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275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其以碳酸钙和碳酸轻钙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粉末材料,并以稀磷酸溶液作为粘结溶液,再通过3D打印设备制备出医用骨组织支架,其与人体相容性好,由于粘结溶液使用稀磷酸溶液,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较小。
【专利说明】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其制得医用骨组织支架能够用于骨组织材料植入治疗手术。
[【背景技术】]
[0002]3D打印技术在医用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发挥革命性的作用,其意义在于可以克服器官移植技术的传统障碍,即可以在病人体外制作人体组织器官植入材料,然后在人体产生排它反应的前提下,将器官植入材料移植入人体内部。例如,美国Organovo公司成功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体动脉、牙齿、心脏、骨骼等器官植入材料,并已部分成功实现人体移植。同时,美国Oxford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于2012年3月首先通过3D打印将经过特殊处理的聚醚酮高分子材料制备出头骨植入物,然后成功地将其植入一位病人的头骨。
[0003]中国发明专利CN102796909A —种制备多孔钽医用植入材料的方法,即通过成型剂的网络粘结作用将纯钽粉进行包裹粘结,并经过脱脂和真空烧结等后处理制得医用多孔钽植入材料;该植入材料的3D打印制备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也不适于许多人体骨骼组织器官移植。中国发明专利CN102274544A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陶瓷微球的人工骨支架的制备方法,支架主要由固化促进剂、增塑剂、生物胶黏剂等原料经3D打印而成,尽管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是不适合强度要求较高的骨骼组织移植。
[0004]因此,有必要解决如下问题。
[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其制备出的医用骨组织支架与人体相容性好。
[000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常温常压下将Ca/P摩尔数比例为0.1~4的碳酸钙和磷酸氢钙放入高剪切设备中搅拌I~3h直至混合均匀;
[0009](2)将由步骤(1)制得的物料于600~1000°C下焙烧I~4h,然后升温至1200~1600°C并焙烧3~8h,再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振动研磨筛分收集粒径范围为20~120 μ m的粉末颗粒,作为3D打印采用的粉末材料;
[0010](3)配制质量分数为5~25%的稀磷酸,作为3D打印所配套的粘结溶液;
[0011](4)输入步骤(2)制得的粉末材料和步骤(3)得到的稀磷酸,3D打印设备打印制备出医用骨组织支架。
[0012]如上所述,步骤(2)中的高温下,碳酸钙和磷酸氢钙会发生生成磷酸钙的固相化学反应:
[0013]CaC03+2CaHP04 — Ca3 (PO4) 2+H20+C02[0014]如此高温焙烧后得到的粉末材料是碳酸钙、磷酸氢钙以及磷酸钙的混合物。
[0015]磷酸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以及生物降解性,是理想的人体硬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一直获得广泛应用。传统生物医学领域常用的是磷酸钙的磷酸钙,但是相关研究表明磷酸钙3D打印成型效果不好,所以3D打印最常用的是α-磷酸钙。因此,本发明通过一定的焙烧工艺制备α-磷酸钙,尽量降低β_磷酸钙的产量。
[0016]α-磷酸钙的成分与骨基质的无机成分相似,其表面适合人体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繁殖。α -磷酸钙与人体骨骼组织结合性好,对骨髓造血机能无不良反应,无排异反应,无急性毒性反应,不致癌变,无过敏现象。
[0017]如上所述,步骤(4)中,当稀磷酸溶液经3D打印机喷头按照设计模型数据喷射到粉末材料单元层后,稀磷酸溶液逐渐流动而填充轮廓区域的颗粒的表面和空隙;与此同时,随着水分逐渐的挥发,磷酸和磷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酸氢钙和磷酸氢二钙微小晶粒,因此粉末材料颗粒随着微小晶粒的“架桥”作用而缓慢粘结成整体从而制得成品。
[0018]Ca3 (PO4) 2+Η3Ρ04 — Ca2H (PO4) 2+CaH2P04
[0019]3D打印成品中主要是α -磷酸钙,同时含有少量的碳酸钙、磷酸氢钙以及磷酸氢二钙。由本发明所制备的骨骼组织支架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骨骼关节、脊柱、口腔颌面、牙齿等人体器官部位的植入。
[0020]如上所述,通过设置3D打印设备中粉末单元层厚度参数、表面粉末单元层饱和度参数,使所打印制备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单元层厚度为0.1~0.3mm和单元层饱和度为
0.05 ~I。
[0021]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2]( I)通过对焙烧工艺、Ca/P摩尔比例以及粒径范围的选择,使得粉末材料主要成分是具有良好生物医学性能的α -磷酸钙,其非常适合3D打印人体医用植入材料,可以大量取代国外进口钙基骨骼组织支架植入材料产品;
[0023](2)粘结溶液只需要使用稀磷酸溶液,其挥发性较低,对空气污染很小,极大地降低了 3D打印过程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基本实现了绿色环保制造的目的;
