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465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用于痤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洗碗叶15-25份、金莲花8-16份、石椒草8-16份、黄柏8-16份、丹参3-9份、当归8-16份、连翘8-16份、白芷3-9份、夏枯草3-9份、皂角刺3-9份、珍珠母6-12份、蜣螂3-9份。本发明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各种类型的痤疮,见效快,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痤疮又称“青春痘”、“暗疮”、“粉刺”,是一种不易治愈,发病率很高的皮肤病。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以多因素、多形性皮疹为特征的毛囊皮脂结构的惯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生长于青年人面部、胸、背部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表现为粉刺、炎症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痤疮的病因主要有:细菌感染,如痤疮棒状杆菌的感染;内分泌障碍,如雄性激素水平提高;代谢紊乱,如脂肪分泌旺盛;肠胃疾病等。中医认为该疾病是由湿热血燥、血瘀凝滞肌肤,加之饮食失调,好食肥甘厚味、辛辣,冲任失调,肺胃火盛上扰头面或因脾胃素有湿热所致。
[0003]目前中西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均为药物治疗。西医对非炎症性痤疮的治疗主要使用维甲酸类化合物,如维A乳膏,或采用抗雄性激素类药物,如安体舒通等;对炎症性痤疮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等。中医采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类汤药、丸药、散剂等口服药。
[0004]现有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治愈率较低。往往是用药时有一定的效果,停药后出现反复。
[0005]2.有一定的副作用。部分患者用药后有不良反应,如月经不调、肢体乏力等。
[0006]3.疗程较长。通常为3-6个月。`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8]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洗碗叶15-25份、金莲花8-16份、石椒草8-16份、黄柏8-16份、丹参3-9份、当归8_16份、连翘8_16份、白芷3_9份、夏枯草3_9份、阜角刺3_9份、珍珠母6_12份、螺螂3_9份。
[0009]优选的,上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洗碗叶18-22份、金莲花10-14份、石椒草10-14份、黄柏10-14份、丹参5-7份、当归10-14份、连翘10-14份、白芷5-7份、夏枯草5-7份、皂角刺5-7份、珍珠母8-10份、螺螂5_7份。
[0010]更优选的,上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洗碗叶20份、金莲花12份、石椒草12份、黄柏12份、丹参6份、当归12份、连翘12份、白芷6份、夏枯草6份、阜角刺6份、珍珠母9份、螺螂6份。
[0011]上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该中药的剂型形式为外用洗液。
[0012]上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b,将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C,将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珍珠母、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4-6倍量水煎煮1.5-2.5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2-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C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得浓缩液,备用;
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0013]优选的,上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加水煎煮过程中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体积的5倍,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体积的3倍,煎煮1小时。
[0014]上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a,称取洗碗叶20g、金莲花12g、石椒草12g、黄柏12g、丹参6g、当归12g、连翘12g、白芷6g、夏枯草6g、阜角刺6g、珍珠母9g、螺螂6g ;
b,将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c,将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珍珠母、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3倍量水煎煮1.5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C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得浓缩液,备用;
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0015]洗碗叶为爺科爺属植物野爺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 L.,以根及叶入药。归肝、胃经、肾、脾、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热结气滞,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0016]金莲花又名金莲花,别名:旱荷、旱莲花寒荷、陆地莲、旱地莲、金梅草、金疙瘩,是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是的全草清热解毒。临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口疮,疔疮。
[0017]石椒草别名千里马、羊不吃、九牛二虎草、羊膻草、铜脚一枝蒿、铁扫把(,为芸香科松风草属植物石椒草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arpa Lev1.的全草。秋季割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苦、辛,凉。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跌打损伤。
[0018]螺螂是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螺螂Catharsius molossus L.的干燥全虫。咸,寒。无毒。具有解毒,消肿,通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疮疡肿毒,痔漏,便秘。
[0019]其它的黄柏、丹参、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珍珠母均为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的药材。
[0020]本发明药物洗液的用法用量为:用20%浓度的本发明药物洗液(即取本品100ml加温开水至500ml,混匀)煮温薰洗痤疮部位;一日2-3次,10天为一疗程。[0021]本发明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各种类型的痤疮。
[0022]本发明的用于痤疮的中药,配伍合理,组方精当。全方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连翘、皂角刺、珍珠母清热解毒,燥湿消肿;丹参凉血活血,当归、蜣螂活血通络。综观全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诸药合用,切中病机,共奏清热燥湿、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各种类型的痤疮,对治疗各种程度的痤疮,消除相应症状具有良好效果。另外,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药效,对于久病入络的患者,方中酌量加入皂角刺效果更佳。
[002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满足了临床需要。
[0024](2)本发明将治疗用于痤疮的中药制备成洗液,使用方便,患者无痛苦,外用药物无不良反应。
[0025](3)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的用于痤疮的中药,2个疗程治愈率高达79.89%,而对照组治愈率只有49.92%,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 < 0.05); 1个疗程总有效率高达96.83%,而对照组有效率只有80.23%,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 < 0.05)。
[0026]其中治疗组的治愈的151例中,1疗程治愈者63例,2疗程治愈者88例。根据临床观察,一般用药2疗程后即可见明显效果,丘疹消失,红肿消退,病人治愈后皮肤光洁如常。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28]实施例1
处方:洗碗叶20g、金莲花12g、石椒草12g、黄柏12g、丹参6g、当归12g、连翘12g、白芷6g、夏枯草6g、阜角刺6g、珍珠母9g、螺螂6g。
[0029]制备方法:
a,称取洗碗叶20g、金莲花12g、石椒草12g、黄柏12g、丹参6g、当归12g、连翘12g、白芷6g、夏枯草6g、阜角刺6g、珍珠母9g、螺螂6g ;
