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84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含有质量浓度为0.1%~10%酶颗粒、0.01%~10%稳定剂及5%~30%多元醇,余量为油相;其制备方法中首先将酶与多元醇或与部分油相通过球磨仪研磨均质形成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或含酶油相,然后将稳定剂在60~200℃条件下分散溶解于剩余油相中,最后将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或含酶油相与含有稳定剂的油相混匀,通过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高压均质形成均匀稳定的含酶油悬浮剂,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10μm,优化条件下酶颗粒的粒径小于5μm,甚至达到1000nm以下。该酶油悬浮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缓慢释放及无刺激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药品的开发。
【专利说明】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三维构象的及催化功能的一类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高效及反应条件温等特点,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蛋白水解酶医药领域主要应用清创消炎领域。在临床上常用用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治疗炎症和浮肿疾患,以清除坏死组织;用胃蛋白酶治疗消化不良;用酸性蛋白酶治疗支气管炎;用弹性蛋白酶治疗脉管炎;用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对外科化脓性创口的净化及胸腔间浆膜粘连的治疗。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_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0003]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防治最难、花费最多的第一大疾病,给奶牛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牛奶的品质,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是引起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也是临床上最难治疗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致病菌,可致人或动物的各种化脓性疾病、乳腺炎、败血症等。另外,奶牛子宫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第二大疾病,一般由细菌感染子宫壁引起,若不及时治疗子宫炎,炎症就容易扩散形成子宫肌炎、子宫周围炎等,并转为慢性炎症,成为奶牛屡配不孕、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可导致死亡。阴道检查,子宫颈稍开张,有时有分 泌物排出;病重者子宫分泌物多为乌红色或棕色,躺下时排出恶臭、水样阴道排出物;直肠检查时子宫角要比正常大,宫壁厚,子宫收缩反应减弱等临床症状。
[0004]目前世界上治疗奶牛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均以抗生素为主,抗生素可快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繁殖,见效快,但牛奶因抗生素残留,弃奶周期长而使治疗成本增大。同时抗生素治疗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如(I)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2)单一药物抗菌谱不广(3)容易造成抗生素残留(4)易复发。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且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奶牛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越来越难于治疗。
[0005]近年,针对奶牛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的治疗现状及问题,国内外科学家逐渐采用一些安全、有效的生物疗法,通过一些细胞因子、溶菌酶以及疫苗等生物制剂用来防治奶牛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既能治疗疾病,又没有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中国专利ZL200510028617.5及201010579869.8公开了一种溶葡萄球菌酶冻干粉剂可用于治疗奶子宫内膜炎及乳房炎。美国专利5.760.026公开了溶葡萄球菌酶治疗奶牛乳腺炎。国内外有少部分研究文章报道采用溶菌酶治疗奶牛乳房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蛋白酶用于奶牛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却少见有报道。溶菌酶的在奶牛疾病中的治疗主要以注射用粉剂,现配酶水溶液局部灌注的给药方式,溶菌酶在局部组织中迅速释放,由于酶的生物体内半衰期比较短,容易在短时间内失活,达不到预想的治疗效果。另外由于局部灌注生物环境存在大量的体液,水溶性的制剂很快分散于体液中,不能充分渗透进入炎症的组织中去,严重影响酶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一种稳定的可以缓慢释放的酶液体油制剂,可以有效的漂浮于体液表面以便更好的与炎症组织接触充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缓慢释放的含酶油悬浮剂;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发明含酶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一个目的是提供所发明含酶油悬浮剂在制备药品中的应用,用于畜牧炎症的预防及治疗药物,尤其是奶牛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及治疗药物。
[0007]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含有以下组分:[0008]酶颗粒0.1%~10%,
[0009]稳定剂0.01%~10%,
[0010]余量为油相,
