移动而与顶板11的位置对应的部分沿铅垂方向V弯曲。S卩,线缆引导部14的一端与顶板11的位于架台9相反侧的端部的下表面连接。并且,线缆引导部14向下方弯折。而且,线缆引导部14的另一端与诊视床支撑部13侧连接。结果,线缆引导部14的一部分始终在铅垂方向V上成为双重。并且,与顶板11的位置相对应而弯折的线缆引导部14的部分及成为双重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此外,线缆引导部14使与顶板11的位置对应的信号线缆18的一部分弯折。特别是,线缆引导部14与顶板11的长边方向的位置无关地使信号线缆18的一部分向相同方向弯折。在图示的例子中,信号线缆18的一部分通过线缆引导部14而沿铅垂方向弯折。线缆引导部14的长度能够基于顶板11的行程(总移动距离)及顶板1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而被决定。顶板11的行程以在使顶板11移动到架台9侧的极限位置的情况下连接有线缆引导部14的顶板11的部分成为诊视床支撑部13的上方的方式被决定。因此,与线缆引导部14的端部以夹着 顶板11的方式连接的接收线圈用连接口 17,也配置在顶板11的与架台9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因此,线缆引导部14的长度以使无论顶板11移动到行程范围的哪个位置都始终存在双重的方式被决定即可。此外,如果将线缆引导部14的位于诊视床支撑部13侧的端部固定于诊视床支撑部13的中央,则能够缩短线缆引导部14的长度并且能够确保顶板11的可动范围。另外,包括图3在内的各图示出了将线缆引导部14的位于诊视床支撑部13侧的端部固定于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例子。但是,能够将线缆引导部14的位于诊视床支撑部13侧的端部经由任意的连接部件固定到诊视床支撑部13的任意结构要素。另一方面,诊视床支撑部13的诊视床外装构件15能够设置用于引导线缆引导部14的凹部15A。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诊视床装置2的详细结构例的左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构造的立体图。如图4及图5所示,诊视床外装构件15能够设置将顶板11的移动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凹部15A。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凹部15A能够成为与线缆引导部14的形状相匹配的矩形槽。因此,在诊视床外装构件15中形成具有底面的凹部15A。此外,凹部15A的长度成为能够将线缆引导部14的下侧部分可能存在的范围覆盖的长度。因此,在将线缆引导部14的位于诊视床支撑部13侧的端部固定于诊视床支撑部13的中央的情况下,从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中央起到架台9侧的端部为止地设置凹部15A即可。并且,能够将线缆引导部14的下侧部分设置到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凹部15A中。此外,能够将线缆引导部14的位于诊视床支撑部13侧的端部固定于凹部15A的底面及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结果,线缆引导部14的下侧部分被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凹部15A从左右及下侧的3个方向进行引导。另一方面,线缆引导部14的上侧部分被顶板11的下表面从上方进行引导。由此,能够防止使顶·板11移动时线缆引导部14向水平方向H偏移。此外,能够使顶板11与诊视床外装构件15之间所需要的空间成为最小。此外,诊视床外装构件15设置有第一开口部15B,该第一开口部15B用于使经由线缆引导部14内的信号线缆18通向诊视床支撑部13内。从避免液体、异物进入诊视床支撑部13内的观点出发,优选如图5所示,在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形成凹部15A的壁面上设置一个第一开口部15B。此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使第一开口部15B的尺寸与信号线缆18的数量及粗细相匹配而尽量小,并且将第一开口部15B的位置设置在凹部15A的中央部附近。于是,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凹部15A设置到架台9侧的端部为止,即使液体洒落,液体的大部分也会流向诊视床装置2的外部。而且,在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位于架台9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口部15C,该第二开口部15C用于在诊视床装置2中设置顶板驱动机构12。第二开口部15C例如能够设置在始终位于顶板11之下的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范围内。在图示的例子中,用于设置顶板驱动机构12的第二开口部15C,以比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位置更靠位于架台9侧的端部侧的方式,设置于诊视床外装构件15。