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为上皮损伤、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及渗出增加为特征的疾病。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对哮喘病的治疗已经由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向对气道炎症的治疗,以激素吸入治疗为主,虽然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可在数分钟内缓解喘息症状的特点。但是,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可造成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等不良后果。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小儿哮喘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 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全叶青兰、冰草、麻黄、大肺筋草、响铃草、黄精、桔梗、五味子、百灵草、水蔓青、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全叶青兰20-40份、冰草20-30份、麻黄20-30份、大肺筋草15-30份、响铃草15-25份、黄精10-20份、桔梗10-20份、五味子10-20份、百灵草8-15份、水蔓青8-15份、甘草8-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全叶青兰30份、冰草25份、麻黄25份、大肺筋草20份、响铃草20份、黄精15份、桔梗15份、五味子15份、百灵草10份、水蔓青10份、甘草10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全叶青兰:苦、辛。祛痰,止咳,平喘。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冰草:甘、微苦、寒。清热利湿,止咳,平喘。临床用于淋病,赤白带下,哮喘,咳痰带血等症。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表实证。大肺筋草:辛、甘、温。归肺、肝经。祛风发表,化痰止咳,活血调经。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月经不调,痛经,疮肿,跌打损伤等症。响铃草:苦微酸;平寒。肺经。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滋阴润肺,补脾益气。用于阴虚肺燥,脾胃虚弱,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桔梗:苦、辛、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等。五味子:酸、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百灵草:甘、微苦、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伤,骨折等症。水蔓青:苦、寒。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肺脓疡,皮肤湿疹,风疹瘙痒等症。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小儿哮喘属中医学哮喘、痰饮范畴,由于外邪引发哮喘,痰浊壅阻气道,气道阻滞。本发明中全叶青兰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为君药,冰草清热利湿、止咳、平喘、麻黄宣肺平喘、大肺筋草化痰止咳、为臣药,响铃草滋肾养肝,黄精滋阴润肺,桔梗宣肺祛痰,五味子益气生津,百灵草平喘,水蔓青止咳平喘,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共奏益气养阴,宣肺平喘的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小儿哮喘具有独特的疗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6年至2010年临床观察小儿哮喘43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3例患者中,年龄1-10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4年,平均年龄6.3岁。2、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I)发作前常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夜间突然发作,发作时喉间哮鸣,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庭过敏史;4)心肺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心率增快;5)支气管哮喘,血细胞总数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伴肺部感染,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3、治疗方法3.1处方:全叶青兰30g、冰草25g、麻黄25g、大肺筋草20g、响铃草20g、黄精15g、桔梗15g、五味子15g、百灵草10g、水蔓青10g、甘草10g。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7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治愈: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完全缓解,肺部哕音消失。显效: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肺部哕音基本消失。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咳嗽、气喘等症状,肺部哕音明显。无效:临床症状及肺部哕音无改善或反而加重。4.2结果:43例患者中, 治愈21例(48.8% ),显效12例(27.9% ),好转8例(18.6% ),无效2例(4.7% ),总有效率为95.3%。
5、典型病例5.1唐某,女,6岁,咳喘加剧I天,体温38°C,咳嗽,痰白质粘稠,喉有痰鸣音,咳喘加剧,曾用抗生素治疗,发热减,喉有哮鸣音,呼吸困难,咯痰不爽,不能平卧,纳差,面色晦暗,肢冷,声低气怯,语出不成序。舌暗红,苔腻脉细数。诊断为小儿哮喘。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5.2马某,女,4岁,就诊时胸闷气急,咳嗽,痰多色黄,质浓,不易咳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听诊肺部呼气相哮鸣音明显。诊断为小儿哮喘。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肺部无哮鸣音,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5.3刘某,女,5岁,因感风寒,哮喘发作,咳嗽喘息,喉间痰鸣,咳痰稠黄,身热面赤,口干咽红,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数有力。诊断为小儿哮喘发作。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哮喘症状消除,两肺无哮鸣音,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全叶青兰20g、冰草20g、麻黄20g、大肺筋草15g、响铃草15g、黄精10g、桔梗15g、五味子10g、百灵草8g、水蔓青8g、甘草8g制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全叶青兰30g、冰草25g、麻黄25g、大肺筋草20g、响铃草20g、黄精15g、桔梗15g、五味子15g、百灵草10g、水蔓青10g、甘草IO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全叶青兰40g、冰草30g、麻黄30g、大肺筋草30g、响铃草25g、黄精20g、桔梗15g、五味子20g、百灵草15g、水蔓青15g、甘草15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全叶青兰20-40份、冰草20-30份、麻黄20-30份、大肺筋草15-30份、响铃草15-25份、黄精10-20份、桔梗10-20份、五味子10-20份、百灵草8_15份、水蔓青8_15份、甘草8_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全叶青兰30份、冰草25份、麻黄25份、大肺筋草20份、响铃草20份、黄精15份、桔梗15份、五味子15份、百灵 草10份、水蔓青10份、甘草1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全叶青兰、冰草、麻黄、大肺筋草、响铃草、黄精、桔梗、五味子、百灵草、水蔓青、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小儿哮喘。
文档编号A61K36/8969GK103169885SQ2013100961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王红, 刘风荣, 吕世安, 李建萍 申请人: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