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尤其是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
背景技术: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意外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都进入到平常百姓家,烧伤,烫伤,化学药品灼伤,电击伤等各种烧伤性疾病与日俱增,所以烧伤已成了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的外伤型疾病之一,如不及时的使用外用药,可导致局部皮肤肿胀疼痛,腐烂化脓,形成溃疡,淤血凝滞,热毒内陷,损伤阴津,严重的还可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紊乱,以致伤残或者危及生命。当前医学界治疗烧伤轻者包扎,重者多采用手术、植皮、整形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治愈时间长,使病人遭受长时间的痛苦和折磨,且没有排除内毒,热毒还存在体内的毛细血管内,甚至有一些包扎的创面因为无法排毒导致伤口加深,愈后大部分会留瘢痕疙瘩及其它后遗症。并且还要付出昂贵的医药费用。现在虽然有很多治疗烧伤的药物,抗菌效果尚好,但仍有使创面加深的副作用,此类缺陷还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治疗烧伤的不足,而给烧伤患者提供一种快速止痛、消炎、无副作用,且治疗时间短、药费便宜,愈后不留瘢痕疙瘩及其它后遗症的中药散剂和膏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依据祖国医学对烧伤及其并发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贝U,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医 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从医药宝库中筛选出适用中草药物,精心配制而成。本发明中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备而成:黄连8 18、大黄8 18、穿心莲8 18、白6 16、煅石膏6 16、四季青7 17、木鳘子6 16、乳香5 15、虎杖7 17、冰片5 15。该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黄连、大黄、穿心莲、白芷、煅石膏、四季青、木鳖子、乳香、虎杖、冰片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干燥粉碎,然后过100目和120目两次筛选,使其成为粉状,即为该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该散剂的功效:燥湿、消肿止痛、拔毒、生肌。适应创面: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药品灼伤等脱皮及感染创面,能使疮面很快消炎干燥。本发明中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是在上述散剂药物配比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按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香油500 800、黄蜡140 170。该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内加入所述重量份的香油和黄蜡,加热至沸腾,把上述散剂除冰片外,混合干燥粉碎,倒入容器继续加热,滚至7 10分钟,离火冷却,待温度降至50 60度时,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为该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收瓶备用。该膏剂功效:燥湿、消肿止痛、拔毒、生肌。适应各种烧伤未脱皮者,有水泡者需剪口引流,不必去皮,以及烧伤后期开始脱痂的疮面适宜外敷。且愈后不留瘢痕疙瘩。本发明各种药物原料的药理药性:黄连清热燥湿,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力优于青霉素,且燥湿性能强,能较快抑制渗出液,缓解烧伤后的热痛感觉 ’大黄凉血解毒,逐淤通经,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浓杆菌和多数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创面液体外渗;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适宜于皮肤化脓性等感染性疾病;白芷能消肿排脓、燥湿,尤其易用于烧伤感染,化脓、红肿、溃疡创面,有解热、消肿、排脓、抑制创面感染的作用;木鳖子解毒消肿散结,参与烧伤药膏中,主要发挥其消肿散结作用,能有效排除烧伤治愈创面易产生关节挛缩、畸形、增生疤痕疙瘩与皮肤瘙痒的后遗症;虎杖微寒,散瘀定痛,主要含黄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酚,虎杖疳、大黄酸,有广泛的抑菌作用,参与烧伤膏中能起活血化瘀作用,不使创面周围皮肤组织出现硬结现象,易于创面愈合;煅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其主要成分为脱水硫酸钙,可抑制体温,调解神经中枢,减轻骨骼肌的兴奋性,减少血管通透性,故有解热、镇疼、消炎等作用,参与药膏中外用,能减少粘膜的分泌而起收敛生肌的作用,促进新鲜肌肉生长;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性寒凉,参与药膏中,涂于烧伤创面,使热痛的创面顿感凉爽,大大减轻疼痛及因创面疼痛而带来的烦躁不安;香油配制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效。