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576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理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用医药制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利用现代药物导入技术物理治疗所用的辅助治疗制剂。
背景技术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有些慢性疼痛本身还是一种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疼痛也是患者临床就诊率最高的主诉,可以说疼痛存在于每一种疾病。现代疼痛学研究认为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因为疼痛不仅使人体和精神遭受痛苦,并可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在生理、心理各方面调节失常,免疫力低下,工作生活能力降低,甚至失去生存信心。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有人还会由于长期疼痛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产生心理疾病。很多疼痛病人由于不及时治疗,使局部长期的普遍疼痛转化为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症或中枢性疼痛,成为难治的疼痛性疾病。所以,应该及时止痛。有效的止痛治疗,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疼痛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内服止痛剂来治疗,但是有些疼痛吃止痛药反而会掩盖了真实病情。很多疼痛,特别是内脏器官的疼痛,患者很难辨别出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如果盲目过早地服用止痛片,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由于服用止痛药后掩盖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利于医生观察病情和判断患病部位,不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另外,服用止痛药后让病人暂时感觉不痛了,可实际上疾病可能在进一步恶化,如宫外孕发生大出血、阑尾炎继发坏死和穿孔,这种暂时的止痛会掩盖真实的病情,会使病症发展加重,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滥用止痛药还会导致以下恶果:
1、损害肾。止痛药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这是由于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致。以消炎痛较多见。2、诱发胃溃疡。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刺激胃粘膜,引起严重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3、出血倾向。水杨酸、阿斯匹林等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的形成,使凝血酶原在血中含量下降,还能影响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使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受影响,引起出血倾向。4、导致白细胞减少。安乃近、保泰松、消炎痛可抑制骨髓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甚至导致粒细胞缺乏症。5、肝损害。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可引起肝损害而出现肝大、肝区不适。转氨酶升闻等症状。6、过敏反应。安乃近、扑热息敏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药物热或加重哮喘。7、使用消炎痛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等。8、掩盖症状。止痛药应用后可掩盖病情,贻误诊断,耽误治疗时机。
9、止痛片服用时间长了,会导致上瘾的现象,如果不吃,就难以忍受痛苦,跟吗啡一样,会上瘾的。所以吃止痛片要考虑清楚,而且不可以长期服用。目前我国各医院普遍设立疼痛专科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配合药物、超激光照射等物理手段治疗疼痛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其中在物理辐照或药物导入治疗中采用的透皮吸收药物辅助治疗也已经成为常规手段,但是这些透皮吸收剂普遍问题是疗效不够确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理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具体地说,一种理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其是采用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
羌活8-12、独活8-12、红花8-12、三七8-12、花椒4-6、冰片4-6、牛膝8-12、白芷8-12、川乌4-6、草乌4-6、木瓜4-6、桑枝13-18、丝瓜络8-12、威灵仙8-12、防风8-12、赤芍8-12、伸筋草8-12、豨莶草8-12。本发明优先推荐的一种理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其特征是采用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
羌活10、独活10、红花10、三七10、花椒5、冰片5、牛膝10、白芷10、川乌5、草乌5、木瓜6、桑枝15、丝瓜络10、威灵仙10、防风10、赤芍10、伸筋草10、豨莶草10
O上述原料除冰片外清洗晾干,与冰片混合后用75%酒精浸泡30天以上,取浸泡液即可。本发明可以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各种软组织损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将本品涂抹患处后用红外线照射或将本品用离子导入法导入患处。本发明各主要组分功效如下: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独活:祛风湿,止脾痛,解表,治风湿痹痛之主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痹渊,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草乌:祛风湿,散寒止痛。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祛湿痹,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丝瓜络:通筋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豨莶草:去风湿,利关节,解毒,降血压。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伸筋草:祛 风湿,舒筋活络。
