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容纳单元和带有磁共振容纳单元的磁共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6130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磁共振容纳单元和带有磁共振容纳单元的磁共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磁共振检查期间至少部分地容纳患者(15)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具有:第一壳体壁(201);至少部分地被第一壳体壁(201)围绕的患者容纳区域(14,29,204);和用于采集患者(15)的运动的运动传感器单元(24),其中运动传感器单元(15)具有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其设置在第一壳体壁(201)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14,29,205)一侧的区域(33,205)中。
【专利说明】磁共振容纳单元和带有磁共振容纳单元的磁共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容纳单元,用于在磁共振检查期间至少部分地容纳患者,该磁共振容纳单元具有:第一壳体壁、至少部分地被第一壳体壁围绕的患者容纳区域和用于采集患者运动的运动传感器单元。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磁共振成像重要的是,患者在磁共振检查的整个期间不运动。患者在磁共振检查期间的运动会在磁共振图像中产生伪影,其接下来在磁共振图像的医学评价中会导致错误判读和/或有效性的降低。此外,可能必须重复磁共振检查。尤其在对具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和/或疼痛患者和/或孩童进行磁共振检查时通常困难的是,患者对于磁共振检查的持续时间保持不运 动。
[0003]已经已知如下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借助磁共振测量采集患者身体的运动,并且接下来改变测量序列的流程、例如匹配梯度平面。然而,这种方法必须对于每个磁共振序列来单独研发。
[0004]此外已知的是,借助传感器单元采集患者的运动。于是例如在http://www.eng.hawai1.edu/college-events/2012-events/Ernst-MRImotionCorrecti on.pdf 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附加的标记元件定位在患者上,这却会导致对于操作人员提高的工作开销。
[0005]另外,从Oline Olesen 等发表于 IEEE Trans.0n Med.1maging, 2012 年 I 月的“Motion tracking for medical imaging:a nonvisible structured light approach,,中已知一种方法,借助光学条纹投影确定患者的运动。然而,该方法由于例如头部线圈单元中的困境而难以实现。此外,该方法仅具有在采集运动时不足够的精度。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尤其基于如下目的,实现特别简单和节省位置地将运动传感器单元集成在磁共振容纳单元内。
[0007]本发明基于一种磁共振容纳单元,用于在磁共振检查期间至少部分地容纳患者,该磁共振容纳单元具有:第一壳体壁、至少部分地被第一壳体壁围绕的患者容纳区域和用于采集患者运动的运动传感器单元。
[0008]所建议的是,运动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其设置在第一壳体壁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一侧的区域中,由此,可以将运动传感器单元、尤其是运动传感器单元的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特别节省位置地和结构简单地集成在磁体容纳单元内。此外,由此可以有利地防止通过运动传感器单元给在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患者造成尤其在空间上的妨碍。
[0009]在此,磁共振容纳单元应尤其理解为设计用于为磁共振检查而至少部分地容纳患者的单元。优选地,磁共振容纳单元由磁共振线圈装置构成。对于磁共振线圈装置替选地或者附加地,磁共振容纳单元也可以由患者安置装置构成,患者在磁共振检查期间安置在其上。磁共振线圈装置的第一壳体壁至少部分地围绕患者容纳区域。第一壳体壁也可以包括安置患者的安置面,这例如在将磁共振容纳单元构建为患者安置装置时会是有利的。在第一壳体壁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一侧上优选设置有磁共振容纳单元的至少部分封闭的安装空间,其中,该安装空间设计用于容纳其它单元、例如高频天线元件等。优选地,将运动传感器单元、尤其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壁之后,使得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的焦点指向患者容纳区域。运动传感器单元可以包括所有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视为有意义的运动传感器单元,例如光学运动传感器单元,其可以包括照相机和/或激光系统和/或条纹投影单元和/或红外单元和/或雷达单元等。
[0010]此外建议,第一壳体壁具有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其沿着从患者到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的辐射路径设置在该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前。由此,尽管运动传感器单元布置在磁共振容纳单元的设置在第一壳体壁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一侧上的区域中,仍然可以有利地采集患者在磁共振检查期间的运动。第一壳体壁的至少一个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可以包括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窗口,并且优选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由聚碳酸酯和/或玻璃材料等制成。此外可能的是,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由第一壳体壁内的凹槽形成。
