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骨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37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舟骨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舟骨定位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提高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准确性和可控性的舟骨导向器。
背景技术
舟骨是腕关节的枢纽,是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舟骨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占腕骨骨折的70%,是上肢骨折中发生率第二高的骨折(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高发于20 — 30岁年龄段的人群。舟骨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常采用石膏制动和切开内固定手术。其中,无移位的新鲜舟骨骨折采用石膏制动的方法多数可获得愈合,然而,其制动时间长达12-16周,可导致关节僵硬,影响手、腕功能康复。而且,长时间石膏制动对于那些无法佩戴石膏从事工作的患者或一些喜爱运动的年轻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而另一种治疗方法切开内固定手术则会损伤腕关节的韧带,术后需要延长制动,损伤残存血管,增加不愈合与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2008 - 2009年,发明人首先对国人舟骨微创治疗进行了相关基础研究,并首先报道了采用背侧入路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国人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早期疗效、患者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方法,但是由于舟骨位置隐蔽,三维形态复杂,即使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也往往需多次尝试,反复进行X线透视才能完成,而且舟骨腰部和近极狭小,内固定螺钉置入的空间小,容错率低。国人舟骨较欧美人更小,该问题更加突出,徒手操作难以确保准确的内固定物的方向和角度,容易出现固定不可靠导致不愈合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舟骨导向器,其可提高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中内固定导针的置入这一关键步骤的准确性和可控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舟骨导向器,它包括导向机构、定位机构、掌侧固定机构和背侧固定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导针导向器和导向套;该导针导向器贯穿设有若干导向孔,该导向套可沿着该导向孔插入;该导针导向器贯穿设有若干观察孔;该定位机构包括X向移动托板和Y向移动托板,该导针导向器固定在Y向移动托板上;该Y向移动托板与X向移动托板配合,并能够在X向移动托板上滑动;该掌侧固定机构为一块掌侧固定板,内部设有凹槽;该X向移动托板设于该凹槽内,并可沿着与该Y向移动托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该背侧固定机构为一块背侧基座,通过若干导柱与该掌侧固定板连接。所述导针导向器上设置的导向孔为9个,平均分为3列3排,每相邻两列导向孔中心的水平连线之间夹角为5°,每排该导向孔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中心到边缘每排角度依次增大,分别为40°、45°、50°。所述导针导向器上设置的导向孔为6个,平均分为2列3排,每相邻两列导向孔中心的水平连线之间夹角为5°,每排该导向孔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中心到边缘每排角度依次增大,分别为40°、45°、50°。所述X向移动托板、所述Y向移动托板和所述掌侧固定板中部均设有观察孔。所述舟骨导向器还包括一个微调机构,该微调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导向杆和第二丝杠、第二导向杆;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分别配有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其中该第一丝杠和第一导向杆相对设于所述Y向移动托板的一对边,该第二丝杠和第二导向杆相对设于所述X向移动托板的一对边;该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掌侧固定板的凹孔内;该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末端与所述掌侧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舟骨导向器还包括一个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螺钉、压板和第二锁定螺钉,该压板设于所述Y向移动托板和所述导针导向器的表面并通过该第一锁定螺钉固定在所述Y向移动托板上;该第二锁定螺钉设于所述掌侧固定板侧面所述导柱处,用于锁定所述导柱的位置。所述背侧基座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绑带的长孔。所述导向孔内径为2mm,所述导向套插入所述导向孔部分的内径为1.2mm。所述Y向移动托板上设有双方向标刻角度,刻度范围为20° 40°。所述舟骨导向器采用可透X线的碳素纤维材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舟骨导向器可以根据骨折形态进行定位,提高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同时,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平均手术时间30min,并可确保患者螺钉均位于舟骨长轴 线。另外,本发明舟骨导向器采用可透X线的碳素纤维材质,便与手术中观察。


