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32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它包括下述两组药物,其中第1组药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垂盆草、茜草、巴戟天、当归、赤芍、党参、血竭、大枣、板蓝根、葛根、茵陈、升麻、五味子、枸杞子、山豆根、大黄、三七和柴胡;第2组药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丹参、鳖甲、芦根、益母草、九香虫、女贞子、鸡内金、莪术和苦参。将第1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制成中药颗粒剂。第2组药物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各味药组合应用,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乙型肝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乙型肝炎由肝炎病毒引起,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据统计我国每年乙型肝炎新发生病例约15~30万例,给我国医疗卫生带来极大的负担。
[0003]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体征是: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多见,表现为食欲缺乏、厌油、恶心、腹胀、便溏等。多数病人有乏力、肝区不适。常于劳累、情绪改变、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人有低热及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头昏、失眠、多梦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适、腰腿酸软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齿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淤斑。少数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状况下降,可呈肝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晦暗,青灰无华。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质地中等或较硬,有触、叩痛,脾脏可进行性肿大。
[0004]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并发症状较多,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因。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一般进行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治疗。但是,不论是用干扰素治疗,还是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都只能暂时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停药后易复发;且西药毒性大、长期使用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极大影响了治疗效果,另外治疗费用高,疗程长。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抗病毒、保肝、降酶、改善肝脏微循环及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作用。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下述两组药物:
[0007]按每日服用量计,第I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垂盆草12g、茜草15g、巴戟天10g、当归9g、赤苟6g、党参9g、血竭3g、大率3g、板蓝根10g、葛根9g、茵陈12g、升麻6g、五味子9g、枸杞子6g、山豆根12g、大黄6g、三七6g和柴胡IOg ;
[0008]按每日服用量计,第2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0g、鳖甲20g、芦根10g、益母草20g、九香虫6g、女贞子10g、鸡内金6g、莪术8g和苦参6g。
[0009]制备方法:将第I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加液量以浸过液面为宜;合并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制成中药颗粒剂。将第2组药物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
[0010]服用方法:其中第I组药物每日三次,第2组药物每日两次,20天为I个疗程。一般服用3-6个疗程后即可治愈。[0011]各中药药理作用如下: [0012]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等。
[0013]山豆根:苦,寒;有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症。
[0014]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等。
[0015]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等。此外,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淤出血症。
[0016]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0017]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0018]五味子:酸、甘,温。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0019]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20]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0021]葛根: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等。
[0022]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
[0023]大枣:甘,温。归脾、胃、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0024]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0025]党参:甘,平。归脾、肺经。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0026]鳖甲:咸,微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允,头晕目眩,虚风内动。
[0027]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0028]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L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0029]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0030]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0031]巴戟天:甘、辛,微温。归肾、肝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0032]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0033]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0034]垂盆草: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疽,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0035]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0036]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0037]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0038]柴胡: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0039]中医学称本病为为肝郁、肋痛、癥疾等,患者生了 “肝气郁滞”、“湿热困脾”、或“肝阴亏损”。本发明从中医学理论出发,采用解毒化湿、补虚、祛瘀三法合用的治疗原则同时积极消除症状,缓解患者不适,从而有效的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0040]本发明组方中柴胡条达肝气,茵陈、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湿解毒;芦根清热泻火,苦参、垂盆草和大黄清热利湿,退黄。上述药物共同达到去火、退黄、消炎、抗病毒等作用。鳖甲软坚散结以利于消除症状。血竭、三七和赤芍散瘀止痛,当归、丹参、茜草、益母草、莪术养血调肝,和血祛瘀,以改善肝脏血运,从而改善肝脏营养及氧气供应,防止肝细胞损害、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有利于病毒的清除,以防止肝纤维及肝硬化的发生。鸡内金补脾健胃;党参健脾益气,有利于血浆 白蛋白的提高,促进肝功能恢复。五味子酸收入肝,护肝柔肝以降酶。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葛根、升麻退热升阳;九香虫理气止痛,温中助阳;女贞子、枸杞子、巴戟天滋补肝肾,协同其它药物共同达到保肝护肝软肝之效果。上述药物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抗病毒、保肝、降酶、改善肝脏微循环及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等功能。同时对不同的药物采取不同的提取方式,充分利用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增强治疗效果。
[004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各味药组合应用,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0042]一、临床数据
[0043]1.临床资料选取选择2009-2012年收治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286例,其中男159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6岁,平均病程2年。
[0044]2.诊断标准:
[0045](I)HBsAg 阳性 >6 个月;(2)血清 HBV-DNA〉IO5Copies/ml ; (3)持续或间歇的 ALT/AST水平升高:(4)肝活检查显示慢性肝炎。
[0046]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呈中度硬度,有轻压痛。病情较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时有异常或持续异

巾O
[0047]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诊断明确后,随投以本发明中药制剂,20天一疗程。
[0048]4.疗效标准:
[0049]治愈:症状消失,各项肝功能检测正常,HBV DNA < 103copies/ml 0停药6-12个月无复发。效果极好者可实现HBV-DNA、HBeAg, HBsAg的相继转阴。
[0050]有效:谷丙转氨酶接近正常,或比原有异常水平下降50%以上,射浊IOu或比治疗前降低5u以上。[0051]无效:肝功能无改善,症状无好转。
[0052]5.治疗结果:28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260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91.0%,总有效率为97.2%。
[0053]二、典型病例:
[0054]病例一:刘某,女,59岁。自觉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纳差I个月,来院就诊。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15U/L,HBeAg阳性,HBV DNA为5.0X 107copies/ml。诊断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采用本发明组合物治疗,20天一疗程,三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药后2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 < 103copies/mL.随访I年未复发。
[0055]病例二:于某,男,61岁。3个月来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纳差,I周来加重,伴腹痛,且有蜘蛛痣、肝掌症状。查ALT为375U/L,HBV DNA为9.2 X 107copies/ml。诊断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用本发明组合物治疗,20天一疗程,6个疗程治疗后感觉较好,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 < 103copies/mL.随访I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56]实施例1
[0057]按每日服用量计,第I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垂盆草12g、茜草15g、巴戟天10g、当归9g、赤苟6g、党参9g、血竭3g、大率3g、板蓝根10g、葛根9g、茵陈12g、升麻6g、五味子9g、枸杞子6g、山豆根12g、大黄6g、三七6g和柴胡IOg ;
[0058]按每日服用量计,第2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0g、鳖甲20g、芦根10g、益母草20g、九香虫6g、女贞子10g、鸡内金6g、莪术8g和苦参6g。
[0059]制备方法:将第I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加液量以浸过液面为宜;合并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分别加入浸膏质量5倍的红糖和浸膏质量5倍的糊精制成中药颗粒剂。将第2组药物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
[0060]服用方法:其中第I组药物每日三次,第2组药物每日两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下述两组药物: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I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垂盆草12g、茜草15g、巴戟天10g、当归9g、赤苟6g、党参9g、血竭3g、大率3g、板蓝根10g、葛根9g、茵陈12g、升麻6g、五味子9g、枸杞子6g、山豆根12g、大黄6g、三七6g和柴胡10g ;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2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0g、鳖甲20g、芦根10g、益母草20g、九香虫6g、女贞子10g、鸡内金6g、莪术8g和苦参6g。 将第I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制成中药颗粒剂;将第2组药物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第I组药物每次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2小时,加液量以浸过液面为宜。
【文档编号】A61K36/889GK103463375SQ201310398311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王宝全, 吴洋, 张振兴, 文凤娥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联勤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