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尤其是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与急性支气管炎两者区别较易,可根据下述三方面鉴别:1.病史: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在发病前无支气管炎的病史,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而慢性支气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2.病程及症状: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在3 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 3周才恢复。而慢性支气管炎则以长期、反复而逐渐加重的咳嗽为突出症状,伴有咳痰。咳痰症状与感染与否有关,时轻时重。还可伴有喘息,病程迁延。3.并发症:急性支气管炎多不伴有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而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伴有上述疾病。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骤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亦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粘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粘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逐渐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随着肺气肿进展, 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此外尚可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引起肺气肿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因此除气短外还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早期仅有呼气相延长或无异常。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罗音,心率增快,心音低远,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肺气肿发生存在2种模式:病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常见的并发症有:1、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并发于阻塞性肺气肿者并不少见,多因胸膜下肺大皰破裂,空气泄入胸膜腔所致。若患者基础肺功能较差,气胸为张力性,即使气体量不多,临床表现也较重,必须积极抢救不可掉以轻心。肺气肿患者肺野透亮度较高,且常有肺大皰存在,体征不够典型,给局限性气胸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2、呼吸衰竭。阻塞性肺气肿往往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在某些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干结潴留、不适当氧疗、应用静脉剂过量、外科手术等的影响下,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可诱发呼吸衰竭。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肺泡毛细血管床破坏等,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在心功能代偿期,并无右心衰竭表现。当呼吸系病变进一步加重,动脉血气恶化时,肺动脉压显著增高,心脏负荷加重,加上心肌缺氧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诱发右心衰竭。4、胃溃疡。尸检证实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约有18% 30%并发胃溃疡。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5、睡眠呼吸障碍:正常人睡眠中通气可以稍有降低,而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睡眠时通气降低较为明显。尤其是患者清醒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已经低达
8.0OkPa (60mmHg)左右时,睡眠中进一步降低,就更为危险。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可出现心律紊乱和肺动脉高压等。在现有治疗的药物中,中国专利CN02134087.0于2003年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治
疗咳嗽的药物”,由观音草、黄精、百尾参、连翘、虎耳草、枇杷叶、麻黄、桑白皮、罂粟壳组成,其组方过于简单,效果单一,只能止咳,缓解支气管炎带来的症状,对于肺气肿却无治疗作用,因此不能真正的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疗效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20份,连翘3-9份,白芷3-10份,赤芍6-12份,川芎3_9份,苍耳子3-10份,防风5-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甘草2_6份,黄芪10-30份,细辛2_6份,白及4-15份,紫花杜 鹃8-16份,白矾3-9份,僵蚕3-10份,桂枝8-16份,党参10-30份,没食子10-20份,牡鼠粪7-15份(优选的,牡鼠粪7.5-14.5份)。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更加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2-18份,连翘4-7份,白芷4-8份,赤芍7_10份,川芎4_6份,苍耳子5-8份,防风6-8份,蒲公英12-20份,升麻4_5份,甘草3_5份,黄芪12-28份,细辛3-5份,白及7-12份,紫花杜鹃10-15份,白矾4_8份,僵蚕4_9份,桂枝10-14份,党参15-25份,没食子12-18份,牡鼠粪10-14份。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最佳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5份,连翘6份,白芷6份,赤芍8份,川芎5份,苍耳子6份,防风7份,蒲公英15份,升麻4.5份,甘草4份,黄芪15份,细辛4份,白及11份,紫花杜鹃12份,白矾5份,僵蚕5份,桂枝12份,党参20份,没食子15份,牡鼠粪12份。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①取细辛、明矾、僵蚕和没食子粉碎,过60-12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炒苍耳子、炒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白及、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和牡鼠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5-1.5倍,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 ;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细辛和白矾、僵蚕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①过60-120目筛(优选80-100目筛,更加优选90目筛)。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静置20-30小时(优选22-28小时,更加优选26小时)。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⑤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5-1.5倍(优选0.8-1.2倍,更加优选1.0倍)。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⑤静置20-30小时(优选22-26小时,更加优选24小时),滤过。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每日两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取12g,用开水冲服。
