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3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由座垫(1)、靠背(2)、折叠按钮(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座垫(1)两端设滑轮导轨座(4),滑轮导轨座(4)用螺栓固定在氧舱底座上,滑轮导轨(5)设在滑轮导轨座(4)上,两端设滑轮固定穴(6),连接杆(7)两端设滑轮(8)和立柱(9),中间底部设压缩板(10),前面与操纵杆(11)连接,滑轮(8)在滑轮导轨(5)内活动,立柱(9)的下端固定在座垫(1)的底板上,压缩弹簧(12)上端与压缩板(10)接触,下端座落在座垫(1)底板上的弹簧穴(13)内。该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与目前的座椅相比,具有座垫能滑动延伸,坐卧两用,调节简单,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利用率高,避免病菌带入舱内,利于吸氧人员健康的优点。
【专利说明】 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氧舱内座椅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高压氧舱内的座椅,由座垫、靠背、折叠装置构成,座椅固定在舱内两边,一般病人坐在椅子上吸氧治疗,累了可按动一下折叠装置上的按钮,上身可活动一下,解除疲劳;若遇到昏迷或危重病人进舱吸氧,座椅已不适宜,就用担架放在走廊地板上,让病人躺在担架上进行吸氧,利用担架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担架抬进抬出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二是担架在氧舱内占用空间大,治疗人员少,利用率低;三是担架也容易将病菌带入氧舱内,危害氧舱内吸氧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能移动,坐卧两用,调节简单,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利用率高,避免病菌带入舱内,利于吸氧人员健康的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由座垫、靠背、折叠按钮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座垫两端设滑轮导轨座,滑轮导轨座用螺栓固定在氧舱底座上,滑轮导轨设在滑轮导轨座上,两端设滑轮固定穴,连接杆两端设滑轮和立柱,中间底部设压缩板,前面与操纵杆连接,滑轮在滑轮导轨内活动,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座垫的底板上,压缩弹簧上端与压缩板接触,下端座落在座垫底板上的弹簧穴内。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靠背和座垫,为提高放平后的强度,在其底部均设折叠支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务人员用手拉动操作杆,滑轮脱离滑轮固定穴,操作杆和连接杆带动座椅前移,当滑轮移至前滑轮固定穴时,再用压缩弹簧固定,座椅前移后,再按一下折叠按钮,把靠背放平,并用折叠支腿支撑座垫和靠背,将座椅变成吸氧床,让危重病人躺下吸氧,替代了担架,使用方便,安全快捷,提高了氧舱空间的利用率。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座椅相比,具有座椅能移动,坐卧两用,调节简单,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利用率高,避免病菌带入舱内,利于吸氧人员健康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由座垫1、靠背2、折叠按钮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座垫I两端设滑轮导轨座4,滑轮导轨座4用螺栓固定在氧舱底座上,滑轮导轨5设在滑轮导轨座4上,两端设滑轮固定穴6,连接杆7两端设滑轮8和立柱9,中间底部设压缩板10,前面与操纵杆11连接,滑轮8在滑轮导轨5内活动,立柱9的下端固定在座垫I的底板上,压缩弹簧12上端与压缩板10接触,下端座落在座垫I底板上的弹簧穴13内。所述的靠背2和座垫1,在其底部均设折叠支腿14。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由座垫(I)、靠背(2)、折叠按钮(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座垫(I)两端设滑轮导轨座(4),滑轮导轨座(4)用螺栓固定在氧舱底座上,滑轮导轨(5)设在滑轮导轨座(4)上,两端设滑轮固定穴(6),连接杆(7)两端设滑轮(8)和立柱(9),中间底部设压缩板(10),前面与操纵杆(11)连接,滑轮⑶在滑轮导轨(5)内活动,立柱(9)的下端固定在座垫(I)的底板上,压缩弹簧(12)上端与压缩板(10)接触,下端座落在座垫(I)底板上的弹簧穴(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氧舱内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2)和座垫(I),在其底部 均设折叠支腿(14)。
【文档编号】A61G10/02GK203576810SQ20132085337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张绪雷, 李梅 申请人:张绪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