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6~12份,瓜蒌6~10份,麦冬6~10份,桑椹6~10份,冬葵子8~15份,白英5~8份,白背叶6~10份,茯苓、砂仁各5~10份,甘草各6~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适量的玄参、麦冬、桑椹、瓜蒌和冬葵子,能够刺激结肠运动,配合白英,白背叶,茯苓、砂仁、甘草调理体质过旺,清热解毒,从根本上解决小儿便秘的病灶,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便秘是指持续2周或2周以上的排便困难,正常人群小儿便秘的发生率为0.3%?28%。一般认为便秘的定义应包含以下4方面内容:(I)排便次数少于3次/周,严重者可2—4周排便I次;⑵排便时间延长,严重者每次排便时间可长达30min以上;(3)大便性状发生改变,粪便干结;(4)排便困难或费力,有排便不尽感。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儿童功能性便秘(FC)是儿童期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3%?5%,占儿童消化道门诊的25%。FC对人体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可以影响胃肠功能,还可以影响到儿童的记忆力和智力发育,重者还可导致遗尿,便失禁等。
[0003]由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长,水份被充分吸收后变得干硬,排出困难。严重时可由于粪块压迫肠壁,肠壁坏死,出现粪性溃疡,甚至可出现肠穿孔、全腹膜炎等并发症。
[0004]现有的治疗小儿便秘,常用泻剂,然而小儿体质较成人弱,泻剂会造成小儿脱水,损伤脾胃,并增大患机械性肠梗阻腹膜炎、肠穿孔的机率,长期使用,对小儿的健康带来的副作用明显。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
[000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6?12份,麦冬6?10份,桑椹6?10份,瓜萎6?10份,冬葵子8?15份,白英5?8份,白背叶6?10份,茯苓、砂仁各5?10份,甘草各6?10份。
[0007]制备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配方的重量比为:玄参8?12份,瓜萎8?10份,麦冬6?10份,桑椹6?10份,冬葵子10?15份,白英5?7份,白背叶8?10份,茯苓、砂仁各8?10份,甘草各8?10份。
[0008]制备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配方的重量比为:所述玄参10份、麦冬7份,桑椹9份,瓜萎8份、冬葵子12份。
[000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0010]( I)称重: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相应原料组分备用;
[0011](2)煎煮:将所称重的原料混合,按照与水的重量比为1: 4?6,煎煮三次,第一次I?1.5小时,第二、三次各0.5?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
[0012](3)制膏:取步骤(2)中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放至室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0013](4)制粒:取步骤(3)中的清膏,加入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混匀,即得。
[0014]医学上认为进食量少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很多小孩不爱吃蔬菜,喜欢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一些缺乏健康知识的家长又不知道引导,这样造成肠胃蠕动缓慢,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在肠道中停滞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便秘。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使大便呈碱性、干燥,次数减少。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钙比人奶多,因而牛乳喂养比母乳喂养发生便秘的机会多,另外小儿体质火气过旺也会引起排便干燥困难等。
[0015]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适量的玄参、麦冬、桑椹、瓜萎和冬葵子,能够刺激结肠运动,配合白英,白背叶,茯苓、砂仁、甘草调理体质过旺,清热解毒,从根本上解决小儿便秘的病灶,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对象为年龄在6个月至3岁之间的幼儿。
[0017]实施例一:
[0018]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6份,麦冬10份,桑椹10份,瓜萎10份,冬葵子15份,白英8份,白背叶10份,茯苓、砂仁各10份,甘草各10份。
[0019]其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0020]( I)称重: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相应原料组分备用;
[0021](2)煎煮:将所称重的原料混合,按照与水的重量比为1: 4,煎煮三次,第一次I小时,第二、三次各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
[0022](3)制膏:取步骤(2)中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放至室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0023](4)制粒:取步骤(3)中的清膏,加入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混匀,即得。
[0024]疗效结果:治疗组78例:治愈(经服药诸症消失,通便正常)67例;好转(经服药诸症缓解)7例;无效(经服药症状无改变)4例。总有效率94.87%,治疗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为19天。
[0025]实施例二:
[0026]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12份,麦冬6份,桑椹6份,瓜萎6份,冬葵子8份,白英5份,白背叶6份,茯苓、砂仁各5份,甘草各6份。
[0027]其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0028]( I)称重: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相应原料组分备用;
[0029](2)煎煮:将所称重的原料混合,按照与水的重量比为1: 6,煎煮三次,第一次I小时,第二、三次各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
[0030](3)制膏:取步骤(2)中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放至室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0031](4)制粒:取步骤(3)中的清膏,加入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混匀,即得。[0032]疗效结果:治疗组109例:治愈(经服药诸症消失,通便正常)98例;好转(经服药诸症缓解)6例;无效(经服药症状无改变)5例。总有效率95.41%,治疗时间最短者5天,最长为26天。
[0033]实施例三:
[0034]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8份,瓜萎8份,麦冬8份,桑椹8份,冬葵子108份,白英7份,白背叶8份,茯苓、砂仁各8份,甘草各8份。
[0035]其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0036]( I)称重: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相应原料组分备用;
[0037](2)煎煮:将所称重的原料混合,按照与水的重量比为1: 5,煎煮三次,第一次I小时,第二、三次各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
[0038](3)制膏:取步骤(2)中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放至室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0039](4)制粒:取步骤(3)中的清膏,加入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混匀,即得。
[0040]疗效结果:治疗组98例:治愈(经服药诸症消失,通便正常)90例;好转(经服药诸症缓解)5例;无效(经服药症状无改变)3例。总有效率96.93%,治疗时间最短者6天,最长为23天。
[0041]实施例四:
[0042]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 药颗粒剂,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10份、麦冬7份,桑椹9份,瓜萎8份、冬葵子12份,白英6份,白背叶9份,茯苓、砂仁各9份,甘草各9份。
[0043]其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0044]( I)称重: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相应原料组分备用;
[0045](2)煎煮:将所称重的原料混合,按照与水的重量比为1: 5,煎煮三次,第一次I小时,第二、三次各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
[0046](3)制膏:取步骤(2)中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放至室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0047](4)制粒:取步骤(3)中的清膏,加入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混匀,即得。
[0048]治疗组98例:治愈(经服药诸症消失,通便正常)92例;好转(经服药诸症缓解)4例;无效(经服药症状无改变)2例。总有效率97.96%,治疗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为20天。
[00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6-12份,瓜萎6-10份,麦冬6-10份,桑椹6-10份,冬葵子8-15份,白英5-8份,白背叶6-10份,茯苓、砂仁各5-10份,甘草各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重量份配比组成:玄参8-12份,瓜萎8-10份,麦冬6-10份,桑椹6-10份,冬葵子1-15份,白英5-7份,白背叶8-10份,茯苓、砂仁各8-10份,甘草各8-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玄参10份、麦冬7份,桑椹9份,瓜萎8份、冬葵子12份。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便秘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1)称重: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相应原料组分备用; (2)煎煮:将所称重的原料混合,按照与水的重量比为1: 4飞,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三次各0.5-0.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 (3)制膏:取步骤(2)中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f 1.2,放至室温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4)制粒:取步骤(3)中的清膏,加入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混匀,即得。
【文档编号】A61P1/10GK103432504SQ201310313573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俞洋, 俞帮和, 莫太平, 张艳, 王芳 申请人:江苏苏南药业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