[0011]特别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构建为对于由运动传感器单元发出的辐射和/或待由运动传感器单元接收的辐射是透明和/或透射的,使得可以防止由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发出的辐射和/或待接收的射线的所不希望的射线衰减和/或射线转向。例如,第一壳体壁的至少一个透射辐射和/或透明的子区构建为对于红外辐射和/或由可见光构成的辐射等是透明和/或透射的。
[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建议,第一壳体壁的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至少部分地被运动传感器单元的成像光学系统包括,由此,尤其可以省去在构建成像光学系统时的其它构件和/或安装空间。特别有利地,在此第一壳体壁的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至少部分地包括弯曲的表面。替选地或附加地,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还可以具有带有其它光学特性的其它光学元件,例如光学滤波器等。
[0013]当第一壳体壁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构成,并且第一壳体壁的不透明的子区具有不透明的覆层时,可以实现第一壳体壁的带有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的特别简单的制造方式。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覆层例如可以包括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膜、尤其是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粘贴膜,和/或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施漆等。
[0014]在本发明的另一扩展方案中建议,运动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两个运动传感器元件,其中,第一运动传感器元件具有第一视场,并且第二运动传感器元件具有第二视场,并且这两个视场彼此不同地构建和/或设置。在此,运动传感器元件的视场尤其应理解为由运动传感器元件采集的、沿着运动传感器元件的光学轴线的光学区域。通过本发明的该扩展方案可以有利地从不同的视角在患者的运动方面监视患者。此外可以由此特别可靠和/或精确地采集患者的运动。
[0015]此外建议,第一壳体壁具有至少两个透明的子区,其中,分别有运动传感器元件之一设置在至少两个透明的子区之一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一侧的区域中,由此,每个运动传感器元件具有到患者容纳区域、尤其到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患者的有利的光学通道。为此替选地,不同的运动传感器元件也可以设置在唯一的透明子区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的区域中。
[0016]还建议的是,运动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调节单元,用于调节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的视场,由此,可以改变和/或调节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的视场、尤其是视场的光学轴线。如此,可以将光学轴线匹配于患者容纳区域内的可能的运动区域和/或对于磁共振检查重要的区域,并且由此可以特别精确地采集可能的运动。调节单元在此可以包括机械和/或电子可调的调节元件。
[0017]特别地,运动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变焦单元,由此,可以在磁共振检查期间聚焦到运动区域上。运动传感器单元优选具有多个调节单元和/或变焦单元,使得对于每个运动传感器元件都可以借助单独的调节单元和/或变焦单元进行单独的调节和/或聚焦。
[0018]此外,本发明基于一种带有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容纳单元的患者安置装置,其中,第一壳体壁包括用于安置患者的安置面。由于安置面的延伸,在此可以在所不希望的运动方面在磁共振检查期间监视患者的整个身体。此外,可以因此将运动传感器单元特别省位置和在结构上简单地集成在患者安置装置内,并且在此有利地防止通过运动传感器单元给患者安置装置上的患者 造成空间上的妨碍。
[0019]此外,本发明基于一种带有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容纳单元的磁共振线圈装置。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扩展方案可以有利地在患者的对于磁共振检查重要的区域中采集患者的运动。此外,可以将运动传感器单元特别省位置和在结构上简单地集成在磁共振线圈装置内,并且在此有利地防止通过运动传感器单元给患者安置装置内的患者造成空间上的妨碍。优选地,磁共振线圈装置具有第二壳体壁,其中,第二壳体壁向外屏蔽磁共振线圈装置。在磁共振线圈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壁之间优选设置有高频天线元件。运动传感器单元的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被设置在磁共振线圈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壁之间。
[0020]在此,磁共振线圈装置尤其应理解为优选结合磁共振装置使用的高频线圈装置。磁共振线圈装置可以由固定地安装在磁共振装置内的高频天线单元构成,或者由仅对于特定的应用和/或磁共振检查可以结合磁共振装置使用的、局部的磁共振线圈装置构成。在此,局部的磁共振线圈装置例如可以由头部线圈单元、膝部线圈单元、臂部线圈单元等构成。磁共振线圈装置的第一壳体壁至少部分地围绕患者容纳区域,例如膝部线圈单元的第一壳体壁圆柱状地围绕患者容纳区域,头部线圈单元的第一壳体壁半球状地围绕患者容纳区域等,其中,第一壳体壁直接围绕患者容纳区域。