[0024](3)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医用骨组织支架,其材料表面和内部布满空隙,可像海绵一样将周边骨细胞吸引进来,因此将其植入人体后的长入效果优异,较短时间内骨细胞便会向材料空隙扩散生长,使真骨与磷酸钙基材料的假骨之间牢固地融合结成一体,使患者骨骼能尽快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I)常温常压下将碳酸钙和磷酸氢钙按照0.75的Ca/P摩尔数比例放入高剪切设备中搅拌2h直至混合均匀;
[0029](2)将由步骤(1)制得的物料于800°C下焙烧2h,然后升温至1500°C并焙烧5h,再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振动研磨筛分收集粒径范围为20~120 μ m的粉末颗粒,即为粉末材料I。
[0030]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稀磷酸,作为3D打印所配套的粘结溶液。
[0031]实施例2
[0032]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I)常温常压下将碳酸钙和磷酸氢钙按照1.65的Ca/P摩尔数比例放入高剪切设备中搅拌2h直至混合均匀;
[0034](2)将由步骤(1)制得的物料于800°C下焙烧3h,然后升温至1400°C并焙烧6h,再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振动研磨筛分收集粒径范围为20~120 μ m的粉末颗粒,即为粉末材料。[0035]配制质量分数为12%的稀磷酸,作为3D打印所配套的粘结溶液。实施例3
[0036]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1)常温常压下将碳酸钙和磷酸氢钙按照1.95的Ca/P摩尔数比例放入高剪切设备中搅拌I~3h直至混合均匀;
[0038](2)将由步骤(1)制得的物料于900°C下焙烧2h,然后升温至1500°C并焙烧4h,再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振动研磨筛分收集粒径范围为20~120 μ m的粉末颗粒,即为粉末材料。
[0039]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磷酸,作为3D打印所配套的粘结溶液。实施例4
[0040]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I)常温常压下将碳酸钙和磷酸氢钙按照0.1的Ca/P摩尔数比例放入高剪切设备中搅拌I~3h直至混合均匀;
[0042](2)将由步骤(1)制得的物料于600°C下焙烧lh,然后升温至1200°C并焙烧3h,再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振动研磨筛分收集粒径范围为20~120 μ m的粉末颗粒,即为粉末材料。
[0043]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稀磷酸,作为3D打印所配套的粘结溶液。
[0044]实施例5
[0045]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6](I)常温常压下将碳酸钙和磷酸氢钙按照4的Ca/P摩尔数比例放入高剪切设备中搅拌I~3h直至混合均匀;
[0047](2)将由步骤(1)制得的物料于1000°C下焙烧4h,然后升温至1600°C并焙烧8h,再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振动研磨筛分收集粒径范围为20~120μπι的粉末颗粒,即为粉末材料。
[0048]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稀磷酸,作为3D打印所配套的粘结溶液。
[0049]如上所述,分别将实施例1-4得到的粉末材料I~4和相应的粘结溶液I~4经Ζ310型3D打印机(美国Z Corporation),分别制成品I~4 (打印参数设置:层厚为
0.175_、表面粉末单元层的饱和度为0.14、表面粉末单元层的饱和度为0.28),待其静置4h后取出并老化36h,然后去除多余粉末材料。3D打印成品的相关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0050]表1粉末材料I~粉末材料4经3D打印成型产品的相关测试数据
[0051]
【权利要求】
1.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常温常压下将Ca/P摩尔数比例为0.1~4的碳酸钙和磷酸氢钙放入高剪切设备中搅拌I~3h直至混合均匀; (2)将由步骤(1)制得的物料于600~1000°C下焙烧I~4h,然后升温至1200~1600°C并焙烧3~8h,再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通过振动研磨筛分收集粒径范围为20~120 μ m的粉末颗粒,作为3D打印采用的粉末材料; (3)配制质量分数为5~25%的稀磷酸,作为3D打印所配套的粘结溶液; (4)输入步骤(2)制得的粉末材料和步骤(3)得到的稀磷酸,3D打印设备打印制备出医用骨组织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打印制备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粉末单元层厚度为0.1~0.3_。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磷酸钙基医用骨组织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打印制备出医用 骨组织支架表面粉末单元层饱和度为0.05~I。
【文档编号】A61L27/12GK103877611SQ20141013845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8日
【发明者】聂建华, 王俊, 林跃华 申请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