该中药颗粒剂对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效果显著,不仅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还能够根治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之症,对于久病而致精神萎靡,神情疲乏者有良好的调治作用。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金银花: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的功效,用于邪热壅阻,胃气不和,发热烦躁。连翘: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高热烦渴。白芷:味辛,性温。为解表,祛风药。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疼,鼻塞,鼻渊。赤芍:味酸、苦,性凉。有散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腹痛,胁痛,肠风下血,目赤,痈肿。川芎:味辛,性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血瘀气滞痛症,头疼之症。苍耳子:味甘,性温,有小毒。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的功效,用于鼻渊,风寒头痛。防风:味辛,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疼,咽喉肿痛。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之症。黄芪:味甘,性微温。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血虚萎黄,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细辛:味辛,性温。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渊,痰饮喘咳。白及:味苦,性微寒。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紫花杜鹃:为杜鹃花科植物,主产广东高要、封开等县。又名:紫花杜鹃、假吊钟(广东),土牡丹花(广西),玛丽杜鹃,有止咳,祛痰的功效,用于气管炎。白矾:味酸,性寒。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祛除风痰,用于湿疹,鼻衄。僵蚕:味咸,性平。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桂枝:味辛、甘,性温。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平冲降气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水肿,痰饮。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虚喘咳嗽。没食子:又名墨石子、无食子,为没食子蜂科瘿蜂属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栎属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味苦,性温。有涩肠、固精、敛肺、止血止痛的功效,用于久泻久痢,盗汗,咳嗽,咯血,便血。牡鼠粪:又名鼠矢、两头尖、雄鼠粪,为鼠科鼠属动物雄性褐家鼠、黄胸鼠等得干燥粪便。味苦、咸,性寒。有清热通瘀、导浊行滞的功效,用于伤寒劳复发热,腹痛,乳痈,疔肿。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基于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原理。选用的药材均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属于标本兼治的组方。对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有极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1
金银花10克,连翘3克,白芷3克,赤芍6克,川芎3克,苍耳子3克,防风5克,蒲公英10克,升麻3克,甘草2克,黄芪10克,细辛2克,白及4克,紫花杜鹃8克,白矾3克,僵蚕3克,桂枝8克,党参10克,没食子10克,牡鼠粪7克。①取细辛、明矾、僵蚕和没食子粉碎,过6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炒苍耳子、炒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白及、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和牡鼠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0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5倍,静置2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 ;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细辛和白矾、僵蚕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实施例2
金银花12克,连翘4克,白芷4克,赤芍7克,川芎4克,苍耳子5克,防风6克,蒲公英12克,升麻4克,甘草3克,黄芪12克,细辛3克,白及7克,紫花杜鹃10克,白矾4克,僵蚕4克,桂枝10克,党参15克,没食子12克,牡鼠粪10克。
①取细辛、明矾、僵蚕和没食子粉碎,过8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炒苍耳子、炒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白及、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和牡鼠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2倍,静置2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细辛和白矾、僵蚕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实施例3
金银花18克,连翘7克,白芷8克,赤芍10克,川芎6克,苍耳子8克,防风8克,蒲公英20克,升麻5克,甘草5克,黄芪28克,细辛5克,白及12克,紫花杜鹃15克,白矾8克,僵蚕9克,桂枝14克,党参25克,没食子18克,牡鼠粪14克。①取细辛、明矾、僵蚕和没食子粉碎,过10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炒苍耳子、炒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白及、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和牡鼠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1.2倍,静置26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细辛和白矾、僵蚕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实施例4
金银花20克,连翘9克,白芷10克,赤芍12克,川芎9克,苍耳子10克,防风10克,蒲公英30克,升麻6克,甘草6克,黄芪30克,细辛6克,白及15克,紫花杜鹃16克,白矾9克,僵蚕10克,桂枝16克,党参30克,没食子20克,牡鼠粪15克。①取细辛、明矾、僵蚕和没食子粉碎,过12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炒苍耳子、炒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白及、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和牡鼠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30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1.5倍,静置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 ;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细辛和白矾、僵蚕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实施例5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金银花15克,连翘6克,白芷6克,赤芍8克,川芎5克,苍耳子6克,防风7克,蒲公英15克,升麻4.5克,甘草4克,黄芪15克,细辛4克,白及11克,紫花杜鹃12克,白矾5克,僵蚕5克,桂枝12克,党参20克,没食子15克,牡鼠粪12克。①取细辛、明矾、僵蚕和没食子粉碎,过9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炒苍耳子、炒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白及、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和牡鼠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6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1.0倍,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细辛和白矾、僵蚕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每日两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取12g,用开水冲服。典型病例一