[0021]此外,本发明基于一种磁共振线圈装置,其具有:主磁体、梯度线圈单元、高频线圈单元、患者安置装置和按照本发明的磁共振容纳单元。由此可以有利地在磁共振检查期间采集患者的所不希望的运动,并且将这些运动直接地转发给磁共振装置的评估单元和/或控制单元,使得可以在磁共振测量期间的测量流程中和/或为了评估所测量的磁共振数据而考虑患者的当前运动。此外,可以将运动传感器单元、尤其是运动传感器单元的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特别节省位置和在结构上简单地集成在磁共振装置内。此外,由此可以在磁共振检查期间有利地防止通过运动传感器单元给患者容纳区域内的患者造成空间上的妨碍。
[0022]此外建议,高频天线单元包括磁共振容纳单元。优选地,高频天线单元由固定地安装在磁共振装置内、尤其在磁共振装置的磁体单元内的磁共振线圈装置构成。通过本发明的该扩展方案,可以有利地与患者的待检查子区无关地采集患者的运动。此外,对于每个磁共振测量都将运动传感器单元提供用于运动测量。
[0023]替选地或附加地,由局部线圈装置构成的磁共振线圈装置也可以包括磁共振容纳单元,由此,可以直接在对于磁共振测量重要的区域中、尤其在局部线圈装置的患者容纳区域内米集患者的运动。[0024]此外可以建议,患者安置装置包括磁共振容纳单元,由此,可以有利地采集定位在患者安置装置上的患者的每个运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根据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以及借助附图得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
[0026]其中:
[0027]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磁共振装置,
[0028]图2示出了带有磁共振容纳单元的局部磁共振线圈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9]图3示出了带有磁共振容纳单元的高频天线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0030]图4示出了带有磁共振容纳单元的患者安置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装置10。磁共振装置10包括磁体单元,其带有主磁体12用于产生强且尤其恒定的主磁场13。此外,磁共振装置10具有圆柱形的患者容纳区域14用于容纳患者15,其中,患者容纳区域14在圆周方向上被磁体单元11包围。患者15可以借助磁共振装置10的患者安置装置16推移到患者容纳区域14中。
[0032]磁体单元11还具有梯度线圈单元17用于产生磁场梯度,其用于在成像期间的空间编码。梯度线圈单元17通过梯度控制单元18来控制。此外,磁体单元11具有固定地集成在磁体单元11内的高频天线单元19和高频天线控制单元20用于激励极化,该极化在由主磁体12产生的主磁场13中出现。高频天线单元19由高频天线控制单元20控制,并且将高频的磁共振序列入射到主要由患者容纳区域14组成的检查空间中。由此,将磁化从其平衡位置偏转。
[0033]为了控制主磁体12、梯度控制单元18和为了控制高频天线控制单元20,磁共振装置10具有由计算单元构成的系统控制单元21。系统控制单元21中央控制磁共振装置,例如执行预定的、成像的梯度回波序列。例如成像参数的控制信息以及重建的磁共振图像可以在磁共振装置10的显示单元22、例如监视器上显示。此外,磁共振装置10具有输入单元23,借助其可以在测量过程期间由操作者输入信息和/或参数。
[0034]此外,磁共振装置10为了采集患者15在磁共振检查期间的运动而包括运动传感器单元24。在图2中详细示出了运动传感器单元24。运动传感器单元24设置在局部的磁共振线圈装置内,其中该局部的磁共振线圈装置在当前实施例中由用于检查患者15的头部38的局部头部线圈单元25构成。对此替选地,局部磁共振线圈装置也可以由膝部线圈单元、臂部线圈单元、胸部线圈单元等构成。
[0035]头部线圈单元25包括磁共振容纳单元26,用于至少部分地对于磁共振检查容纳患者15。磁共振容纳单兀26包括第一壳体壁和第二壳体壁,其中,第一壳体壁由内部的壳体壁27构成,并且第二壳体壁由外部的壳体壁28构成。外部的壳体壁28向外屏蔽头部线圈单元25并且内部的壳体壁27半球形地围绕磁共振容纳单元26或头部线圈单元25的患者容纳区域29。
[0036]运动传感器单元24具有多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其被设置在内部的壳体壁27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29 —侧的区域33中,并且尤其设置在内部的壳体壁27与外部的壳体壁28之间。为此,内部的壳体壁27具有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其构建为对于由运动传感器单元24、尤其由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发出的辐射和/或对于待由运动传感器单元24、尤其待由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接收的辐射是透明的和/或透射的。透明的和/或透射的子区34在此由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材料构成,例如由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塑料、例如聚碳酸酯构成,和/或由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玻璃材料等构成。
[0037]内部的壳体壁27此外具有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子区35,其中不透明的子区35同样包括与内部的壳体壁27的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相同的透明材料。此外,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子区35具有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覆层,其例如可以包括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膜、尤其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粘贴膜、和/或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漆层 等。为此替选地,内部的壳体壁27的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子区35也可以由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材料构成。