[0011]以上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0012]将上述酶颗粒悬浮于含有稳定剂的油相中,经过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高压均质形成所述含酶油悬浮剂;所述酶为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舍雷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黑曲霉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所述的酶颗粒可以为酶结晶颗粒,也可以是酶与赋形剂形成的酶非晶型颗粒。本发明所述的酶可以来源于动植物提取,也可以来源于微生物发酵或通过基因重组纯化制备得到。
[0013]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还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30%多元醇,所述的多元醇为甘油、丙二醇、木糖、果糖、山梨醇、肌醇、乳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海藻糖、甘露醇、葡糖糖和右旋糖酐中的至少一种。
[0014]本发明所述油相为维生素Ε、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Α、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辛酸/癸酸三甘油酯、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酸三甘油酯、硅油、大豆油、橄榄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棕榈油和蓖麻油中至少一种。
[0015]本发明所述稳定剂为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单硬脂酸铝、二硬脂酸铝、单硬脂酸甘油酯、蜡、氢化蓖麻油、山嵛酸甘油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月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中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稳定剂主要分为两类:1、增稠剂,用于增稠油相,阻止酶悬浮颗粒沉降或漂浮导致酶悬浮液不均匀,提高酶悬浮液稳定性,例如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单硬脂酸铝、二硬脂酸铝、单硬脂酸甘油酯、蜡、氢化蓖麻油、山嵛酸三甘油酯等;2、表面活性剂,用于调节油相的表面张力及油相制剂在水面的铺展性,例如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等。[0016]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10 μ m。
[0017]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5 μ m。
[0018]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lOOOnm。
[0019]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0]a.将酶颗粒分散于部分油相中,置于球磨仪研磨使酶均匀分散于油相中,形成含有酶颗粒的油相;
[0021]b.将稳定剂在60~200°C温度下搅拌分散溶解于剩余油相中,形成含有稳定剂的油相;
[0022]c.将步骤a得到的含有酶颗粒的油相在20~40°C温度下搅拌分散于步骤b得到的含有稳定剂的油相,然后置于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中高压均质形成均匀分散的含酶油悬浮剂。
[0023]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的另外一种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4]a.将酶颗粒分散于多元醇水溶液,通过喷雾干燥仪形成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或将酶颗粒分散于多元醇中,通过球磨仪研磨均质形成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
[0025]b.将稳定剂60~200°C温度下搅拌分散溶解于油相中,形成含有稳定剂的油相;
[0026]c.将步骤a得到的酶与多 元醇的混合物在20~40°C温度下搅拌分散于步骤b得到的含有稳定剂的油相,然后置于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中高压均质形成均匀分散的含酶油悬浮剂。
[0027]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奶牛乳房炎及奶牛子宫内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0028]本发明提供的含酶油悬浮剂具有以下优点:1.产品外观呈非透明、粘稠状液体,具有显著的耐热寒稳定性;2.产品为油溶液,与水不互溶,但可以漂浮并铺展于水表面;
3.含酶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10 μ m,优化条件下粒径小于5 μ m,甚至可以小于lOOOnm,显著提高了酶油悬浮剂的稳定性及均一性;4.酶油悬浮剂具有缓慢释放的特点;
5.酶油悬浮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含有以下组分:
[0030]酶颗粒0.1%~10%,
[0031]稳定剂0.01%~10%,
[0032]余量为油相,
[0033]以上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0034]将上述酶颗粒悬浮于含有稳定剂的油相中,经过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高压均质形成所述含酶油悬浮剂;所述酶为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舍雷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黑曲霉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所述的酶颗粒可以为酶结晶颗粒,也可以是酶与赋形剂形成的酶非晶型颗粒。
[0035]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还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30%多元醇,所述的多元醇为甘油、丙二醇、木糖、果糖、山梨醇、肌醇、乳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海藻糖、甘露醇、葡糖糖和右旋糖酐中的至少一种。
