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6279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交通意外、建筑意外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使本病发病率逐渐上升,骨折后导致的肌体局部瘀肿、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且在施行手术或手法复位治疗后,又不同程度地增加组织损伤,使患肢瘀疼痛加剧。如何加速骨折愈合是目前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而骨折愈合是机体对创伤修复的复杂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很多,其整个再生过程,受众多内分泌激素、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因子的调控和微量元素(Fe、Mn、Zn等)的影响。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跌打损伤致肢体骨折,伤后必有积淤,血淤气阻,血脉凝涩,经络壅滞,经气运行不畅,经气不通则痛,骨折以及骨折术后,均因血离经脉,瘀散导致经络受阻,气血不通,才有肢体瘀、痛,因此治疗上宜予活血祛瘀气通络,使瘀生,气行络通,则瘀、痛可除,骨折可续。但是目前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有效中药制剂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治疗骨折(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 ,且安全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按照重量份计算,本发明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是由中药原料桃仁400 200g、红花280 80g、三七粉150 50g、醋乳香150 50g、醋没药150 50g、煅自然铜340 140g、延胡索280 80g、当归280 80g、川芎80 20g、骨碎补280 80g、麸炒枳壳280 80g制备而成。优选为: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桃仁300g、红花180g、三七粉90g、醋乳香90g、醋没药90g、煅自然铜240g、延胡索180g、当归180g、川芎40g、骨碎补180g、麸炒积壳180g制备而成。前述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
上述i^一味药材,三七粉灭菌备用,其余药材加水浸泡3小时后煎煮三次,每次加药材6倍量水,每次煎煮I小时,滤过,合并3次煎液,滤过,取滤液-0.08Mpa、7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1.38 (800C )的稠膏,加入上述三七粉,混匀,-0.08Mpa、50°C,1000W微波减压干燥,粉碎,混合,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本发明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骨折气滞血瘀证,症见骨折伤处疼痛、肿胀、瘀斑,伴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或瘀斑,苔黄,脉数或弦。本发明商品名称:桃红祛瘀消肿胶囊。药物特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为准
桃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 si ca (L.) Batsch的干燥成熟种子。煅自然铜: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炮制品。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莖。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红花: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kriAafiMZ1S tinctoriusL.的干燥花。骨碎补:本品水龙骨科植物槲蕨fortune! (Kunze) J.Sm.的干燥根莖。麸炒积壳: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Ytrw1S aurantium L.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炮制品。延胡索:本品为I!粟科植物延胡索CbirWi1S yanhusuo ff.T.Wang的干燥块莖。三七粉: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Burk.) F.H.Chen的干燥根炮制品。醋乳香:本品为橄榄科植物香树Boswellia car ter ii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炮制品。醋没药:本品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Qjmdphora myrrha Engler的干燥树脂炮制品。
骨折初期因筋骨损伤,瘀血离经,阻塞络道,气滞血瘀、为肿为痛,应以“消”法为治则,即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制剂方中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之功,《本草经疏》说:“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珍珠囊》说:“(桃仁)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本草纲目》说:“(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本草衍义补遗》说:“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二药共为君药,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具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病愈后不至瘀血流于经络……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为理血妙品。”《本草纲目》说:“(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仆杖伤血出。”,乳香,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本草纲目》说:“(乳香)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治折伤。”,没药,苦、辛、平,归心、肝、脾经。具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本草纲目》说:“(没药)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自然铜,辛、平,归肝经。具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之功。《开宝本草》说:“(自然铜)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日华子本草》说:“(自然铜)消瘀血,续筋骨。”;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具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本草纲目》说:“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五药共为臣药,辅助加强君药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之功。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之功。《景岳全书.本草正》说:“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与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本草纲目》说:芎血中气药也……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具活血续伤,补肾强骨之功。《开宝本草》说:“(川芎)疗骨痿。”、枳壳,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具破气除痞、化瘀消积之功,《本草》说:“(枳壳)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别录》说:“(枳壳)除胸肋痰癖,逐停水,破结石,消肿满,安胃气。”四药合为佐药,佐助君、臣药活血养血,理气行瘀,消肿止痛之功,正如清.陈士锋在《百病辩证录》中所说:“血不活者瘀不去,瘀不去者骨不能接也。”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适用于骨折气滞血瘀症,症见骨折伤部疼痛、肿胀、瘀斑、伴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或弦。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标准I诊断标准 (I)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确定外伤性骨折的西医诊断标准如下:
I)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的外伤史。2)全身症状:无并发症的单纯骨折,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不严重;
3)局部症状:疼痛和压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崎形,异常活动,骨摩擦音。4) X线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的诊断,提示有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破坏;可确认骨折的类型、移动方向、骨折端形态等局部变化,并排除病理性骨折。(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按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外伤性骨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评定要求制定。气滞血瘀证:1)主症:骨折,疼痛,肿胀,瘀斑。2)次症:可伴有口渴、尿赤、便秘等血瘀发热症状,舌质红或有瘀斑,苔黄,脉浮数或弦紧。(3)骨折类型标准
无明显全身并发症的单纯、新鲜(病程2天以内)闭合性四肢骨折 2.病例纳入标准
(1)发病在2天内,具有典型的外伤性闭合性四肢骨折临床表现,符合上述骨折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年龄在18岁一55岁之间;
(3)未经其他任何内服或外敷药物治疗的新鲜的(病程2天以内)闭合性四肢骨折
(4)采用非手术疗法可达到骨折功能复位者;
(5)自愿做为受试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接受受试药物剂型,保证完成疗程。3.病例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西医诊 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年龄18岁以下,55岁以上者;
(3)由骨病所致的病理性骨折;
(4)开放性骨折有软组织缺损或感染者;
(5)哺乳妊振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
(6)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7)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8)病情危重,难以对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确切评价者。4.终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1)失访(包括患者自行退出和未按时来院复诊者);
(2)出现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者;
(3)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它并发疾病者;
(4)缺乏疗效或原发症状恶化、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者
(5)违背试验方案者(包括依从性差)。
二、治疗方案
1.分组
选择2005年2月I日一 2011年2月31日期间在黔南州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气滞血瘀证的四肢骨折早期的患者,共90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90例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桃仁祛瘀消肿方治疗组(60人)和对照组(30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2.治疗
所有入选病例由门诊或急诊收住院后,立即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应的骨折整复方案,予以相同的常规整复固定术治疗,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术,经X线摄片确定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后,进入药物治疗试验观察;中药组,口服中药桃红祛瘀消肿方治疗:桃仁、红花、延胡索、三七粉、煅自然铜、醋乳香、醋没药、川芎、当归、骨碎补、麸炒枳壳等,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汤剂均由黔南州中医医院药剂科代煎。规格:100ml/每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整复固定术治疗,两组同时按常规治疗医嘱方案给予治疗,两组住院期间,统一由营养师配给饮食,避免服用其它影响骨折愈合的药物,药物治疗疗程及症状体征疗效观察时间为两周(14天)。观察并记录治 疗前、治疗第I, 7, 14天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予记录。三、观测指标
1.安全性观测
在用药前及疗程结束时各检测一次,如试验过程中出现试验指标的异常,应复查
至正常。I) 一般体格检查;
2)三大常规;
3)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心电图。4)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疗效性观测
O本试验要求的相关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2)本试验要求的相关检查:纵向叩击试验,功能测定。3)相关理化检查:X线摄片骨痂形成时间,生长速度,密度测定。3.外伤性骨折病状分级评分标准
将损伤局部疼痛、压痛、肿痛、淤斑等病状分为1、I1、II1、IV四级,分别按0、1、2、3分计分,各病状计分之和为患者病状总计分,具体见表I。中医证候计分见表2。疼痛程度按简化McGee疼痛标尺法为10度。简化McGee (麦吉氏)疼痛标尺法是目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NIH )沿用的测定疼痛的方法。即用O至10厘米的一条画线,分成10等份,但并不标明数码,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来判断应当画在何处,复查时,同样让病人画明疼痛所在位置,最后医生判断疼痛的增减情况。表I外伤骨折病状分级评分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桃仁400 200g、红花280 80g、三七粉150 50g、醋乳香150 50g、 醋没药150 50g、煅自然铜340 140g、延胡索280 80g、当归280 80g、川芎80 20g、骨碎补280 80g、麸炒枳壳280 80g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桃仁300g、红花180g、三七粉90g、醋乳香90g、 醋没药90g、煅自然铜240g、延胡索180g、当归180g、川芎240g、骨碎补180g、 麸炒枳壳180g制备而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上述十一味药材,三七粉灭菌备用,其余药材加水浸泡3小时后煎煮三次,每次加药材6倍量水,每次煎煮I小时,滤过,合并3次煎液,取滤液-0.08Mpa、7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1.38 (80°C)的稠膏,加入上述三七粉,混匀,-0.08Mpa、50°C,1000W微波减压干燥,粉碎,混合,装 入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桃仁、红花、三七粉、醋乳香、醋没药、煅自然铜、延胡索、当归、川芎、骨碎补、麸炒枳壳十一味中药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治疗骨折(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总显效率93.3%,且安全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携带、服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K9/48GK103142737SQ20131008326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胡建山, 周勇, 罗熙财, 陆善江, 周兴忠, 陆耀宇, 李文忠, 文芳杰, 李溥 申请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