[0038]头部线圈单元25此外具有高频线圈元件36,其尤其设置在内部的壳体壁27的不透射辐射的和/或不透明的子区35和外部的壳体壁28之间。高频线圈元件36例如可以包括线圈识别单元和/或去谐电路和/或匹配电路和/或馈电部和/或电压源和/或各个天线元件等。
[0039]运动传感器单元24的不同的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设置在内部的壳体壁27的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29 —侧的区域中,其中,内部的壳体壁27对于每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都具有单独构建的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为此替选地还可以设计为,内部的壳体壁27仅包括唯一的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其通过多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的不同定位区域在内部的壳体壁27上延伸。
[0040]运动传感器单元24的多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设置在内部的壳体壁27与外部的壳体壁28之间的区域33中的不同位置上。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分别具有光学视场37,其中,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的光学视场37不同,使得通过每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都能够实现和其它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相比采集患者容纳区域29的和/或设置在患者容纳区域29内的患者15的子区(例如患者15的头部38)的不同视角。
[0041]运动传感器单元24的多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构建为使得内部的壳体壁27的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分别被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的成像光学系统39包括。为此,各个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例如具有对于采集患者15的运动有利的弯曲和/或弯曲的表面。此外还可以设计: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仅部分地具有弯曲的表面。此外,还可以在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的成像特性方面选择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的材料。
[0042]运动传感器单元24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由光学的运动传感器单元构成。为此,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例如由照相机和/或激光系统和/或条纹投影系统和/或红外传感器元件和/或雷达传感器元件构成。[0043]此外,运动传感器单元24对于多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中的每个都具有调节单元40和变焦单元41。借助调节单元40匹配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的光学视场37和/或光学轴线。例如,可以将运动传感器兀件30、31、32的各个光学视场37和/或各个光学轴线对齐和/或调节为,使得可以在患者15在患者容纳区域29内的运动方面借助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监视头部线圈单元25的整个患者容纳区域29。为此替选地,可以借助调节单元40将各个光学视场37和/或光学轴线也对准重要的检查区域,使得可以从不同视角采集患者15在该重要的检查区域中的运动。各个调节单元40在此可以具有机械调节机构和/或电子调节机构。
[0044]借助变焦单元41此外可以将每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聚焦于设置在患者容纳区域29内的患者15的子区、尤其聚焦于患者15的表面。
[0045]调节单元40和变焦单元41由运动传感器单元24的控制单元42来控制。此外,运动传感器单元24包括带有天线元件44的数据传输单元43。由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采集的运动数据通过未详细示出的数据传输机构传输至控制单元42和数据传输单元43。借助数据传输单元43和天线元件44将借助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采集的患者15的运动数据无线地和/或无电缆地传输给系统控制单元21,其中,为此系统控制单元21具有带有天线元件46的数据接收单元45。
[0046]由运动传感器单元24采集的运动数据被输送给系统控制单元21并且在那里进行评估。为此替选地,运动传感器单元24还可以具有用于评估所采集的运动数据的评估单元。根据患者15的运动,系统控制单元21例如中断进行中的磁共振测量并且开始磁共振测量的重启。此外,例如还可以仅重复待在患者15上进行的整个磁共振检查的部分测量。此外还可能的是,在患者15仅细微运动的情况下,在评估磁共振测量时才考虑运动数据。
[0047]在图3中示出了磁共振容纳单元26的布置的相对于图2的替选实施例。基本上保持相同的构件、特征和功能基本上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的描述基本上限于与图1和2中实施例的区别,其中,关于保持相同的构件、特征和功能请参考对图1和2中的实施例的描述。
[0048]图3中的磁共振容纳单元26同样由磁共振线圈装置包括,然而,磁共振线圈装置由固定地集成在磁体单元11内的高频天线单元100构成。高频天线单元100同样具有第一壳体壁101,其由具有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的内部壳体壁构成。此外,内部壳体壁圆柱形地围绕磁共振装置10的患者容纳区域14。高频天线单元100此外具有未详细示出的高频天线元件。