[0036]本发明所述油相为维生素E、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A、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辛酸/癸酸三甘油酯、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酸三甘油酯、硅油、大豆油、橄榄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棕榈油和蓖麻油中至少一种。
[0037]本发明所述稳定剂为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单硬脂酸铝、二硬脂酸铝、单硬脂酸甘油酯、蜡、氢化蓖麻油、山嵛酸甘油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月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中至少一种。
[0038]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10 μ m。
[0039]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5 μ m。
[0040]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中酶颗粒的粒径小于lOOOnm。
[0041]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42]a.将酶颗粒分散于部分油相中,置于球磨仪研磨使酶均匀分散于油相中,形成含有酶颗粒的油相;
[0043]b.将稳定剂在60~200°C温度下搅拌分散溶解于剩余油相中,形成含有稳定剂的油相;
[0044]c.将步骤a得到的含有酶颗粒的油相在20~40°C温度下搅拌分散于步骤b得到的含有稳定剂的油相,然后置于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中高压均质形成均匀分散的含酶油悬浮剂。
[0045]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的另外一种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46]a.将酶颗粒分散于多元醇水溶液,通过喷雾干燥仪形成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或将酶颗粒分散于多元醇中,通过球磨仪研磨均质形成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
[0047]b.将稳定剂60~200°C温度下搅拌分散溶解于油相中,形成含有稳定剂的油相;
[0048]c.将步骤a得到的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在20~40°C温度下搅拌分散于步骤b得到的含有稳定剂的油相,然后置于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中高压均质形成均匀分散的含酶油悬浮剂。
[0049]本发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奶牛乳房炎及奶牛子宫内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0050]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是,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0051]实施例1
[0052]步骤1.将500mg木瓜蛋白酶搅拌分散于30g的大豆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300r/min,球磨3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4.8 μ m左右均一的木瓜蛋白
酶大豆油悬浮溶液;
[0053]步骤2.将3g的单硬脂酸铝与66.5g的大豆油混合,在16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白色粘稠状大豆油;
[0054]步骤3.分别将步骤I和步骤2所得到的大豆油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木瓜蛋白酶油悬浮剂。
[0055]实施例2
[0056]步骤1.将IOOmg糜蛋白酶搅拌分散于IOg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600r/min,球磨9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0.35 μ m左右均
一的糜蛋白酶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油悬浮溶液;
[0057]步骤2.将7g的白蜡与82.9g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混合,在16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白色粘稠状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油;
[0058]步骤3.分别将步骤I和步骤2所得到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糜蛋白酶油悬浮剂。
[0059]实施例3 [0060]步骤1.将SOOmg枯草杆菌蛋白酶搅拌分散于30g的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400r/min,球磨6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
1.0 μ m左右均一的枯草杆菌蛋白酶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悬浮溶液;
[0061]步骤2.将6g的山嵛酸甘油酯与63.2g的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混合,在8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白色粘稠状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
[0062]步骤3.分别将IOmg维生素E及步骤I和步骤2所得到的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枯草杆菌蛋白酶油悬浮剂。
[0063]实施例4
[0064]步骤1.将1.5g溶葡萄球菌酶搅拌分散于30g的橄榄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400r/min,球磨3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3.2 μ m左右均一的溶葡萄球菌酶橄榄油悬浮溶液;
