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负压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63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通道负压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引流用负压吸引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多通道负太吸引管。
背景技术
目前,ICU收治的胰腺炎和肠瘘患者比较多,这两种疾病常用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放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冲吸。对于肠瘘患者,这种负压冲吸引流可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利于炎症,水肿的消退,使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瘘口愈合;对于胰腺炎患者,这种负压冲吸可将胰周渗液和坏死组织冲吸出来。由此可见,负压冲吸在加速肠瘘和胰腺炎患者的康复中至关重要。由于一个患者常常需要插置多根引流管,每根引流管又要插入通好负压的引流瓶中,而引流瓶上供引流管插入的插口一般只有一个,这就会出现一个患者要用于多个引流瓶的现象,导致病床周围管路众多、各类接液瓶和引流袋环绕病床,影响治疗环境的整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一个患者在插置多根引流管时需配置多个引流瓶的问题,设计一种多通道负压吸引管,使一个患者使用一个负压引流瓶即可满足多处负压引流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负压吸引管,其特征是它由插入已与中心负压接好的引流瓶中的主管I以及与主管I的一端相连的至少三根用于连接患者身上的出水引流管2组成,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上套装有能控制其通断的管夹3。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通过过渡接头4与主管I相连,所述的过渡接头4的一端设有一个出口,另一端至少设有三个接口,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的直径小于主管I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满足一管多用,三路以上出水引流管可通过管夹控制其通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个引流瓶连接多根引流管的目的,有利于改善治疗环境,提高病房的整洁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0013]一种多通道负压吸引管,它由用于插入已与中心负压接好的引流瓶中的主管I以及与主管I的一端相连的至少三根用于连接患者身上的出水引流管2组成,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上套装有能控制其通断的管夹3。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通过过渡接头4与主管I相连,所述的过渡接头4的一端设有一个出口,另一端至少设有三个接口,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的直径小于主管I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工厂制造,也可利用台湾通诺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一次性肠外营养三升输液袋进行改造,改造的方法是:将完成配液的三升肠外营养输液袋上的移液管路拧开取下,按所需长度剪掉移液管路上的多余部分,再把三根塑插针剪掉,剩下的部分就如图1所示。将主管I连接在已与中心负压接好的引流瓶的负压管路上,余下的3根出水引流管2 (即塑插针管路)连接于患者身上的三根出水引流管,调节好负压,就制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可以接三根吸引管的多通道负压吸引管。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取材简单,实现了再利用。
(2)操作简单,省去了用三叉接头的繁琐步骤。(3)连接紧密,可保证又有效负压吸引。(4)提供多个负压接头,方便了工作。(5)塑插针上的截流夹可方便控制负压的开关。(6)塑插针管路较粗,冲吸过程中防堵塞。(7)移液管路浸泡消毒后,可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多通道负压吸引管,其特征是它由插入已与中心负压接好的引流瓶中的主管(I)以及与主管(I)的一端相连的至少三根用于连接患者身上的出水引流管(2)组成,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 )上套装有能控制其通断的管夹(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负压吸引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通过过渡接头(4)与主管(I)相连,所述的过渡接头(4)的一端设有一个出口,另一端至少设有三个接口,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的直径小于主管(I)的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多通道负压吸引管,其特征是它由插入已与中心负压接好的引流瓶中的主管(1)以及与主管(1)的一端相连的至少三根用于连接患者身上的出水引流管(2)组成,所述的出水引流管(2)上套装有能控制其通断的管夹(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满足一管多用,三路以上出水引流管可通过管夹控制其通断。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3017556SQ20132002229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杨秀芳, 彭南海 申请人:杨秀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