由此,能够使与顶板11的长度对应的顶板11的行程成为最大。并且,即使在将顶板11向架台9的内部最大送入的IN LIMIT (向内极限)状态下,第二开口部15C也被顶板11覆盖。因此,能够防止液体、异物混入诊视床支撑部13内。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顶板11处于从架台9离开最远的OUT LIMIT位置时的顶板驱动机构12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7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顶板11向架台9内送入了的状态下的顶板驱动机构12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如以图6及图7为代表的各图所示,顶板驱动机构12能够使用顶板驱动动力源12A及动力传递部12B来构成。作为顶板驱动动力源12A能够使用马达等动力源。动力传递部12B具有将从顶板驱动动力源12A输出的动力向顶板11传递的功能。因此,动力传递部12B与顶板11及顶板驱动动力源12A连接。动力传递部12B能够由如通过旋转轴而移动的动力传递带、具有与齿轮啮合的凹凸形状的棒状部件那样,能够将从顶板驱动动力源12A输出的转矩变换为用于使其直线移动的力的机构构成。另外,在各附图中,例示了由经由多个旋转轴12C而相互连接的多个动力传递带12D构成的动力传递部12B。在顶板11上,能够通过截面“ 口 ”字形的多个安装构件12E来沿着长边方向安装动力传递带12D。动力传递部12B的动力传递带12D构成为,与线缆引导部14及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形成凹部15A的壁面均不接触,而沿着凹部15A的长度方向移动。各附图表示了将动力传递带12D配置为与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凹部15A平行的例子。由此,能够避免线缆引导部14及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凹部15A与动力传递带12D之间的干涉,能够将在顶板驱动动力源12A中产生的动力无障碍地传递到顶板11。具体地说,作为顶板驱动动力源12A的马达进行旋转,与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动力传递带12D沿着长度方向移动。于是,动力经由各旋转轴12C依次传递到各动力传递带12D。然后,安装在顶板11上的动力传递带12D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由此顶板11移动。另外,在通过其他机理来构成动力传递部12B的情况下,也同样构成为,动力传递部12B与线缆引导部14及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形成凹部15A的壁面均不接触,沿着凹部15A的长度方向移动。此外,能够将用于使顶板11移动的旋转轴12C设置在架台9侧的诊视床支撑部13的端部,而将顶板驱动动力源12A设置在诊视床支撑部13的位于将顶板11送出一侧的相反侧(与架台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由此,能够减少由静磁场用磁铁4形成的磁场对顶板驱动动力源12A的不良影响。即,通过仅使顶板驱动动力源12A远离静磁场用磁铁4,能够维持顶板11的行程的同时防止顶板驱动动力源12A的故障或误动作。此外,在图4等中省略了图示,但能够在顶板11的与架台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用于使顶板11与诊视床支撑部13之间的间隙变窄的安全用保护部件。图8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顶板11上设置了保护部件的例子的图。图8是从架台相反侧观察在诊视床支撑部13之上配设了顶板11的状态的图。如图8所示,能够在顶板11的端部设置保护部件20。并且,通过保护部件20,在顶板11被配设到诊视床支撑部13之上的状态下,能够使诊视床支撑部13与顶板11之间的间隙21变窄且均匀。在图示的例子中,在顶板11的端部设置有沿着诊视床外装构件15的形状的板状保护部件20,来作为保护壁。由此,能够防止向诊视床支撑部13与顶板11之间混入异物。这种保护部件20能够作为顶板11的部件由连结部件连结到设置有接收线圈用连接口 17的顶板11的主体上。或者,也能够通过一体成型将保护部件20形成为顶板11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以上那种诊视床装置2构成及配置为使得用于在顶板11和诊视床支撑部13之间保护信号线缆18的线缆引导部14沿铅垂方向V弯折。并且,诊视床装置2构成为在诊视床外装构件15中设置了用于引导线缆引导部14的凹部15A。