[0065]步骤2.将0.5g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与3g的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与66g的橄榄油混合,在4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粘稠状橄榄油;
[0066]步骤3.分别将IOOmg维生素A及步骤I和步骤2所得到的橄榄油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溶葡萄球菌酶油悬浮剂。
[0067]实施例5
[0068]步骤1.将IOg弹性蛋白酶搅拌分散于50g的玉米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400r/min,球磨6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5 μ m左右均一的弹性蛋白酶玉米油悬浮溶液;
[0069]步骤2.将4g的单硬脂酸铝与36g的玉米油混合,在16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白色粘稠状玉米油;
[0070]步骤3.分别将500mg维生素E醋酸酯及步骤I和步骤2所得到的玉米油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弹性蛋白酶油悬浮剂。
[0071]实施例6
[0072]步骤1.将IOOmg黑曲霉蛋白酶及IOOmg菠萝蛋白酶搅拌分散于30g的花生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500r/min,球磨9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0.7 μ m左右均一的混合蛋白酶花生油悬浮溶液;
[0073]步骤2.将IOOmg的聚乙二醇_12_羟基硬脂酸酯与69.7g的大豆油混合,在16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白色粘稠状花生油;
[0074]步骤3.分别将步骤I和步骤2所得到的大豆油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黑曲霉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混合纳米制剂。
[0075]实施例7
[0076]步骤1.将500mg胶原蛋白酶搅拌分散于5g的甘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300r/min,球磨4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4.1 μ m左右均一的胶原蛋白酶甘油悬浮液;
[0077]步骤2.将IOg的单硬脂酸铝与84.5g的大豆油混合,在16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白色粘稠状大豆油;
[0078]步骤3.分别将将IOmg维生素E及IOmg维生素A棕榈酸酯及步骤I所得到的胶原蛋白酶和步骤2所得到的粘稠状大豆油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胶原蛋白酶油悬浮剂。
[0079]实施例8
[0080]步骤1.将1000mg溶菌酶搅拌分散于30g的甘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500r/min,球磨5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1.2 μ m左右均一的溶菌酶甘油
悬浮液;
[0081]步骤2. 将5g的大豆卵磷脂与66.5g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混合,在5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后冷却后得到黄色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油;
[0082]步骤3.分别将将400mg维生素D3及步骤I得到的溶菌酶甘油悬浮液和步骤2所得到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溶菌酶油悬浮剂。
[0083]实施例9
[0084]步骤1.将IOOmg枯草杆菌蛋白酶搅拌分散于1.88g的甘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500r/min,球磨6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0.7 μ m左右均一的枯草杆菌蛋白酶甘油悬浮液;
[0085]步骤2.将20mg大豆卵磷脂与98g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混合,在5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冷却后得到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油溶液;
[0086]步骤3.分别将步骤I得到的枯草杆菌蛋白酶甘油悬浮液和步骤2所得到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油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枯草杆菌蛋白酶油悬浮剂。
[0087]实施例10
[0088]步骤1.将IOOmg舍雷肽酶及IOOmg弹性蛋白酶搅拌分散于IOg的甘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600r/min,球磨6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0.4 μ m左
右均一的复合酶甘油悬浮液;
[0089]步骤2.将2.8g单硬脂酸铝与87g的硅油混合,在16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冷却后得到粘稠状硅油溶液;
[0090]步骤3.分别将步骤I得到的复合酶甘油悬浮液和步骤2所得到的粘稠状硅油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舍雷肽酶与弹性蛋白酶复合纳米制剂。[0091]实施例11.[0092]步骤1.将300mg胰蛋白酶及1.5g甘露醇溶于40ml水中,通过BUCHI B290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得到胰蛋白酶甘露醇混合物粉末。
[0093]步骤2.将胰蛋白酶甘露醇混合物粉末搅拌分散于IOg蓖麻油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300r/min,球磨6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2.4 μ m左右均一的胰蛋白酶蓖麻油悬浮液;
[0094]步骤3.将7g双硬脂酸甘油酯与81.2g的蓖麻油混合,在8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冷却后得到粘稠状蓖麻油溶液;
