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矫正装置及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13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踝矫正装置及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踝矫正装置及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矫正垂足,或拘束、保护受到伤害的足踝部,达到矫正或拘束、保护足踝部功能之足踝矫正装置及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
背景技术
正常状态的踝关节可以进行背屈(dorsiflexion)、妬屈(plantarflexion)、内翻(inversion)、外翻(eversion)等动作。而临床上常见的垂足(drop foot)正式名称是踝关节跖屈(equinus foot)。垂足是指踝关节背屈的动作变差。依据肌肉对踝关节的控制机制,垂足可分为张力型及无力型,前者是因踝关节跖屈肌群张力过强而引起,后者是因踝关节背屈肌群肌力过弱而造成,常见的原因是中枢神经、周边神经或肌肉组织任何一处损伤发生病变。 简单地说,垂足现象造成无法拥有正常的踝关节功能,并在行走的步伐中足底过度跖曲,导致跨步时足趾会擦撞地面,容易绊倒,进而造成行动上的不方便,一些不佳的行走代偿动作就可能发生,包括以增加髋膝关节的屈曲角度来跨步,如马蹄踏步的方式行走(Stepping gait),或者,以抬高患侧骨盆搭配髋关节外展的方式跨圆弧步(Circumductiongait),防止足底拖行地板。这些代偿动作将造成行走时较没有效率。而使用足踝矫具(ankle foot orthosis, AFO)后,能有助于缓解垂足问题,也就是说利用足踝矫具可以矫正过度的足底弯曲。此外,足踝部运动伤害时,可能伴随韧带、肌肉、或骨骼受伤,踝关节常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或局部限制其活动,此时,足踝矫具也可以扮演保护、限制踝关节运动的功能。已知一种后叶式的足踝矫具(Posterior Leaf Spring (PLS)AFO),或一种前置式足踝矫足(Anterior Ankle-Foot Orthosis, AAF0),包括一用于固定足部的足部支撑件,与一用于固定小腿部且连接该足部支撑件的小腿部支撑件,而足部支撑件与小腿部支撑件是一体成型,通常以热塑性的塑料医材或一般塑料制成。由于是塑料制成,欠缺金属骨架支撑,不能抵抗患者长期使用的负载,产品使用寿命一般都不长。已知一种铰接式的足踝矫具(Articulated AF0),包括一用于固定足部的足部支撑件、一用于固定小腿部的小腿部支撑件,及一枢接足部支撑件与小腿部支撑件的铰链(hinge),足部支撑件与小腿部支撑件两者是分离的,是借由铰链将两者连接,且以铰链模拟正常的踝关节。然而,铰接式的足踝矫具仅能被动支撑垂足,但尚无法主动提供行走推进的力学协助,对于提升患者的行走效率,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能提升垂足患者行走舒适度与效率,矫正不当的踝关节跖曲,或针对足踝部伤害患者提供拘束、保护足踝部的功能,且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足踝矫正装置。[0008]本实用新型足踝矫正装置,包含一 L形的支架、一足部支撑垫、及一具有挠性的绑带单元。该L形的支架包括一足部支撑臂、一连接该足部支撑臂的连接臂,及一连接该连接臂的小腿部支撑臂,该足部支撑臂具有一前端,及一相反于该前端的后端,该小腿部支撑臂具有一顶端,及一相反于该顶端的底端,该连接臂自该足部支撑臂的后端向后并向上延伸连接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底端,且外形呈弧状。该足部支撑垫设置在该足部支撑臂。该绑带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足部支撑垫的足部绑带、一设置在该连接臂的踝部绑带,及一设置在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小腿部绑带。较佳地,该L形的支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较佳地,该连接臂具有二间隔相距的穿槽,该二穿槽沿着该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该踝部绑带穿过该二穿槽。较佳地,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后段的颈缩段。较佳地,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该前端的前段、一位于该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前段及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前段及该后段的颈缩段。该颈缩段提供该足部支撑垫向上形成足弓。较佳地,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O度至-5度之间。较佳地,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5度至O度之间。较佳地,该足踝矫正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小腿部支撑垫。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更能提升垂足患者行走的舒适度与效率,且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于是,本实用新型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外形呈L形,并包括一足部支撑臂、一连接该足部支撑臂的连接臂,及一连接该连接臂的小腿部支撑臂,该足部支撑臂具有一前端,及一相反于该前端的后端,该小腿部支撑臂具有一顶端,及一相反于该顶端的底端,该连接臂自该足部支撑臂的后端向后并向上延伸连接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底端,且外形呈弧状。较佳地,该连接臂具有二间隔相距的穿槽,该二穿槽沿着该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较佳地,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后段的颈缩段。较佳地,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该前端的前段、一位于该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前段及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前段及该后段的颈缩段。