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供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29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急救供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急救供氧系统;其包括储气装置、转接件及氧气吸入器,所述转接件包括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储气装置连接,第一出气管与氧气吸入器连接,第二出气管连接有一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使用一个储气装置的情况下满足应用呼吸机抢救及吸氧治疗的功能,不用拆卸更换,可以同时给两个病人使用,同时,可以对同一病人实现应用呼吸机抢救及吸氧治疗的目的,争取了抢救时间,节约了储气装置的使用,节约了经济成本并且该系统占地面积小,特别适合运输携带,此外,还可以监测转接器中的气压,并显示气压值,当气压低于下限值时,报警提醒抢救人员更换储气装置,避免患者医源性缺氧。
【专利说明】急救供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急救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在院前急救、灾害急救、急诊抢救及无中心供氧的基层医院采用呼吸机抢救病人时,必须安装氧气连接器方可使用,安装氧气连接器时既浪费时间也浪费人力,安装还需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方可进行,不仅使用麻烦,而且耽误抢救时间,此外,当病人无法承受机械通气或无需呼吸机治疗时,需要更换成氧气吸入器,同样耗时耗力,而且在同时需要氧气吸入器治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情况下,必须采用两个储气装置,特别不适合院前急救、灾害急救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急救更加节约时间、使用更加方便的急救供氧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急救供氧系统,其包括储气装置、转接件及氧气吸入器,所述转接件包括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储气装置连接,第一出气管与氧气吸入器连接,第二出气管连接有一连接器。
[0005]具体的,所述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的交汇处还设置有一气压监测装置。
[0006]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包括连接管、控制模块及信息采集装置,控制模块与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通过穿过连接管内部的导线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0007]所述控制模块具有数据处理模块及音视频模块。
[0008]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连接体及传感器,所述连接体具有连接头及与该连接头一体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固定腔,传感器设置于该固定腔内。
[0009]所述连接杆为螺纹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0010]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套设于连接管内部且连接杆与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的交汇处螺纹连接,所述传感器位于转接件腔室内,所述连接管与转接件焊接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急救供氧系统,由于设置有转接件且转接件包括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进气管与储气装置连接,第一出气管与氧气吸入器连接,第二出气管连接有一连接器,所以可以在使用一个储气装置的情况下满足应用呼吸机抢救及吸氧治疗的功能,不用拆卸更换,可以同时给两个病人使用,同时,可以对同一病人实现应用呼吸机抢救及吸氧治疗的目的,争取了抢救时间,节约了储气装置的使用,节约了经济成本并且该系统占地面积小,特别适合运输携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监测转接器中的气压,并显示气压值,当气压低于下限值时,报警提醒抢救人员更换储气装置,避免患者医源性缺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急救供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气压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信息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急救供氧系统,可以包括储气装置1、转接件2及氧气吸入器3,所述转接件2包括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及第二出气管23,所述进气管21与储气装置I连接,第一出气管22与氧气吸入器3连接,第二出气管23连接有一连接器4。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转接件2且转接件2包括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及第二出气管23,进气管21与储气装置I连接,第一出气管22与氧气吸入器3连接,第二出气管23连接有一连接器4,所以可以在使用一个储气装置I的情况下满足应用呼吸机抢救及吸氧治疗的功能,不用拆卸更换,可以同时给两个病人使用,同时,可以对同一病人实现应用呼吸机抢救及吸氧治疗的目的,争取了抢救时间,节约了储气装置I的使用,节约了经济成本并且该系统占地面积小,特别适合运输携带,储气装置I可以是氧气瓶。
[0018]具体的,所述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及第二出气管23的交汇处还设置有一气压监测装置5。气压监测装置5主要是为了监测转接件2中的气压。
[0019]所述气压监测装置5包括连接管51、控制模块52及信息采集装置53,控制模块52与连接管51 —端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3通过穿过连接管51内部的导线与控制模块52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2具有数据处理模块及音视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主要是对信息采集装置53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音视频装置用于显示气压值及当气压值低于下限值时报警。
[0020]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3包括连接体531及传感器532,所述连接体531具有连接头及与该连接头一体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固定腔,传感器532设置于该固定腔内。将传感器532设置于连接杆内使得传感器532与连接体更加固定,不易脱落,同时保证传感器532采集信息准确。
[0021]所述连接杆为螺纹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6。密封圈6主要是为了使得信息采集装置53与转接件2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漏气。
[0022]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3套设于连接管51内部且连接杆与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及第二出气管23的交汇处螺纹连接,所述传感器532位于转接件2腔室内,所述连接管51与转接件2焊接连接。连接管51与转接件2固定连接后,保证了信息采集装置53很好地固定在连接管51内部。[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急救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装置(I)、转接件(2)及氧气吸入器(3),所述转接件(2)包括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及第二出气管(23),所述进气管(21)与储气装置(I)连接,第一出气管(22)与氧气吸入器(3)连接,第二出气管(23)连接有一连接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及第二出气管(23)的交汇处还设置有一气压监测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救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监测装置(5)包括连接管(51)、控制模块(52)及信息采集装置(53),控制模块(52)与连接管(51) —端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3 )通过穿过连接管(51)内部的导线与控制模块(52 )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救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52)具有数据处理模块及音视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急救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3)包括连接体(531)及传感器(532),所述连接体(531)具有连接头及与该连接头一体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固定腔,传感器(532)设置于该固定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救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螺纹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救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53)套设于连接管(51)内部且连接杆与进气管(21)、第一出气管(22)及第二出气管(23)的交汇处螺纹连接,所述传感器(532 )位于转接件(2 )腔室内,所述连接管(51)与转接件(2 )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3483727SQ20132053911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谦, 周厚荣 申请人:张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