因此,根据诊视床装置2,能够使线缆引导部14、诊视床外装构件15及顶板驱动机构12的构造简单。因此,能够减少诊视床装置2的制造成本。特别是,能够通过单个构件来一体地构成诊视床外装构件15。因此,如果使诊视床外装构件15成为单体构造,则能够通过成型加工来容易地制造诊视床外装构件15。在该情况下,与通过树脂的成型而制造的诊视床外装构件相比,能够减少应变的量。此外,不仅仅是诊视床外装构件15,线缆引导部14及顶板驱动机构12的构造也变得简单,因此能够提高品质。并且,线缆引导部14的设置对顶板驱动机构12的影响较少。因此,能够将顶板驱动动力源12A设置在诊视床装置2的与架台相反的一侧。由此,能够防止顶板驱动动力源12A的故障或误动作。此外,能够减少诊视床外装构件15上设置的开口部的数量及尺寸。因此,能够防止液体、异物侵入诊视床装置2内部。此外,顶板11的升起变得容易,能够减少诊视床装置2的维护所需要的操作。以上,记载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记载的实施方式仅是一个例子,不限定发明的范围。此处记载的新的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各种其他方式来具现化。此外,此处记载的方法及装置的方式,在不脱离发明 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附带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宗旨内,并包括那样的各种方式及变形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具备: 顶板,设置有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用连接口; 顶板驱动机构,用于使上述顶板移动; 诊视床支撑部,支撑上述顶板;以及 线缆引导部,在上述顶板与上述诊视床支撑部之间保护与上述连接口连接的信号线缆,伴随着上述顶板的移动而使与上述顶板的位置对应的上述信号线缆的一部分弯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上述诊视床支撑部具备凹部,该凹部对上述线缆引导部进行引导,将上述顶板的移动方向作为长度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上述顶板驱动机构具有: 顶板驱动动力源;以及 动力传递部,与上述顶板连接,与上述线缆引导部和形成上述凹部的壁面均不接触,通过在上述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而将从上述顶板驱动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上述顶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将上述顶板驱动动力源设置在上述诊视床支撑部的位于将上述顶板送出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在上述诊视床支撑部的形成上述凹部的壁面,设置用于穿过上述信号线缆的一个开口部。
6.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上述线缆引导部构成为,与上述顶板的长边方向上的位置无关地使上述信号线缆的上述一部分向相同方向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上述线缆引导部构成为,使上述信号线缆的上述一部分沿铅垂方向弯折。
8.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上述线缆引导部具有: 两端开口的多个筒状部件; 连结部件,以使上述多个筒状部件之中相邻的筒状部件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能够倾斜的方式,在上述相邻的筒状部件之间设置间隙地将上述相邻的筒状部件相互连结。
9.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在上述顶板的端部设置保护部件,在上述顶板被配设在上述诊视床支撑部之上的状态下,该保护部件使上述诊视床支撑部与上述顶板之间的间隙均匀。
10.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上述诊视床支撑部以比上述诊视床支撑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更靠端部侧的方式,设置有用于设置上述顶板驱动机构的开口部。
11.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其中, 上述诊视床支撑部具有用于引导上述线缆引导部的具有底面的凹部。
12.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以及成像部,对载置在上述诊视床装置上的 被检体进行成像。
全文摘要
实施方式提供磁共振成像装置用诊视床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装置,诊视床装置具备顶板、顶板驱动机构、诊视床支撑部及线缆引导部。在上述顶板上设置有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用连接口。顶板驱动机构使上述顶板移动。上述诊视床支撑部支撑上述顶板。上述线缆引导部在上述顶板和上述诊视床支撑部之间保护与上述连接口连接的信号线缆,伴随着上述顶板的移动使与上述顶板的位置对应的上述信号线缆的一部分弯折。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3190909SQ2013100024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大泽卓浩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