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专用线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90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专用线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专用线剪装置。

二、

背景技术:

在常规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中,人工心脏瓣膜通过瓣膜缝合线与人体心脏瓣环进行缝合,牢靠打结后,用普通线剪将缝合线多余部分逐根剪除,如剪除后,留下的瓣膜缝合线过短,会造成缝合线抽脱,形成瓣周漏,如剪除后,留下的瓣膜缝合线过长,会造成卡瓣,上述情况都会危及患者生命。常规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由于手术视野好,操作空间大,加上熟练的手术操作,会使上述风险几乎不发生。但在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手术中,由于手术视野是通过腔镜光源显示在荧光屏上,荧光屏是二维平面,缺少立体视觉,难以精确定位,完成精细操作存在困难。术者通过在患者胸壁上打几个小孔进行操作,操作空间小,剪除多余部分瓣膜缝合线的角度受到限制,容易损伤心脏瓣膜周围的心脏组织,也容易使剪除后,留下的瓣膜缝合线过短或过长,增加手术的风险。随着心血管外科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手术的逐渐普及,这种风险也随之增加。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专用线剪装置,其既不会损伤心脏组织,又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将多余部分瓣膜缝合线剪至最适长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专用线剪装置,包括剪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刀本体的一个剪刀片为静剪刀片,另一个剪刀片为动剪刀片,所述的静剪刀片的厚度为2mm,其上设置有凹槽。

所述的凹槽设置于距静剪刀片的剪刀头1—2mm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快速高效的剪除多余的瓣膜缝合线的同时,保护了心脏周围组织免受损伤,降低了手术难度,对患者顺利康复极为有利。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剪刀本体,2-静剪刀片,3-动剪刀片,4-凹槽。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心脏瓣膜瓣环测试装置,包括剪刀本体1,所述的剪刀本体1的一个剪刀片为静剪刀片2,另一个剪刀片为动剪刀片3,所述的静剪刀片2的厚度为2mm,其上设置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设置于距静剪刀片2的剪刀头1—2mm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缝合线打结完成后,将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专用线剪装置的凹槽4,在胸壁外卡住瓣膜缝合线,顺着瓣膜缝合线使用静剪刀片2向瓣膜缝合环推送,使静剪刀片2的剪刀头顶在瓣膜缝合环上,剪切动剪刀片3,使瓣膜缝合线在凹槽4处被剪掉,留下的瓣膜缝合线正好是凹槽4和静剪刀片2剪刀头的距离,即2mm。同理,依次剪掉所有的瓣膜缝合线完成手术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