本发明采用牛膝治疗下肢痛;白芷治疗上肢痛;防风、豨莶草治疗酸痛,赤芍治疗刺痛;同时采用木瓜使得药效行走下肢,桑枝行走上肢,再配以通筋活络、清热解毒、祛风湿的药物,全方对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配方1:
羌活8、独活12、红花8、三七12、花椒4、冰片6、牛膝8、白芷12、川乌4、草乌6、木瓜4、桑枝18、丝瓜络8、威灵仙12、防风8、赤芍12、伸筋草8、豨莶草12。配方2:
羌活12、独活8、红花12、三七8、花椒6、冰片4、牛膝12、白芷8、川乌6、草乌4、木瓜6、桑枝13、丝瓜络12、威灵仙8、防风12、赤芍8、伸筋草12、豨莶草8。配方3:
羌活10、独活10、红花10、三七10、花椒5、冰片5、牛膝10、白芷10、川乌5、草乌
5、木瓜6、桑枝15、丝瓜 络10、威灵仙10、防风10、赤芍10、伸筋草10、豨莶草10
O制备方法:上述原料均以克计量,除冰片外清洗晾干,与冰片混合后用75%酒精浸泡30天以上,取浸泡液即可。本发明制剂采用涂抹患处后用离子导入或红外线照射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软组织损伤;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急慢性疼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I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8例,男性131例,女性197例;年龄36 78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腰椎骨质增生24例,肩周炎46例,颈椎病67例,膝关节炎29例,肘关节炎27例,扭挫伤28例,肌腱及肌纤维织炎21例,髋部疼痛15例,坐骨神经痛2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4人。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制剂(羌活10、独活10、红花10、三七10、花椒5、冰片5、牛膝10、白芷10、川乌5、草乌5、木瓜6、桑枝15、丝瓜络10、威灵仙10、防风10、赤芍10、伸筋草10、豨莶草10,上述原料均以克计量,除冰片外清洗晾干,与冰片清洗混合后用75%酒精浸泡30天以上,取浸泡液即可)涂抹患处后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重庆硅酸盐研究所制造)照射,对照组只采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两组治疗周期,照射时间均严格一致。涂药及照射部位:涂抹及照射疼痛部位之痛点及相应的神经和神经节,同时按照中医经络理论照射相关穴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以腰肌部疼痛为主者,涂抹及照射病变及相临间隙、椎旁压痛点、臀上皮神经、骶骼关节及骼腰韧带附着点等压痛处;而以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者,除行相应椎旁腰神经涂抹及照射外,根据疼痛部位,选择同侧沿坐骨神经走行的下肢屈侧肌群处软组织压痛点,选择性或各点交替涂抹及照射。每次照射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组每次照射,保持涂抹本发明制剂3次以上。2、结果2.1评价标准:采用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及疗效进行评价,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分值。无痛时VAS值为0,最痛时VAS值为10,I 9表示相对应的疼痛程度。记录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睡眠、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生活兴趣)评分,无影响为0,严重影响为10。如表1:
表1:VAS疼痛评分标准(O分-10分):
权利要求
1.一种理治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其特征是采用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 羌活8-12、独活8-12、红花8-12、三七8-12、花椒4-6、冰片4-6、牛膝8-12、白芷8-12、川乌4-6、草乌4-6、木瓜4-6、桑枝13-18、丝瓜络8-12、威灵仙8-12、防风8-12、赤芍8-12、伸筋草8-12\豨莶草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治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其特征是采用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 羌活10、独活10、红花10、三七10、花椒5、冰片5、牛膝10、白芷10、川乌5、草乌5、木瓜6、桑枝15、丝瓜络10、威灵仙10、防风10、赤芍10、伸筋草10、豨莶草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理治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其特征是原料清洗混合后用75%酒精浸泡30天以上,用药物离子导入患处或涂抹患处后用红外线照射 。
全文摘要
一种理治疗透皮吸收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伤痛酊剂,其是采用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羌活 8-12、独活 8-12、红花 8-12 、三七8-12、花椒4-6、冰片4-6 、牛膝 8-12、 白芷8-12、川乌 4-6、草乌 4-6、木瓜 4-6 、桑枝 13-18、丝瓜络8-12 、威灵仙 8-12、防风 8-12 、赤芍 8-12、伸筋草8-12\豨莶草8-12。上述原料清洗混合后用75%酒精浸泡30天以上,取浸泡液即可。本发明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软组织损伤;急慢性疼痛,用药物离子导入患处或涂抹患处后用红外线照射。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230462SQ20131017497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3日
发明者王俊生, 戴静宜 申请人:戴静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