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康复、矫正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31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手部康复、矫正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和使用方法,包括支架部分、动力部分、辅助部分,支架部分包括刚性或半刚性部分,动力部分包括弹性金属材料和弹性织物材料,辅助材料包括衬里、紧固件、紧固带、钩、环和搭扣,动力部分通过紧固件设置在支架部分上,辅助部分设置在支架内外两侧和动力部分上,使用时将动力部分定位连接到支架部分上的预定位置,并使用紧固件或紧固带紧固,将矫正支架佩戴到使用者前臂,手指放在皮革材料内,将弹性织物的拉力作用于手指、指蹼和手掌。本发明简单实用,能够方便手部患者矫正手部缺陷,并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手部功能,结构简单,益于操作和维护,不仅适合住院病人使用,还适合出院病人的家庭使用,同时还具有手部美容的功效。
【专利说明】手部康复、矫正支架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矫正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和使用方法。
[0002]【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人体外部的美观,特别是手部缺陷问题,虽然手部缺陷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矫正,但由于手术治疗周期长、花费大,很多患者放弃手术治疗,选择日后进行矫正治疗,另外,手部的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伤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原有的劳动能力,伤愈后,病人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手部功能,目前,病人手部康复治疗通常需要去康复中心使用专门的康复机械进行恢复训练,训练时间有限,价格昂贵,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且康复机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十分不便。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够方便手部患者矫正手部缺陷,并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手部功能的手部康复、矫正支架。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包括支架部分、动力部分、辅助部分,其特征是:所述支架部分包括刚性或半刚性部分,所述动力部分包括弹性金属材料、弹性织物材料和皮革材料,所述辅助材料包括衬里、紧固件、紧固带、钩、环和搭扣,所述动力部分通过紧固件设置在支架部分上,所述辅助部分设置在支架内外两侧和动力部分上。
[0005]所述支架部分根据使用者上肢的结构制造,包括手指部分、手背部分、拇指部分,且手背部分与手指部分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开口,所述手指部分低于手背部分,所述拇指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侧方成型,与手背部分连接,所述支架采用热塑成形材料或聚合材料或轻质金属合金材料,且至少限制一个部分的运动。
[0006]所述弹性金属材料由钢丝、弹簧和皮革构成,所述钢丝的一端为圆形结构,另一端为马蹄形结构,所述马蹄形的一端与支架部分连接,所述圆形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皮革材料。
[0007]所述钢丝与支架具有夹角,所述皮革材料为U型结构,上部开口端与弹簧连接,下部弧形结构高于支架部分上的开口水平位置,所述皮革材料为具有一定强度和柔韧度的材料。
[0008]所述弹性织物材料为一带状结构,一端与支架手指部分、支架侧方位置连接,另一端可移除活动连接于支架手背后方、侧方及拇指位置。
[0009]所述紧固件、紧固带、钩、环、和搭扣均经过安全处理,在金属的端头部位设置尼龙护套。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简单实用,能够方便手部患者矫正手部缺陷,并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手部功能,结构简单,益于操 作和维护,不仅适合住院病人使用,还适合出院病人的家庭使用,同时还具有手部美容的功效。
[0011]2、本发明弹簧及钢丝的差异设计,可方便患者对某一根手指或多根手指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可根据手指的康复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钢丝或不同强度的弹簧进行训练,同时钢丝还可以调节长短及与支架的角度,自主选择训练强度,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适合患者在家中随时随地进行康复训练,本发明的弹性织物设计,可方便患者对某一个或多个指蹼、手指及手掌进行康复训练,并可根据手部健康情况选择不同弹性的材料进行训练。
[0012]3、本发明的动力部分和支架部分都设置有辅助部分,使患者在使用时感觉更加舒适,支架的外部设置有紧固带、钩、环和搭扣等工具,方便患者的固定,可选择性将紧固带作用于弯曲后的上臂,以限制支架受力前移,紧固带和搭扣可以调节松紧,操作简单,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增加使用的舒适度。