较佳地,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O度至-5度之间。较佳地,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5度至O度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挠性的该踝部绑带及该连接臂的二穿槽相配合,并且该踝部绑带既能捆绑定位使用者踝部而且能达到挠曲功能。该足部支撑臂上的颈缩段外型可以提供该足部支撑垫向上形成足弓的空间,同时适合左脚与右脚。又因碳纤维材质所制成的L形的该支架,具有储备弹性能及帮助弹性复位的效果,能协助使用者行走推进,而保持行进间的流畅度与行走效率;再者,碳纤维材质所制成的该支架耐用性更高,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足踝矫正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说明一足部支撑臂的前段、后段及颈缩段的宽度关系的尺寸示意图;图3是说明一踝部绑带穿设一连接臂的二穿槽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说明一使用者穿戴足踝矫正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说明一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能相对足部支撑臂夹角的法线倾斜O度至-5度之间的示意图;及图6是说明一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能相对足部支撑臂夹角的法线倾斜5度至O度之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足踝矫正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供一使用者的小腿部及足部穿戴使用以定位踝部,并能辅助垂足(drop foot)患者穿戴后回归于较有效率的步态行走。足踝矫正装置包含一支架1、一足部支撑垫2、一小腿部支撑垫3,及一绑带单元4。支架I包括一足部支撑臂11、一连接足部支撑臂11的连接臂12,及一连接该连接臂12的小腿部支撑臂13,足部支撑臂11具有一前端111,及一相反于前端111的后端112,小腿部支撑臂13具有一顶端131,及一相反于顶端131的底端132,连接臂12自足部支撑臂11的后端112向后并向上延伸连接小腿部支撑臂13的底端132,且外形呈弧状。足部支撑臂11支撑使用者的足部,连接臂12为弧状为对应使用者的踝部外形且支撑使用者的足踝部,小腿部支撑臂13供使用者小腿部靠抵。连接臂12具有二间隔相距的穿槽121,二穿槽121沿着连接臂12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支架I为一体成型,且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所制成。足部支撑垫2设置在足部支撑臂11,并且外形与使用者足掌形状相对应,小腿部支撑垫3设置在小腿部支撑臂13,并且外形与使用者小腿部形状相对应。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足部支撑垫2与小腿部支撑垫3为热塑板材所制成,例如副木(splint)的低温热塑板材等材质。足部支撑臂11还具有一位于前端111的前段113、一位于后端112的后段114,及一连接前段113及后段114且宽度小于前段113及后段114的颈缩段115。也就是说,定义前段113的宽度Wl、后段114的宽度W2,及颈缩段115的宽度W3,颈缩段115的宽度W3小于前段113的宽度Wl及后段114的宽度W2,为此足部支撑臂11的外形略呈I字形,颈缩段115的两相对侧以分别对应使用者左足及右足的足掌内侧的弯曲弧度(也就是足弓)。换句话说,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使用者的左足时,只需更换足部支撑垫2的外形对应左足掌;相反地,当应用于使用者的右足时,只需更换足部支撑垫2的外形对应右足掌,即使用者的左足及右足皆能共享同一支架1,进而降低材料的成本。足部支撑垫2具有一足尖部21,及一相反于足尖部21且邻近连接臂12的足跟部22。足部支撑臂11是邻近足跟部22设置,足部支撑臂11的长度约占足部支撑垫2全长的2/3,让使用者的足部穿入后,方便足掌的前端上下转动。具有挠性的绑带单元4包括一设置在足部支撑垫2且用于捆绑使用者足部的足部绑带41、一设置在连接臂12且用于捆绑使用者踝部的踝部绑带42,及一设置在小腿部支撑垫3且用于捆绑使用者小腿部的小腿部绑带43。而足部绑带41、踝部绑带42,及小腿部绑带43的末端面也可车缝黏扣带(loop and hook faster),以简便实施黏贴定位,且足部绑带41、踝部绑带42,及小腿部绑带43可随着不同使用者的小腿部、踝部及足部的粗细尺寸作长度调整。参阅图1、图3与图4,当使用者的小腿部及足部穿戴使用足踝矫正装置时,将足部对准踏在足部支撑垫2上,小腿部倚靠在小腿部支撑垫3。继而,将足部绑带41环绕包覆足部及足部支撑垫2以定位足部;将踝部绑带42由连接臂12的外侧面穿过其中一个穿槽121,绕经连接臂12的内侧面,并穿出其中之另一个穿槽121,再绕经连接臂12的外侧面,环绕包覆踝部及连接臂12以定位踝部;将小腿部绑带43环绕包覆小腿部及小腿部支撑垫3以定位小腿部,不仅让垂足患者穿戴后,防止垂足状况再度发生,也能针对足踝部有受伤的患者提供踝关节拘束与保护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由碳纤维材质制成L形的支架I能使足踝矫正装置轻量化,不会让使用者穿戴足踝矫正装置后觉得笨重,而不易行走;且在行走周期遇到足跟部22着地时或者是足尖部21蹬离地时,又因碳纤维材质特性极富弹性,能储备弹性能,帮助弹性复位,协助行走推进,增加使用者的行走效率与舒适度,并能避免使用者再次发生垂足状态;最后,碳纤维材质所制成的L形的支架I耐用性更高,相较于现有的后叶式的足踝矫具及前置式足踝矫足更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足部支撑垫2于足部支撑臂11的颈缩段115处,可以进一步向上形成足弓,使穿戴包覆性与支撑性更佳。此外,足部支撑垫2与小腿部支撑垫3于靠近使用者的肢体侧,都可以再添加软垫或布料(未画在图中),增加穿戴舒适性。不仅如此,本实施例的足踝矫正装置相较于现有的铰接式足踝矫具,不需要铰链关节(hinge joint)当作踝关节,仅利用具有挠性的L形的支架I提供踝关节受到拘束(受保护的)的跖曲与背曲空间。通过踝部绑带42及连接臂12的二穿槽121相配合,让使用者穿戴足踝矫正装置后,若遇踝部较大角度弯折的动作时,踝部绑带42能弹性变形而能让用户踝部弯曲,避免过大力量通过踝部绑带42施加在皮肤上,以达到穿戴舒适性的效果。