图1为本发明舟骨导向器的外形图。图2为本发明舟骨导向器的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舟骨导向器的第一种导针导向器的外形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舟骨导向器的第二种导针导向器的外形图。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和所欲达到的技术效果,但所选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解释,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舟骨导向器,它包括导向机构1、定位机构2、掌侧固定机构3和背侧固定机构4。该舟骨导向器采用可透X线的碳素纤维材质制成,便于在手术时配合使用X线实时观察手术情况。如图2所75,该导向机构I包括导针导向器11和导向套12。该导针导向器11贯穿设有若干导向孔13,该导向套12可沿着该导向孔13插入。该导向孔13内径为2mm,该导向套12插入该导向孔部分的内径为1.2mm,可以同时使用Φ0.8mm与Φ1.1mm两种规格导针。该导针导向器11还贯穿设有若干观察孔14,如在中心开设一个,及绕中心等角度开设三个共四个观察孔,可以全方位观察手术部位。该定位机构2包括X向移动托板21和Y向移动托板22,该导针导向器11固定在Y向移动托板22上。该Y向移动托板22与X向移动托板21配合,并能够在X向移动托板21上滑动。该Y向移动托板22上设有双方向标刻角度,刻度范围为20° 40°,可以调节导针导向器的角度,通过多种调节方式使导针获得最佳角度,从而达到手术要求。该掌侧固定机构3为一块掌侧固定板,内部设有凹槽31。该X向移动托板21设于该凹槽内,并可沿着与该Y向移动托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该背侧固定机构4为一块背侧基座,通过若干导柱41与该掌侧固定板连接。该背侧基座预留4个安装孔,可用于导柱与掌侧固定板连接,为减少手术中导柱的干涉,实际安装2根导柱,也可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导柱数量。该背侧基座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8_X60_的长孔42,用于穿过绑带,将病人手腕固定在背侧基座上,使舟骨导向器在手术中能够紧贴骨折手部,使舟骨导向器在手术中随手的位置变化,而保持与手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保证导针的精度和准确性。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舟骨导向器的第一种导针导向器上设置的导向孔为9个,平均分为3列3排,每相邻两列导向孔中心的水平连线之间夹角Θ1为5°,每排该导向孔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由中心到边缘每排角度Θ2、Θ3、Θ 4依次增大,分别为40°、45°、50°,可以精确确定导针位置。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舟骨导向器的第二种导针导向器上设置的导向孔为6个,平均分为2列3排,每相邻两列导向孔中心的水平连线之间夹角Θ1’为5°,每排该导向孔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中心到边缘每排角度Θ2’、Θ3’、Θ4’依次增大,分别为40°、45°、50°,可以精确确定导针位置。为了便于观察手术部位,与该导针导向器上的观察孔相应的位置上,该X向移动托板21、该Y向移动托板22和该掌侧固定板中部均设有观察孔。进一步的,该舟骨导向器还包括一个微调机构,该微调机构包括第一丝杠51、第一导向杆52和第二丝杠53、第二导向杆54。该第一丝杠51和第二丝杠53分别配有第一调节螺母55和第二调节螺母56。其中该第一丝杠51和第一导向杆52相对设于该Y向移动托板22的一对边,该第二丝杠53和第二导向杆54相对设于该X向移动托板21的一对边。该第一调节螺母55和第二调节螺母56设于该掌侧固定板的凹孔内。该第一导向杆52和第二导向杆54的末端与该掌侧固定板活动连接。另外,该舟骨导向器还包括一个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螺钉61、压板62和第二锁定螺钉63,该压板62设于该Y向移动托板22和该导针导向器11的表面并通过该第一锁定螺钉61固定在该Y向移动托板22上,防止二者产生相对转动。该第二锁定螺钉63设于该掌侧固定板侧面该导柱处,用于锁定该导柱的位置,以防止掌侧固定板与背侧基座产生相对运动,影响导针插入的位置精度。通过观察孔观察手的位置调节好位置和高度之后即用锁定机构锁定各部件位置,避免与手发生相对位移。本发明舟骨导向器在使用时,将患者骨折部位在背侧基座上,并使用绑带固定;通过导柱上下调节掌侧固定板到合适高度,然后用第二锁定螺钉锁紧;接着通过微调机构微调导针导向器的位置,找到合适操作位置,通过观察孔,判断位置准确后,用第一锁定螺钉锁定导针导向器的位置;接着使用导向套将导针通过导向孔导入进行手术。
由上述不难发现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I)本发明舟骨导向器可以根据骨折形态进行定位,提高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的准确性和可控性。(2)本发明舟骨导向器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平均手术时间30min,并可确保患者螺钉均位于舟骨长轴线。
