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肠道引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次性肠道引流装置,它涉及一种肠道医疗护理用具,可充气蘑菇头(1)、引流管(2)、注液阀(3)、注气阀(4)、底盘(5)和底盘卡扣(6);引流管(2)的一端开口设置在可充气蘑菇头(1),其另一端开口设置在底盘(5),引流管(2)上设置有注液阀(3)和注气阀(4),注液阀(3)和注气阀(4)分别与可充气蘑菇头(1)连接,底盘(5)的下部与底盘卡扣(6)相连接。它结构新颖,可帮助大便失禁患者将粪便导出,避免粪便及肠液对肛周皮肤粘膜的浸蚀,从而避免因肛周皮肤黏膜的破溃糜烂蚀而引发的继发感染甚至是败血症等并发症,解决临床护理难题。
【专利说明】—次性肠道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肠道医疗护理用具,具体涉及一次性肠道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大便失禁是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由于粪便浸蚀造成患者肛周皮肤黏膜破溃,糜烂,继而引发感染,诱发败血症,使病情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肠道引流装置,可帮助大便失禁患者将粪便导出,避免粪便及肠液对肛周皮肤粘膜的浸蚀,从而避免因肛周皮肤黏膜的破溃糜烂而引发的继发感染甚至是败血症等并发症,解决临床护理难题。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可充气蘑菇头1、引流管2、注液阀3、注气阀4、底盘5和底盘卡扣6 ;引流管2的一端开口设置在可充气蘑菇头1,其另一端开口设置在底盘5,引流管2上设置有注液阀3和注气阀4,注液阀3和注气阀4分别与可充气蘑菇头I连接,底盘5的下部与底盘卡扣6相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帮助大便失禁患者将粪便导出,避免粪便及肠液对肛周皮肤粘膜的浸蚀,从而避免因肛周皮肤黏膜的破溃糜烂蚀而引发的继发感染甚至是败血症等并发症,解决临床护理难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看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可充气蘑菇头1、引流管
2、注液阀3、注气阀4、底盘5和底盘卡扣6 ;引流管2的一端开口设置在可充气蘑菇头1,其另一端开口在底盘5,引流管2上设置有注液阀3和注气阀4,注液阀3和注气阀4分别与可充气蘑菇头I连接,底盘5的下部与底盘卡扣6相连接。
[0010]本【具体实施方式】可在患者肛门内放置10-14天,用于引流粪便,由此解决临床此项难题。
[0011]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新颖,可帮助大便失禁患者将粪便导出,避免粪便及肠液对肛周皮肤粘膜的浸蚀,从而避免因肛周皮肤黏膜的破溃糜烂蚀而引发的继发感染甚至是败血症等并发症,解决临床护理难题。
【权利要求】
1.一次性肠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可充气蘑菇头(I)、引流管(2)、注液阀(3)、注气阀(4)、底盘(5)和底盘卡扣(6);引流管(2)的一端开口设置在可充气蘑菇头(I),其另一端开口设置在底盘(5),引流管(2)上设置有注液阀(3)和注气阀(4),注液阀(3)和注气阀(4)分别与可充气蘑菇头(I)连接,底盘(5)的的下部与底盘卡扣(6)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525050SQ201320692615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段彦, 陈小杰 申请人:段彦, 陈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