[0049]运动传感器单元24类似于对图2的描述构建,并且类似于对其的描述设置在高频天线单元100内。
[0050]在图4中示出了磁共振容纳单元26的布置的对于图2替选的实施例。基本上保持相同的构件、特征和功能基本上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的描述基本上限于与图1和2中实施例的区别,其中,关于保持相同的构件、特征和功能请参考对图1和2中的实施例的描述。
[0051]图4中的磁共振容纳单元26被患者安置装置200包括。在此,患者安置装置200具有第一壳体壁201,其被患者安置装置200的安置台203的用于安置患者15的安置面202包括。患者安置装置200的的安置面202具有透射辐射的和/或透明的子区34,其中,运动传感器单元34、尤其是运动传感器单元24的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安置面202向下限制由患者安置区域形成的患者容纳区域204。运动传感器单元24、尤其是运动传感器单元24的各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设置在第一壳体壁201的背对患者容纳区域204一侧的区域205中。
[0052]类似于对图2的描述来构建运动传感器单元24,并且也类似于对其的描述设置在患者安置装置200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磁共振检查期间至少部分地容纳患者(15)的磁共振容纳单元,该磁共振容纳单元具有:第一壳体壁(201);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一壳体壁(201)围绕的患者容纳区域(14,29,204);和用于采集所述患者(15)的运动的运动传感器单元(24),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传感器单元(15)具有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后者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壁(201)的背对所述患者容纳区域(14,29,205) 一侧的区域(33,20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壁(201)具有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34)被构建为,对于由所述运动传感器单元(24)发出的辐射和/或待由所述运动传感器单元接收的辐射是透明的。
4.根据权利要求2到3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壁(201)的所述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运动传感器单元(24)的成像光学系统(39)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壁(201)的所述至少一个透明的子区(34)至少部分地包括弯曲的表面。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壁(201)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构成,并且,所述第一壳体壁(201)的不透明的子区(35)具有不透明的覆层。`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传感器单元(24)具有至少两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其中,第一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具有第一视场(37),并且第二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具有第二视场(37),而这两个视场(37)被彼此不同地构建和/或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壁(201)具有至少两个透明的子区(34),其中,所述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分别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透明的子区(34)之一的背对所述患者容纳区域(14,29,204) 一侧的区域(33,205)中。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传感器单元(24)具有至少一个调节单元(40),用于调节所述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元件(30,31,32)的视场(37)。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传感器单元(24)具有至少一个变焦单元(41)。
11.一种带有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26)的患者安置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壁(201)包括用于安置所述患者(15)的安置面(202)。
12.—种带有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26)的磁共振线圈装置。
13.一种磁共振装置,具有:主磁体(12)、梯度线圈单元(17)、高频天线单元(19)和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之一所述的磁共振容纳单元(2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天线单元(19)包括所述磁共振容纳单元(26 )。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局部线圈装置,所述局部线圈装置包括所述磁共振容纳单元(26 )。
16.根据权利要求13到15之一所述的磁共振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安置装置(200)包括所述磁共振容纳单元(26)。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3654785SQ20131041645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S.比伯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