药效分析:黄连、大黄、穿心莲为君药,均为寒性,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药品灼伤等症均为热力烧伤,红、肿、热、痛为烧伤的主要症状,尤其是重度大面积烧伤,如果不采取正确的理疗方法和敷用行之有效的中药药品,清热、拔毒、燥湿会加深创面深度,造成感染化脓,形成溃疡,甚至转为败血症,预期后果不堪设想。这三种药物配合使用,加强清热拔毒力度,控制创面不向坏处发展,截断转为败血症之路,为后续有效治疗打下基础;四季青、虎杖为臣药、四季青能有效抑制创面渗出液,使创面在2 3天内达到逐步干燥,保持体内阴津不流失;虎杖有广泛的抑菌作用,烧伤前期易被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后期易被绿脓杆菌和真菌感染,运用虎杖可有效抑制这两种细菌的滋生;白芷、木鳖子,煅石膏为佐药,在前面君、臣中药稳定烧伤创面大局避免向不良方面发展后,充分发挥三味佐药功效,消肿,散结,敛疮,活血化淤,解毒生肌,促使新生肌肉组织及新生皮肤的快速生长,使创面在较短时间内治愈;乳香、冰片为使药,主要功效为散结止痛,协同创面减少痛疼感觉,消除身心烦躁不安,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情。 临床治疗情况
诊断标准:烧伤的诊断标准即轻、中、重、特重烧伤程度的分类标准,将烧伤分为四类:I)总面积在10%以下的1、2度烧伤为轻度烧伤;2)总面积在11% 30%或3度面积在10%以下的为中度烧伤;3)总面积在30% 50%之间,或3度烧伤面积在10% 20%之间的为重度烧伤;4)总面积在51%以上的或3度烧伤面积在21%以上的为特重度烧伤。病例选择:根据不同的烧伤程度,面积大小选择病例。申请人利用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散剂,统计收治1、2度烧伤患者100例,其中有2例酸碱性化学药品灼伤患者;另统计收治3度烧伤患者100例。治疗方法:本发明为外敷纯中药散剂和膏剂,常规清创消毒后,针对不同的烧伤程度,将散剂和膏剂均匀的涂抹于创面上,即直接把药敷于患处,每天I 2次,三天为一疗程,一般2 4疗程治愈,对于重(3)度烧伤患者,可适当增加疗程。
治疗标准:即治疗后患者达到的满意程度。本发明的疗效治愈标准是:创面恢复自然肤色和自然生理功能,关节部位不挛缩,不畸形,不留疤痕疙瘩、皮肤瘙痒等后遗症。使患者能重新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治疗效果:自1998年申请人在河南省漯河市创建“中医皮肤烧伤科”以来,运用本发明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治愈I度、2度烧伤患者统计100例,20天治愈的有98例,治愈率为98%,有2例酸碱性化学药品灼伤的20天未能治愈,无效为2%。收治的重(3)度烧伤患者统计100例,一个月左右治愈95例,治愈率为95%,且不留疤痕疙瘩,效果不佳者为
5% ο典型病例
王XX,女,41岁,漯河市翟庄乡翟庄村人,1993年12月一天晚上在化肥厂热水沟捞取浮油时,一条腿掉进热水沟内,这条腿全部中2度间3度烧伤,曾经休克过去,在申请人所在烧伤科治疗,每天外敷中药膏剂一次,21天治愈,愈后不留一点烧伤痕迹。闻XX,男,43岁,漯河市黑龙潭乡大闻村人,1994年8月,患者两小腿及脚面被开水重2度烫伤,在当地治疗十多天,感染化脓后,来申请人所在烧伤科治疗,每天外敷中药膏剂一次,18天治愈,愈后皮肤肤色完全还原。刘XX,男,18岁,漯河市召陵镇刘庄人,1995年2月一天推大闸刀时,电线短路,电火烧伤面部、胸部及两手,在申请人所在烧伤科治疗,每天外敷中药膏剂一次,一星期后肤色恢复正常,看不到一点烧伤痕迹。万XX,女,42岁,翟庄乡翟庄村,1997年4月漯河市第一造纸厂卸白石灰时,由于白石灰在运输途中,遭遇下雨天气,将干石灰淋湿产生热气,将右腿烧伤,且有化学毒气成份,创面发紫黑,申请人每天对其进行消毒后,外敷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一次,十多天治愈,没留下一点痕迹。
`
白XX,男,36岁,召陵镇白庄村,1997年8月一天早晨4点多钟,开小拖往漯河六中送砖,由于天黑,看不见校方施工挖的土沟,当小拖过土沟时,车头被车厢拉起,水箱中的热水朝面部、前胸腹部浇下,造成大面积烫伤。程度为重2度,面积达到40%,下腹部及两大腿多处起大水泡,疼痛得浑身发抖,当即赶到申请人所在中医烧伤专科,经过清创消毒,有皮处敷上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无皮处敷上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后,每天一次,治疗三个星期,当结痂脱落,改敷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一个多月完全治愈,不留一点烧伤痕迹,照常开车拉货跑运输生意。杨XX,男,40岁,漯河市老沃镇木杨村人,2001年在深圳一家酒精厂打工,不慎酒精起火,全身大面积烧伤,在深圳及漯河两地市级医院烧伤科治疗3个月,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治越重,以致四肢不能活动,身体骨瘦如柴,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转到申请人所在烧伤科治疗,每天用散剂和膏剂一次,用药30天,一个月便痊愈出院,愈后没有留下后遗症。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该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的制配方法:
将黄连8克、大黄8克、穿心莲8克、四季青7克、虎杖7克、乳香5克、白芷6克、煅石膏6克、木鳖子7克、冰片5克混合干燥粉碎,然后过100目和120目两次筛子,使其成为粉状,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