b,将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c,将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珍珠母、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3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C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得浓缩液,备用;
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0030]实施例2
处方:
洗碗叶18份、金莲花14份、石椒草10份、黄柏14份、丹参5份、当归14份、连翘10份、白芷7份、夏枯草5份、皂角刺7份、珍珠母8份、蜣螂7份。
[0031]制备方法:
a,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b,将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c,将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珍珠母、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4-6倍量水煎煮1.5-2.5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2-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C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得浓缩液,备用;
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0032]实施例3
处方:洗碗叶22份、金莲花10份、石椒草14份、黄柏10份、丹参7份、当归10份、连翘14份、白芷5份、夏枯草7份、皂角刺5份、珍珠母10份、螺螂5份。
[0033]制备方法:
a,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b,将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c,将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珍珠母、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4-6倍量水煎煮1.5-2.5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2-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C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得浓缩液,备用;
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0034]实施例4
处方:
洗碗叶25份、金莲花8份、石椒草16份、黄柏8份、丹参9份、当归8份、连翘16份、白芷3份、夏枯草9份、皂角刺3份、珍珠母12份、蜣螂3份。
[003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6]实施例5处方:
洗碗叶15份、金莲花16份、石椒草8份、黄柏16份、丹参3份、当归16份、连翘8份、白?Ε 9份、夏枯草3 份、阜角刺9份、珍珠母6份、螺螂9份。
[003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8]1.1 一般资料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制剂进行了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189例,对照组172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治疗组男78例,女111例;年龄16~31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2个月;对照组男69人,女103人,年龄15-32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2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病变部位:颜面部多见,亦可见于胸颈部,色红、部分顶部可见脓点。少数病例可感瘙痒及疼痛。
[0039]1.2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①常见于青年人,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生,好发于面颈、胸背上部;②皮疹为暗红色丘疹,脂溢、毛囊口扩大,重者有黑头粉刺、脓疙、结节、脓肿、色素沉着和瘫痕。
[0040]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中药洗液,(即取本品100ml加温开水至500ml,混匀)煮温薰洗痤疮部位,每次15分钟,一日2次。注意:在熏洗前应先用温开水洗净患部,然后再用药汁先熏后洗。
[0041]对照组用痤疮软膏(国药准字B20050043贵州百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0042]3.1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治愈:皮疹消退,无残留色素或瘢痕;好转:皮疹大部分消退,偶有新皮疹出现;无效:用药后皮疹无变化。
[0043]3.2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
[0044]表1两组疗效对比__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治愈率(%) |总有效率(%)
系疗组 189 ' 151 32 5 79.89*96.83*
if照组丨172丨85丨53丨34丨`49.42丨80.23
注: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的用于痤疮的中药,2个疗程治愈率高达79.89%,而对照组治愈率只有49.92%,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 < 0.05);1个疗程总有效率高达96.83%,而对照组有效率只有80.23%,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 < 0.05)。
[0045]其中治疗组的治愈的151例中,1疗程治愈者63例,2疗程治愈者88例。根据临床观察,一般用药2疗程后即可见明显效果,丘疹消失,红肿消退,病人治愈后皮肤光洁如常。
[0046]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均未见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痤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洗碗叶15-25份、金莲花8-16份、石椒草8-16份、黄柏8-16份、丹参3_9份、当归8-16份、连翘8-16份、白芷3-9份、夏枯草3-9份、皂角刺3-9份、珍珠母6_12份、蜣螂3_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洗碗叶18-22份、金莲花10-14份、石椒草10-14份、黄柏10-14份、丹参5_7份、当归10-14份、连翘10-14份、白芷5-7份、夏枯草5_7份、皂角刺5_7份、珍珠母8_10份、蜣螂5-7 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洗碗叶20份、金莲花12份、石椒草12份、黄柏12份、丹参6份、当归12份、连翘12份、白芷6份、夏枯草6份、皂角刺6份、珍珠母9份、螺螂6份。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剂型形式为外用洗液。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b,将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将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珍珠母、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4-6倍量水煎煮1.5-2.5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2-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C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得浓缩液,备用;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加水煎煮过程中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体积的5倍,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体积的3倍,煎煮1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痤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a,称取洗碗叶20g、金莲花12g、石椒草12g、黄柏12g、丹参6g、当归12g、连翘12g、白芷6g、夏枯草6g、阜角刺6g、珍珠母9g、螺螂6g ;b,将当归、连翘、白芷、夏枯草、皂角刺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将洗碗叶、金莲花、石椒草、黄柏、丹参、珍珠母、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3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C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得浓缩液,备用;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638193SQ201310709623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1日
【发明者】徐殿红, 陈明, 张会芝 申请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