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247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包括本体、滑道、旋紧螺丝、挡板、支板、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本体呈长方形,下部设有四个支架,在本体中间部位设有滑道,两个三角形的挡板设置在滑道上,两个三角形的挡板上分别设有两个旋紧螺丝,本体上端边缘处设置有支板,支板表面与两个三角形的挡板贴合,支板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与立柱连接处内部设有弹簧,这样固定孔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管来调节大小,挡板也能通过滑道调节到和固定孔一样大小的直径,配合使用,本体底板下表面设置为圆弧凹槽形,方便把本体放置在患者颈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气管插管使用时,气管插管插好后,再连接呼吸机导管等其它机械通气设备,插管一般为软管,固定较困难,而病人一般难以配合,容易造成气管插管在气管内发生移动,导致气管损伤、气胸等并发症,通常医生都用胶布交叉缠绕导管,然后贴在病人面部,操作困难且难以固定,而且有些固定器由于管夹腔大小不能改变,不能容纳直径不同的气管插管,为气管插管的固定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固定夹与立柱连接处内部设有弹簧,这样固定孔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管来调节大小,挡板也能通过滑道调节到和固定孔一样大小的直径,配合使用,本体底板下表面设置为圆弧凹槽形,方便把本体放置在患者颈部。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包括本体1、滑道2、旋紧螺丝3、挡板4、支板5、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本体I呈长方形,本体I底面呈圆弧凹槽形,下部设有四个支架,在本体I中间部位设有滑道2,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设置在滑道2上,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上分别设有两个旋紧螺丝3,本体I上端边缘处设置有支板5,支板5表面与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贴合,支板5上设置有固定孔6,固定孔6分为两部分,固定孔6在中间处可开合。
[0006]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夹与立柱连接处内部设有弹簧,这样固定孔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管来调节大小,挡板也能通过滑道调节到和固定孔一样的直径,配合使用,本体底板下表面设置为圆弧凹槽形,方便把本体放直在患者颈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包括本体1、滑道2、旋紧螺丝3、挡板4、支板5、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本体I呈长方形,本体I底面设置为圆弧凹槽形,下部设有四个支架,在本体I中间部位设有滑道2,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设置在滑道2上,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上分别设有两个旋紧螺丝3,本体I上端边缘处设置有支板5,支板5表面与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贴合,支板5上设置有固定孔6,固定孔6分为两部分,固定孔在中间处可开合。[0009]使用时,把本体放在患者的颈部,本体内侧与患者头部相对,固定孔与患者鼻腔平行,把管的一端插入患者气管,另一端穿过固定孔,并使管通过两挡板之间,最后把旋紧螺丝固定。
[0010]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插管固定器,包括本体(I)、滑道(2)、旋紧螺丝(3)、挡板(4)、支板(5)、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本体(I)呈长方形,本体(I)底面呈圆弧凹槽形,下部设有四个支架,在本体(I)中间部位设有滑道(2),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设置在滑道(2)上,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上分别设有两个旋紧螺丝(3),本体(I)上端边缘处设置有支板(5),支板(5)表面与两个三角形的挡板(4)贴合,支板(5)上设置有固定孔(6),固定孔(6)分为两部分,固定孔(6)在中间处可开合。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436653SQ20132057972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徐茂恩 申请人:徐茂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