在容器内加入香油500克,黄蜡140克,加热至沸腾,把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原料药中的冰片去掉,混合干燥粉碎,过100目、120目筛子后,倒入容器继续加热,滚至7分钟,离火冷却,待温度降至50度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实施例2
该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的制配方法:
将黄连18克、大黄18克、穿心莲18克,白芷16克、四季青17克、煅石膏16克、虎杖17克、木鳖子16克、乳香15克、冰片15克混合干燥粉碎,然后过100目筛子,再过120目筛子,使其成为粉状,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将散剂原料药中冰片去掉,混合干燥粉碎,过100目、120目筛子后待用,在容器内加入香油800克,黄蜡170克,加热至沸腾,倒入细药粉,滚至10分钟,离火冷却,待温度降至60度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实施例3
该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的制配方法:
将黄连15克、大黄15克、穿心莲15克、白芷13克、四季青15、虎杖15克、煅石膏13克、木鳖子13克、乳香12克、冰片12克混合干燥粉碎,然后过100目筛子和120目筛子两次,使其成为粉状,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将散剂原料药中冰片去掉,混合干燥粉碎,过100目、120目筛子后待用,在容器内加入香油600克,黄蜡150克,加热至沸腾,倒入细药粉,滚至9分钟,离火冷却,待温度降至55度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实施例4
该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的制配方法:
将黄连10克、大黄10克、穿心莲10克、白芷10克、四季青10、虎杖10克、煅石膏8克、木鳖子8克、乳香8克、冰片8克混合干燥粉碎,然后过100目筛子和120目筛子两次,使其成为粉状,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将以上原料药中冰片去掉,混合干燥粉碎,过100目、120目筛子后待用,在容器内加入香油560克,黄蜡160克,加热至沸腾,倒入细药粉,滚至8分钟,离火冷却,待温度降至53度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实施例5
该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的制配方法:
将黄连16克、大黄16克、穿心莲16克、四季青14克、虎杖14克、白芷13克、木鳖子14克、煅石膏13克、乳香10克、冰片10克混合干燥粉碎,然后过100目筛子和120目筛子两次,使其成为粉状,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将以上原料药中冰片去掉,混合干燥粉碎,过100目、120目筛子后待用,在容器内加入香油700克,黄蜡165克,加热至沸腾,倒入细药粉,滚至9分钟,离火冷却,待温度降至57度时,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为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的配比制备而成黄连8 18、大黄8 18、穿心莲8 18、白]1£ 6 16、煅石膏6 16、四季青7 17、木鳖子6 16、乳香5 15、虎杖7 17、冰片5 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黄连、大黄、穿心莲、白芷、煅石膏、四季青、木鳖子、乳香、虎杖、冰片按所述重量份先混合干燥粉碎,然后过100目和120目两次筛子,使其成为粉状,即为该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
3.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是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散剂配比增加如下按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香油500 800、黄蜡140 1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内加入所述重量份的香油和黄蜡,加热至沸腾,把所述除冰片外混合干燥粉碎的散剂,倒入容器滚至7 10分钟,离火冷却,待温度降至50 60度时,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为该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散剂和膏剂,散剂是由按重量份的黄连8~18、大黄8~18、穿心莲8~18、白芷6~16、煅石膏6~16、四季青7~17、木鳖子6~16、乳香5~15、虎杖7~17、冰片5~15配制而成;将原料混合干燥粉碎,过100目和120目筛选即成散剂。膏剂是在散剂上增加按重量份的香油500~800、黄蜡140~170制成;在容器内加入香油和黄蜡加热至沸腾,把粉碎的散剂除冰片外倒入容器,滚至7~10分钟,离火冷却降至50~60度,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成膏剂。该药剂燥湿、消肿止痛、拔毒、生肌。散剂适应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药品灼伤等脱皮及感染创面,膏剂适应未脱皮者及烧伤后期开始脱痂的疮面,均外敷,且愈后不留瘢痕疙瘩。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3251727SQ2013101472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
发明者卢丙丽 申请人:康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