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31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党参12~17份,苦菜27~32份,南五味子12~17份,山鸡椒8~12份,乌药17~22份,羊蹄甲8~12份,鸡眼草10~15份,广藿香10~15份,紫苏叶10~15份,大枣10~15份,佩兰8~12份,甘草27~32份,车前8~12份,白芷10~15份。本发明主治胃肠炎,多年临床应用发现,对胃肠炎引起的呕吐、腹泻、腹部痛性痉挛、绞痛、发烧及出汗等总有效率达97%。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胃肠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由食物中毒引起。症状包括:严重呕吐和腹泻,常连带有腹部痛性痉挛及绞痛、发烧、出汗。胃肠炎又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两大类。引起胃肠炎的病因有很多种,主要有细菌、病毒、农药、食物本身的毒素、食物和食物起的化学作用、或其他无机性物质污染等。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胃癌等疾病。
[0003]目前,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抗生素或者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然而,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伤害,胃黏膜保护剂多为铝制剂,不宜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显著的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党参12~17份,苦菜27~32份,南五味子12~17份,山鸡椒8~12份,乌药17~22份,羊蹄甲8~12份,鸡眼草10~15份,广藿香10~15份,紫苏叶10~15份,大枣10~15份,佩兰8~12份,甘草27~32份,车前8~12份,白芷10~15份。
[0006]本发明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方案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党参15份,苦菜30份,南五味子15份,山鸡椒10份,乌药20份,羊蹄甲10份,鸡眼草
12份,广藿香12份,紫苏叶12份,大枣12份,佩兰10份,甘草30份,车前10份,白芷12份。
[0007]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I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0008]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党参:味甘;性平;归肺、脾经。中医认为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0009]苦菜:味苦;性寒;归心、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的作用。主治:阑尾炎,腹腔脓肿,肠炎,痢疾,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痛,黄水疮,阴囊湿疹。
[0010]南五味子:别名紫荆皮。味苦;性平;归肝、脾经。能够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解毒。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用治痔疮肿痛,虫蛇咬伤。
[0011]山鸡椒: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平喘的作用。主治:腺腹冷痛,胸满痞闷,哮喘。
[0012]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能。主治: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0013]羊蹄甲:有名老白花。味淡;性凉;归肝、肺经。能够消炎解毒,止咳。主治:肺炎,气管炎,肺结核咯血,肝炎。
[0014]鸡眼草:味甘、辛;性温;归肺、肝、脾经。能够解表,散寒,消结。用于外感风寒,风湿麻木,颈淋巴结结核。
[0015]广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能够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主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闷恶心,鼻渊,手足癖。
[0016]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0017]大枣:味甘;性温;归胃、脾经。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夫人脏躁。
[0018]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解暑化湿,醒脾和中的功效。主治:暑湿或湿温初起,发热头重,胸闷腹胀,腕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
[0019]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能够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炙用主治:脾胃虚弱,倦态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
[0020]车前:味甘;性寒;归肝、脾经。具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作用。主治小便不通,淋池,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肉,泄湾,鼻紐,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0021]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主治胃肠炎,多年临床应用发现,对胃肠炎引起的呕吐、腹泻、腹部痛性痉挛、绞痛、发烧及出汗等总有效率达9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处方:党参12g,苦菜27g,南五味子12g,山鸡椒8g,乌药17g,羊蹄甲8g,鸡眼草10g,广藿香IOg,紫苏叶10g,大率IOg,佩兰8g,甘草27g,车前8g,白]E IOg0
[0024]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I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0025]实施例2:
处方:党参15g,苦菜30g,南五味子15g,山鸡椒IOg,乌药20g,羊蹄甲IOg,鸡眼草12g,广藿香12g,紫苏叶12g,大枣12g,佩兰IOg,甘草30g,车前IOg,白芷12g。
[0026]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I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0027]实施例3:
处方:党参17g,苦菜32g,南五味子17g,山鸡椒12g,乌药22g,羊蹄甲12g,鸡眼草15g,广藿香15g,紫苏叶15g,大枣15g,佩兰12g,甘草32g,车前12g,白芷15g。
[0028]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日I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0029]实施例4: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及服用方法
2010年I月至2012年5月,共随机选取了胃肠炎患者280例。其中,男性患者140例,女性患者140例;20~30岁患者20例,30~40岁患者47例,40~50岁患者125例,50~70岁患者68例。将本发明中药水煎服,每日I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
[0030]二、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呕吐、腹泻、绞痛、发烧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
[0031]显效:呕吐、腹泻、绞痛、发烧等症状基本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0032]有效:呕吐、腹泻、绞痛、发烧等症状有所好转,患者痛苦减轻。
[0033]无效:治疗前后检查对比,功能、症状、体征好转不明显。
[0034]三、治疗结果
10天为一疗程,服用3~4个疗程见效,4飞个疗程有明显效果。280例患者治愈率为71%,显效率为22%,有效率·为4%,总有效率达97%。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党参12~17份,苦菜27~32份,南五味子12~17份,山鸡椒8~12份,乌药17~22份,羊蹄甲8~12份,鸡眼草10~15份,广藿香10~15份,紫苏叶10~15份,大枣10~15份,佩兰8~12份,甘草27~32份,车前8~12份,白芷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党参15份,苦菜30份,南五味子15份,山鸡椒10份,乌药20份,羊蹄甲10份,鸡眼草12份,广藿香12份,紫苏叶12份,大枣12份,佩兰10份,甘草30份,车前10份,白芷12份 。
【文档编号】A61P1/04GK103536692SQ20131055032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刘艳菊 申请人:刘艳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