[0013]4、本发明可以预防因手部皮肤或者骨骼损伤修复时可能出现的并指或者关节挛缩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以由某些先天疾病(如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意外损伤、或是不当生活方式引起的手部疾病,使用矫正(矫形)装置的动力部分来防止可能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畸形或残疾,还可以将使用者的手部保持在有利的位置,发展特定肌肉控制或增进肌肉张力,以改善这些肢体功能并且防止畸形。
[0014]5、本发明能够改善肢体功能,每天佩戴本发明时间越长,治疗及康复效果越佳,如使用者每天佩戴时间不足I小时,会影响治疗、康复效果。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手部康复、矫正支架结构图。
[0016]图2为手部康复、矫正支架侧视图。
[0017]图3为钢丝与支架部分连接图。
[0018]图4为钢丝、弹簧和皮革材料连接图。
[0019]图5为手掌部分与手指部分连接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图中,1-紧固带、2-手背部分、3-拇指部分、4-手指部分、5-开口、6-弹性织物材料、7-紧固件、8-钢丝、9-弹簧、10-皮革材料。
[0021]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和使用方法:一种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包括支架部分、动力部分、辅助部分,其特征是:支架部分包括刚性或半刚性部分,动力部分包括弹性金属材料和弹性织物材料,辅助材料包括衬里、紧固件7、紧固带1、钩、环和搭扣,动力部分通过紧固件7设置在支架部分上,辅助部分设置在支架内外两侧和动力部分上。
[0022]支架部分根据使用者上肢的结构制造,包括手指部分4、手背部分2、拇指部分3,且手背部分2与手指部分4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开口 5,手指部分低于手背部分,可选择成型拇指部分3,位于支架侧方,与手背部分2连接,支架采用热塑成形材料或聚合材料或轻质金属合金材料,且至少限制一个部分的运动。
[0023]弹性金属材料由钢丝8和弹簧9构成,钢丝8的一端为圆形结构,另一端为马蹄形结构,马蹄形的一端与支架部分连接,圆形的一端与弹簧8的一端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设置有皮革材料10。
[0024]钢丝8与支架具有夹角,皮革材料10为U型结构,上部开口端与弹簧9连接,下部弧形结构高于支架部分上的开口 5水平位置,皮革材料10为具有一定强度和柔韧性材料。
[0025]弹性织物材料6产生反相拉力,下端与支架手指部分4、支架侧方连接,另一端可移除活动连接于支架手背后方、侧方及拇指位置,弹性织物材料6具有很好的伸缩性能并具有透气吸汗性。
[0026]紧固件7、紧固带1、钩、环、和搭扣均经过安全处理,在金属的端头部位设置尼龙护套。
[0027]手部康复、矫正支架的使用方法:先将动力部分定位连接到支架部分上的预定位置,并使用紧固件7紧固,将矫正支架佩戴到使用者上臂,并使用紧固带I紧固,手指放在皮革材料10内,弹性金属材料8、9和皮革材料10形成的动力部分施加张力作用于手指、弹性织物材料6形成的动力部分施加压力、拉力作用于拇指、指缝和手掌,动力部分、支架部分和辅助部分可以组合的方式佩戴,也可在移除部分动力的情况下,单独佩戴。
[0028]支架部分可纠正使用者的腕部异常弯曲,动力部分构成沿一个或多个预定方向施加力,以辅助或限制手部运动,可治疗使用者的指间关节挛缩,抑制指蹼上移,还可以治疗手掌内翻。
[0029]在移除部分动力装置佩戴时,不会引起原有功能的完全消失,佩戴者可以移除弹性金属动力装置,以便提供一些特定的舒适性治疗方法。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包括支架部分、动力部分、辅助部分,其特征是:所述支架部分包括刚性或半刚性部分,所述动力部分包括弹性金属材料、弹性织物材料和皮革材料,所述辅助材料包括衬里、紧固件、紧固带、钩、环和搭扣,所述动力部分通过紧固件设置在支架部分上,所述辅助部分设置在支架内外两侧和动力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部分根据使用者上肢的结构制造,包括手指部分、手背部分、拇指部分,且手背部分与手指部分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开口,所述手指部分低于手背部分,且拇指部分可选择侧方成型,与手背部分连接,所述支架采用热塑成形材料或聚合材料或轻质金属合金材料,且至少限制一个部分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弹性金属材料由钢丝和弹簧构成,所述钢丝的一端为圆形结构,另一端为马蹄形结构,所述马蹄形的一端与支架部分连接,所述圆形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皮革材料,所述弹性织物下部与支架手指部分、支架侧方连接,上部与支架手背后方、侧方及拇指位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钢丝与支架具有夹角,所述皮革材料为U型结构,上部开口端与弹簧连接,下部弧形结构高于支架部分上的开口水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康复、矫正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紧固带、钩、环、和搭扣均经过安全处理,在金属的端头部位设置尼龙护套。
【文档编号】A61F5/01GK103989544SQ201410221095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林志淼, 任文莉 申请人:任文莉, 林志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