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940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特别是一种与采血机配合使用、采集年轻红细胞的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成分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相应扩大。输注年轻红细胞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新输血疗法,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一般而言,进入血循环中的红细胞为成熟红细胞,但成熟的红细胞也是从年轻不断的走向衰老,也有一定比例的网织红细胞即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此,外周血中的红细胞年龄不尽相同。已证实,不同年龄的红细胞在抗原密度、细胞形态、比重以及酶活性等方面均有差异。据此,分离年轻及年老红细胞,用于实验诊断和临床输注,可推动免疫血液学、血液生化及临床输血治疗的发展。年轻红细胞由年龄较小的红细胞和含较多网织红细胞组成,制备的年轻红细胞平均年龄为40天左右,一般供输注的红细胞的平均年龄60天左右,经临床证实年轻红细胞对于长期依赖输血的病人可延长输血间隔,减少铁的积累,减少或避免血色病的发生。如重型地中海贫血病人的输注可起到良好效果,从而为这类病人开辟了一条支持疗法的新途径。红细胞具有在成熟衰老过程中,其细胞体积逐渐变小、密度变大的特性,而年轻红细胞则比年老红细胞体积大而轻,因而借助浮力密度分离法可把年轻和年老红细胞分开,并用于临床输注。根据年轻红细胞体积大,重量轻这一特性,采用离心方法制备,或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而现有简便易行的制备年轻红细胞的方法是使用普通离心机和血袋,通过离心并手工分离,取上层的红细胞即获得年轻红细胞,但该方式存在操作较繁琐、采集量不稳定等缺陷。虽然已经有全自动机器采集分离年轻红细胞的设备及耗材,但需要借助普通离心机进行两次离心,同时由于设备与耗材均需要依赖进口,在成本上、技术上都为开展实施增加了难度。国内现有技术对血液的机器自动化分离设备及耗材,还主要应用在血浆、血小板、干细胞等血液成分的分离方面有较大量的使用,但要达到年轻红细胞采集的纯度与输血疗效,红细胞平均年龄的评价指标达到要求,现有血液分离采集装置不能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鉴于目前现有设备在年轻红细胞的采集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通过机器采集,一次完成采、分、滤,不再进行后续处理即可达到采集年轻红细胞目的的采集装置。本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包括采血针、止液夹和四通接头,四通出端分别连接取样支路、抗凝支路 、血液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三条支路,其特征在于血液过滤器出端一路经泵管与血液分离杯相连,另一路经红细胞保存液输注管路与红细胞收集袋相连,血液分离杯入口接头分别连接泵管和由穿刺器及细菌过滤器组成的红细胞保存液输注支路,血液分离杯出口接头经透明探测软管分别连接倒立悬挂的血浆保存袋和红细胞收集袋,红细胞收集袋与红细胞贮存袋相连,二者连通路径上设置去白细胞过滤器,去白细胞过滤器上跨接排气管,采血管路、取样管路和排气管路上均设置止液夹。为了高效收集年轻红细胞,上述的血液分离杯可采用两室离心式血液分离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特征实现了通过机器采集,一次完成采集、分离、过滤,不再进行后续处理即可达到采集年轻红细胞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与血液分离机配合使用,当采血针采集的血液进入四通接头,与穿刺器接入的抗凝液混合,形成抗凝血,此时,压力监测器接头监控血液压力,血液分离机自动调整蠕动泵速度,抗凝血液进入血液过滤器、分离杯接头进入血液分离杯进行离心分离。在两室离心式血液分离杯内,通过特定的旋转速度离心分离,使血液首先在分离杯的外分离室进行分离,分离出由轻到重的血浆、白膜、红细胞等成分,外分离室容量装满后,由轻到重的血浆、白膜、红细胞成分再依次流入血液分离杯的内分离室继续进行分离,由于分离杯的外分离室离心力更大,内分离室的离心力较小,红细胞成分中的老年红细胞主要积聚在外分离室,内分离室主要积聚年轻红细胞,血浆成分在内分离室的最中心部位,当最轻的血浆成分通过血浆溢出通道溢出后,进入倒立悬挂的血浆保存袋保存。随着抗凝血液的不断泵入分离杯进行分离,分离杯溢出年轻红细胞。