(3)通过临床前研究验证其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临床,以实现技术的标准化,并最终在更广泛的临床机构推广的,为舟骨骨折这一临床常见问题提供一种较为完美的治疗方法。(4)舟骨导向器采用可透X线的碳素纤维材质,便与手术中观察。本发明是以所述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但基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出种种显然的变化或改动,都应在本发明的主要精神和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向机构、定位机构、掌侧固定机构和背侧固定机构; 该导向机构包括导针导向器和导向套;该导针导向器贯穿设有若干导向孔,该导向套可沿着该导向孔插入;该导针导向器贯穿设有若干观察孔; 该定位机构包括X向移动托板和Y向移动托板,该导针导向器固定在Y向移动托板上;该Y向移动托板与X向移动托板配合,并能够在X向移动托板上滑动; 该掌侧固定机构为一块掌侧固定板,内部设有凹槽;该X向移动托板设于该凹槽内,并可沿着与该Y向移动托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该背侧固定机构为一块背侧基座,通过若干导柱与该掌侧固定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导向器上设置的导向孔为9个,平均分为3列3排,每相邻两列导向孔中心的水平连线之间夹角为5°,每排该导向孔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中心到边缘每排角度依次增大,分别为40°、4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导向器上设置的导向孔为6个,平均分为2列3排,每相邻两列导向孔中心的水平连线之间夹角为5°,每排该导向孔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中心到边缘每排角度依次增大,分别为40°、45°、5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移动托板、所述Y向移动托板和所述掌侧固定板中部均设有观察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微调机构,该微调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导向杆和第二丝杠、第二导向杆;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分别配有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其中该第一丝杠和第一导向杆相对设于所述Y向移动托板的一对边,该第二丝杠和第二导向杆相对设于所述X向移动托板的一对边;该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掌侧固定板的凹孔内;该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末端与所述掌侧固定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螺钉、压板和第二锁定螺钉,该压板设于所述Y向移动托板和所述导针导向器的表面并通过该第一锁定螺钉固定在所述Y向移动托板上;该第二锁定螺钉设于所述掌侧固定板侧面所述导柱处,用于锁定所述导柱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基座一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绑带的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内径为2mm,所述导向套插入所述导向孔部分的内径为1.2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舟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移动托板上设有双方向标刻角度,刻度范围为20° 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舟骨导向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舟骨导向器采用可透X线的碳素纤维材质。
全文摘要
一种舟骨导向器,包括导向机构、定位机构、掌侧固定机构和背侧固定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导针导向器和导向套;该导针导向器贯穿设有若干导向孔,该导向套可沿着该导向孔插入;该导针导向器贯穿设有若干观察孔;该定位机构包括X向移动托板和Y向移动托板,该导针导向器固定在Y向移动托板上;该Y向移动托板与X向移动托板配合,并能够在X向移动托板上滑动;该掌侧固定机构为一块掌侧固定板,内部设有凹槽;该X向移动托板设于该凹槽内,并可沿着与该Y向移动托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该背侧固定机构为一块背侧基座,通过若干导柱与该掌侧固定板连接。本发明可提高舟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中内固定导针置入这一关键步骤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文档编号A61B17/90GK103190949SQ20131006429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刘波, 陈山林, 田光磊, 李书凡 申请人:陈山林, 刘波, 田光磊, 李书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