刘XX,女,56岁,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症状:气喘,咳嗽,痰不多带点褐色,左胸疼痛,疲乏,食欲减退,体重明显下降,经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轻度肺气肿,曾服用消炎类西药,服用后有所缓解,但停药后仍然如此。病龄:2年。来诊时间:2011年4月17日;使用本发明中药药剂,每日两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取12g,用开水冲服。使用5天,气喘症状减轻;使用15天,左胸疼痛,气喘症状基本消失,咳嗽症状有明显缓解;使用I个月,食欲增加,体重有所恢复,除晨起偶尔有咳嗽症状外,其他不适症状消失;继续使用半个月,慢性支气管炎治愈,肺气肿消失,病愈,停药至今无复发。典型病例二
袁XX,男,52岁,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症状: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轻度肺气肿多年,有吸烟史,常反复咳嗽,咳痰,容易疲乏,运动或天气转凉后症状加重,患者常上腹胀满,无食欲,体重明显下降。病龄:5年。来诊时间:2011年7月13日;使用本发明中药药剂,每日两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取12g,用开水冲服。使用5天,上腹胀满症状消失,咳痰减少;使用10天,咳嗽次数明显减少,疲乏症状消失;使用I个月,咳痰症状完全消失,咳嗽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增加;使用2个月,各项不良症状均消失,体重也有所增加,病愈;后又使用本发明中药药剂巩固10天,停药至今无复发。典型病例三
王XX,女,49岁,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症状:患者近几年每到秋冬季都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且每日伴有咳嗽,咳痰,运动后症状加重,并伴有气喘。经医院检查发现患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后确诊为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气肿,曾多方求医用药效果均不理想。病龄:4年。来诊时间:2011年11月23日;使用本发明中药药剂,每日两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取12g,用开水冲服。使用5天,胸闷症状减轻;使用10天,痰多症状有明显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基本消失; 使用I个月,痰多、气喘症状完全消失,咳嗽症状基本消失;使用I个半月,各项不良症状完全好转,病愈;后又使用本发明药剂巩固7天,停药至今无复发,使用本发明药剂期间无任何副作用出现。实验例
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的效果,我们抽取了 300名患者进行了药物的实验,平均分为三组,每组100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服用实施例5所得中药颗粒齐U,对照组服用其它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与西药药品。入选标准:经确诊为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病龄2-5年,有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症状一项或多项。使用方法为:本发明中药颗粒剂,每日两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取12g,用开水冲服。疗效情况判定标准(以服用2个月的数据进行对比):1、治愈。服用药物2个月,不适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服用药物2个月,不适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3、无效。服用药物2个月,不适症状无变化。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精确的统计和数理分析。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20份,连翘3-9份,白芷3-10份,赤芍6-12份,川芎3_9份,苍耳子3-10份,防风5-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甘草2_6份,黄芪10-30份,细辛2_6份,白及4-15份,紫花杜鹃8-16份,白矾3-9份,僵蚕3-10份,桂枝8-16份,党参10-30份,没食子10-20份,牡鼠粪7-15份。
2.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2-18份,连翘4-7份,白芷4-8份,赤芍7_10份,川芎4_6份,苍耳子5-8份,防风6-8份,蒲公英12-20份,升麻4_5份,甘草3_5份,黄芪12-28份,细辛3_5份,白及7-12份,紫花杜鹃10-15份,白矾4-8份,僵蚕4_9份,桂枝10-14份,党参15-25份,没食子12-18份,牡鼠粪10-14份。
3.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5份,连翘6份,白芷6份,赤芍8份,川芎5份,苍耳子6份,防风7份,蒲公英15份,升麻4.5份,甘草4份,黄芪15份,细辛4份,白及11份,紫花杜鹃12份,白矾5份,僵蚕5份,桂枝12份,党参20份,没食子15份,牡鼠粪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①取细辛、明矾、僵蚕和没食子粉碎,过60-120目筛;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炒苍耳子、炒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白及、紫花杜鹃、桂枝、党参和牡鼠粪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0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0-30小时 ,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放冷; ⑤将步骤④所得滤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5-1.5倍,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 ; ⑥向步骤⑤所得滤液中加入细辛和白矾、僵蚕和没食子粉末,还加入适量淀粉,干燥,制成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过60-120目筛(优选80-100目筛,更加优选90目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静置20-30小时(优选22-28小时,更加优选2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0.5-1.5倍(优选0.8-1.2倍,更加优选1.0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静置20-30小时(优选22-26小时,更加优选24小时),滤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中药颗粒剂,主要由金银花,连翘,白芷,赤芍,川芎,苍耳子,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黄芪,细辛,白及,紫花杜鹃,明矾,僵蚕,桂枝,党参,没食子,牡鼠粪组成,具有化痰,止咳,疏解胸闷的功效,对由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引起的各项不适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24GK103142857SQ20131009352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浩成 申请人: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