[0095]步骤4.分别将步骤2得到的胰蛋白酶蓖麻油悬浮液和步骤3所得到的粘稠状蓖麻油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胰蛋白酶油悬浮剂。
[0096]实施例12
[0097]步骤1.将200mg木瓜蛋白酶及2g海藻糖溶于40ml水中,通过BUCHI B290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得到木瓜 蛋白酶海藻糖混合物粉末。
[0098]步骤2.将木瓜蛋白酶海藻糖混合物粉末搅拌分散于20g丙二醇中,置于PM-100球磨仪(德国RETSCH)中,转速为400r/min,球磨3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2.1 μ m左右均一的木瓜蛋白酶丙二醇悬浮液;
[0099]步骤3.将Ig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及3g单硬脂酸铝与81.2g的大豆油混合,在160°C温度条件下加热搅拌lh,冷却后得到粘稠状大豆油溶液;
[0100]步骤4.分别将步骤2得到的木瓜蛋白酶丙二醇悬浮液和步骤3所得到的粘稠状大豆油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并置于PM-100球磨仪中,球磨直至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木瓜蛋白酶油悬浮剂。
[0101]实施例13
[0102]酶油悬浮剂的稳定性
[0103]分别取实施例1~12所制备的酶油悬浮剂20ml密封于西林瓶中,置于稳定性试验箱中,在温度40 ± 2°C,湿度是75 ± 5 %的条件下保存6个月,然后分别对各样品进行酶活性检测,各实施例样品的酶活性保留率均大于90%。
[0104]实施例14
[0105]酶油悬浮剂体外释放
[0106]本实验选取代表性的实施例样品实施例1、2、8、12进行释放试验考察,本实验采用Franze垂直扩散池法,采用0.45um的聚砜膜为隔离膜,分别取固定量的油制剂置于样品池中,以在隔离膜上形成Imm厚道的油层为准,释放池中装有pH为5的盐酸水溶液,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样品池中蛋白酶活性,计算各样品的酶释放量。结果如表1所示。
[0107]表1酶油悬浮剂的体外释放
[0108]
【权利要求】
1.一种含酶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该含酶油悬浮剂含有以下组分: 酶颗粒0.1%~10%, 稳定剂0.01%~10%, 余量为油相, 以上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将上述酶颗粒悬浮于含有稳定剂的油相中,经过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高压均质形成所述含酶油悬浮剂;所述酶为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舍雷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黑曲霉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几丁质酶和β-葡聚糖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酶颗粒粒径小于10 μ 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酶油悬浮剂还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30%多元醇,所述的多元醇为甘油、丙二醇、木糖、果糖、山梨醇、肌醇、乳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海藻糖、甘露醇、葡糖糖和右旋糖酐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维生素E、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A、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辛酸/癸酸三甘油酯、辛酸/癸酸丙二醇二酯、油酸三甘油酯、硅油、大豆油、橄榄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棕榈油和蓖麻油中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单硬脂酸铝、二硬脂酸铝、双硬脂酸甘油酯、蜡、氢化蓖麻油、山嵛酸甘油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中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颗粒的粒径小于5μ 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颗粒的粒径小于lOOOnm。
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酶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将酶颗粒分散于部分油相中,置于球磨仪研磨使酶均匀分散于油相中,形成含有酶颗粒的油相; b.将稳定剂在60~200°C温度下搅拌分散溶解于剩余油相中,形成含有稳定剂的油相; c.将步骤a得到的含有酶颗粒的油相在20~40°C温度下搅拌分散于步骤b得到的含有稳定剂的油相,然后置于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中高压均质形成均匀分散的含酶油悬浮剂。
8.—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酶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将酶颗粒分散于多元醇水溶液,通过喷雾干燥仪形成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或将酶颗粒分散于多元醇中,通过球磨仪研磨均质形成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 b.将稳定剂60~200°C温度下搅拌分散溶解于油相中,形成含有稳定剂的油相; c.将步骤a得到的酶与多元醇的混合物在20~40°C温度下搅拌分散于步骤b得到的含有稳定剂的油相,然后置于球磨仪研磨均质或高压均质机中高压均质形成均匀分散的含酶油悬浮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酶油悬浮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奶牛乳房炎及奶牛子宫内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
【文档编号】A61K38/48GK103976947SQ201410245416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周华锋, 段明星 申请人:段明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