当透明探测软管中的血液成分被探测到溢出年轻红细胞后,血液分离机改变程序调整阀门开启,开始收集年轻红细胞,达到收集量后,血液分离停止,开始回输血液分离杯内老年红细胞和开始阶段溢出的血浆。回输结束后,血液分离机关闭血液采输管,同时打开红细胞保存液输注支路,红细胞保存液通过穿刺器、细菌过滤器、泵管和红细胞保存液输注管路进入红细胞收集袋。输注完成后,取下本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并封闭除与贮存袋连接的其他管路。悬挂红细胞收集袋,使红细胞通过去白细胞过滤器进入红细胞贮存袋,过滤完成后打开排气管,排除红细胞贮存袋内空气,得到去白年轻红细胞悬液。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1、效率高:通过机器采集,一次完成采、分、滤,不再进行后续处理。2、投入小:使用国产设备,程序简单,减小经济投入。3、安装操作简便:与现有国产机采血浆方式完全相近,不需单独学习培训即可操作设备与耗材。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I采血针2四通接头3真空取样器4穿刺器 5细菌过滤器6血液过滤器7压力监测器接头8血液泵管 9抗凝泵管10三通接头11限位卡12三通接头 13穿刺器14细菌过滤器 15血液分离杯 16三通接头17血浆保存袋18红细胞收集袋 19红细胞贮存袋 20去白细胞过滤器21排气管22、23、24止液夹25红细胞保存液输注管路 26透明探测软管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本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如图1所示,由采血针1、四通接头2、真空取样器3、穿刺器4、细菌过滤器5、血液过滤器6、压力监测器7、血液泵管8、抗凝泵管9、三通接头10、限位卡11、三通接头12、穿刺器13、细菌过滤器14、血液分离杯15、三通接头16、血浆保存袋17、红细胞收集袋18、红细胞贮存袋19、去白细胞过滤器20、排气管21、红细胞保存液输注管路25、透明探测软管26构成,采血管路、取样管路和排气管路上均设置止液夹22、23、24。采血针1、止液夹22、四通接头2、真空取样器3、止液夹25构成血液采集、取样支路,穿刺器4、细菌过滤器5构成抗凝支路,血液过滤器6、压力监测器7、构成血液过滤和压力传感支路,与采血针I连接的四通接头2分别与血液采集、取样支路、抗凝支路和血液过滤和压力传感支路连接。血液过滤器6出端连接三通接头10,三通10出端一路经血液泵管8与血液分离杯15入口相连,另一路经红细胞保存液输注管路25与红细胞收集袋18相连,血液分离杯15出口接头经透明探测软管26和三通16分别连接血浆保存袋17和红细胞收集袋18,红细胞收集袋18与红细胞贮存袋19相连,二者连通的路径上设置去白过滤器20,去白过滤器20上跨接排气管21,排气管上设置止液夹`24。
权利要求1.一种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包括采血针、止液夹和四通接头,四通出端分别连接取样支路、抗凝支路、血液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三条支路,其特征在于血液过滤器出端一路经泵管与血液分离杯相连,另一路经红细胞保存液输注管路与红细胞收集袋相连,血液分离杯入口接头分别连接泵管和由穿刺器和细菌过滤器组成的红细胞保存液输注支路,血液分离杯出口接头经透明探测软管分别连接倒立悬挂的血浆保存袋和红细胞收集袋,红细胞收集袋与红细胞贮存袋相连,二者连通路径上设置去白细胞过滤器,去白细胞过滤器上跨接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液分离杯是两室离心式 血液分离杯。
专利摘要本机采年轻红细胞采集装置包括采血针、止液夹和四通接头,四通出端分别连接取样支路、抗凝支路、血液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三条支路,血液过滤器出端一路经泵管与血液分离杯相连,另一路经红细胞保存液输注管路与红细胞收集袋相连,血液分离杯入口接头分别连接泵管和由穿刺器及细菌过滤器组成的红细胞保存液输注支路,血液分离杯出口接头经透明探测软管分别连接倒立悬挂的血浆保存袋和红细胞收集袋,红细胞收集袋与红细胞贮存袋相连,二者连通路径上设置去白细胞过滤器,去白细胞过滤器上跨接排气管,采血管路、取样管路和排气管路上均设置止液夹。分离杯可采用两室离心式分离杯。可通过机器采集,实现采、离、滤一次完成采集年轻红细胞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M1/38GK203139214SQ20132017114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8日
发明者张世兵, 温书连 申请人: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