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21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生蛇。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病机是湿热内蕴、肝经瘀热、毒邪客于皮肤,临床上主要分为湿热型和瘀滞型。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见效慢,疗效不显著。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以扶正益气养血、清热利湿、解毒等方式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使用方便,疗效好,无
毒副作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物配比组成:薄荷20-40克、金银花20-40克、马齿苋15-30克、侧柏叶15-30克、白藓皮9-15克、牡丹皮9-15克、牛蒡子20-40克、蟾酥0.1-0.2克、麝香0.05-0.1克。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在于:所述原料药物配比组成为:薄荷30克、金银花30克、马齿苋30克、侧柏叶20克、白藓皮12克、牡丹皮12克、牛蒡子30克、蟾酥0.2克、麝香0.1克。使用方法为:取上述原料粉碎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4次。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为:薄荷,味辛性凉,具有散风热,止瘙痒、透皮疹等功效,多用于外感风热、风热上攻、风疹瘙痒、疹出不畅之症。故用本品辛以散风止痒,凉以清热解毒,辛散以利疹毒外透。现代药理研究,薄荷油具镇痛、止痒、局部麻醉及抗刺激作用。金银花,味甘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多用于外感风热,疮痈肿毒之症。故用本品辛以散风,苦寒以清热解毒、祛除毒邪。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广谱抗菌及消炎、解热作用。马齿苋,味酸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多用于疮疡、火丹、肿毒等热毒之症。故用本品清解凉血以治皮肤火丹之毒。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抑菌、消炎、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侧柏叶,味苦,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等功效,多用于血分热盛之症。故用本品苦寒清热以凉血、去皮肤之毒邪。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抑菌、消炎作用。白藓皮,味苦微辛,性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祛风等功效,多用于湿疹、疮毒、瘙痒之症。故用本品味辛以散风止痒、苦寒以清热解毒、燥湿。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多用于血热妄行、出血斑疹及血分热盛、疮疡肿毒之症。故用本品清血分之热,散皮肤疮毒。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消炎,抗菌、抗变态反应等作用。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具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消肿之功效,多用于风热毒盛、斑疹不透、疮疡肿毒之症。故用本品辛以疏风透疹,寒以清热解毒消肿。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抑菌作用。蟾酥,味辛,性温,具开窍醒神、解毒止痛之功效,多用于痈疽疔疮等症。故用本品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局部麻醉、消炎、镇痛、抑菌作用。麝香,味辛,性温,具有开窍醒神、散结消肿之功效,多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效成分具有消炎、镇痛,促进溃疡愈合作用。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外用中药制剂成本低,配制简单,使用方便,无任何副作用,见效快。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物配比组成:薄荷20-40克、金银花20-40克、马齿苋15-30克、侧柏叶15-30克、白藓皮9_15克、牡丹皮9_15克、牛蒡子20-40克、蟾酥0.1-0.2克、麝香0.05-0.1克。取上述原料药物粉碎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4次。实施例2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其优选方案是:所述原料药物配比组成为:薄荷30克、金银花30克、马齿苋30克、侧柏叶20克、白藓皮12克、牡丹皮12克、牛蒡子30克、蟾酥0.2克、麝香0.1克。取上述原料药物粉碎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4 次。典型病例:例一:陈某某,女,70岁,两天前出现发热,乏力,左腰部皮肤持续灼痛,痛不可触,不能入眠,持续疼痛三天后出现皮疹,疼痛加剧,难以忍受。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外敷,第二天痛感缓解,5天痊愈。例二:张某,男,56岁,一周前发病,就诊时右上肢手背皮肤有疼痛、灼热感,有多量细小疱疹,呈带状群集分布,泡液清,部分水泡破溃糜烂,同时有群集性点状色素沉着,也呈带状分布。用本发明中药 制剂进行外敷后,疼痛得到缓解,5天后水泡结痂脱落,一周后痊愈。
权利要求
1.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物配比组成:薄荷20-40克、金银花20-40克、马齿苋15-30克、侧柏叶15-30克、白藓皮9_15克、牡丹皮9_15克、牛蒡子20-40克、蟾酥0.1-0.2克、麝香0.05-0.1克。
2.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物配比组成为:薄荷30克、金银花30克、马齿苋30克、侧柏叶20克、白藓皮12克、牡丹皮12克、牛蒡子30克、蟾酥0.2克、麝香0.1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物配比组成薄荷20-40克、金银花20-40克、马齿苋15-30克、侧柏叶15-30克、白藓皮9-15克、牡丹皮9-15克、牛蒡子20-40克、蟾酥0.1-0.2克、麝香0.05-0.1克。本发明外用中药制剂成本低,配制简单,使用方便,无任何副作用,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K9/06GK103070950SQ2013100396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李秀美, 赵兴宗, 贺梦雅 申请人:李秀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