参阅图4与图5,另一方面,L形的支架I安装于垂足或者足踝部伤害的患者足部时,使小腿部支撑臂13的延伸线至足部支撑臂11的法线夹角Θ I倾斜O度至-5度之间,以帮助穿戴足踝矫正装置时,让小腿部及足部受到一背曲预力,撑起足部,进而减少过度的踝关节弯曲,包括垂足。参阅图4与图6,此外,L形的支架I制备时,也可以使小腿部支撑臂13的延伸线至足部支撑臂11的法线夹角Θ 2倾斜5度至O度之间,配合幼童小腿部后缘的几何外型,当穿戴足踝矫正装置时,足部放在足部支撑臂11上,让下肢伸直张力过强的幼童(如脑性麻痹患者),小腿部及足部肌肉张力受到适度的抑制,进而使小腿部、踝部及足部回归至正常摆位。这也就意味着,本设计能依据使用者腿部、踝部及足部不同肌肉张力、受伤的状态或小腿几何外型,而在足踝矫正装置出厂前做适度调整或提供不同角度的选择。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足踝矫正装置,通过具有挠性的踝部绑带42及连接臂12的二穿槽121相配合,并且踝部绑带42既可捆绑定位使用者踝部且能达到挠曲功能,又因碳纤维材质所制成的L形的支架1,具有储备弹性能及帮助弹性复位的效果,能协助使用者行走推进,而保持行进间的流畅度与行走效率;再者,碳纤维材质所制成的支架I耐用性更高,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且足部支撑垫2于足部支撑臂11的颈缩段115处,可以进一步向上形成足弓,使穿戴的包覆性与支撑性更佳,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穿戴舒适性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足踝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足踝矫正装置包含: 一 L形的支架,包括一足部支撑臂、一连接该足部支撑臂的连接臂,及一连接该连接臂的小腿部支撑臂,该足部支撑臂具有一前端,及一相反于该前端的后端,该小腿部支撑臂具有一顶端,及一相反于该顶端的底端,该连接臂自该足部支撑臂的后端向后并向上延伸连接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底端,且外形呈弧状; 一足部支撑垫,设置在该足部支撑臂;及 一具有挠性的绑带单元,包括一设置在足部支撑垫的足部绑带、一设置在该连接臂的踝部绑带,及一设置在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小腿部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踝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臂具有二间隔相距的穿槽,该二穿槽沿着该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该踝部绑带穿过该二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踝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后段的颈缩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踝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该前端的前段、一位于该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前段及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前段及该后段的颈缩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踝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O度至-5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踝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5度至O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踝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足踝矫正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小腿部支撑垫。
8.—种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外形呈L形,并包括一足部支撑臂、一连接该足部支撑臂的连接臂,及一连接该连接臂的小腿部支撑臂,该足部支撑臂具有一前端,及一相反于该前端的后端,该小腿部支撑臂具有一顶端,及一相反于该顶端的底端,该连接臂自该足部支撑臂的后端向后并向上延伸连接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底端,且外形呈弧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臂具有二间隔相距的穿槽,该二穿槽沿着该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后段的颈缩段。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足部支撑臂还具有一位于该前端的前段、一位于该后端的后段,及一连接该前段及该后段且宽度小于该前段及该后段的颈缩段。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O度至-5度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小腿部支撑臂的延伸线相较于该足部支撑臂的法线倾斜5度至O度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及一种包含该支架的足踝矫正装置,该足踝矫正装置的支架外形呈L形,并包括一足部支撑臂、一连接足部支撑臂的连接臂,及一连接连接臂的小腿部支撑臂,足部支撑臂具有一前端,及一相反于前端的后端,小腿部支撑臂具有一顶端,及一相反于顶端的底端,连接臂自足部支撑臂的后端向后并向上延伸连接小腿部支撑臂的底端,且外形呈弧状。该足踝矫正装置还包含一足部支撑垫及一具有挠性的绑带单元。足部支撑垫设置在足部支撑臂。绑带单元包括一足部绑带、一踝部绑带及一小腿部绑带。本实用新型的足踝矫正装置能提升垂足或足踝部运动伤害患者足踝部的保护、矫正功能,提升行走舒适度,且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61F5/052GK203042576SQ2012207299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赖弘仁 申请人:德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