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轮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轮椅,包含一个支撑单元、一对转轮、一对前导轮、一个肘节单元及一个座椅单元。该肘节单元具有一对枢接于该支撑单元的一对侧架之间的肘架,所述肘架是由所述侧架的一个后侧朝一个前侧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该肘节单元能由一个展开状态操作呈一个收折状态,当该座椅单元安装于所述侧架之间时,该肘节单元呈展开状态且不可收折,当该座椅单元自所述侧架拆离时,该肘节单元能够收折。藉此,能达到构件简单、收折容易且刚性佳的目的。
【专利说明】折叠轮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辅助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轮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一种折叠式轮椅(US 3,758,150专利案),是在两个侧框架的底部之间枢接有一个下肘节件,在该侧框架的顶部且对应后端处也枢接有一个上肘节件,另外,在对应于该下肘节件的侧框架的顶部之间罩设有一个织物座椅,在该织物座椅下方的侧框架之间又枢接有一对互相枢接的连杆。
[0003]利用所述连杆相对地展开,以及该下肘节件、该上肘节件呈展开状,能使该轮椅呈一个能乘坐的展开状态。当操作所述连杆相对地折合,以及将该下肘节件、该上肘节件收折呈对合状,能使该轮椅收折成较小体积状态。
[0004]虽然这种轮椅具有折叠的功能,但是因为提供折叠功能的构件多、结构复杂,在要进行收折或展开时,操作者要分别地对该下肘节件、该上肘节件及所述连杆进行操作,操作上也相当麻烦且不容易。
[0005]另外,另一种轮椅(US 6,311,999专利案)并不具有折叠的功能,其利用横向心轴管及踏架连接两个倒L型侧架,产生一个高刚性又简单的结构,其提出现有具有折叠功能的轮椅,因位折叠机构的枢接点过多会影响支撑结构的刚性,以现有US 3,758,150专利案所揭露的折叠式轮椅,确实有此现象。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整体刚性佳的折叠轮椅。
[0007]本发明的折叠轮椅,包含一个支撑单元、一对转轮、一对前导轮、一个肘节单元及一个座椅单元,该支撑单元具有一对侧架,所述侧架各具有一个前端及一个相反于该前端的后端,所述转轮分别轴设于所述侧架,所述前导轮分别轴设于所述侧架,该肘节单元枢接在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之间,且具有一对互相枢接的肘架,所述肘架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前端的前侧、一个对应于所述后端的后侧、一个与所对应的侧架枢接的侧缘部及一个相反于该侧缘部且与另一个肘架互相枢接的连接部,所述肘架是由所述后侧朝所述前侧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该肘节单元能由一个使所述肘架的侧缘部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操作呈一个使所述肘架的侧缘部彼此趋近的收折状态,该座椅单元,能拆卸且安装于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上,并包括一个具有固定轮廓形状的座板,当该座椅单元安装于所述侧架之间时,该肘节单元呈展开状态且不可收折,当该座椅单元自所述侧架拆离时,该肘节单元能够收折。
[0008]本发明的折叠轮椅,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还各具有一个对应所述后端的主体、一支连接于该主体的主架杆及一支连接于该主体的悬臂,所述转轮分别轴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前导轮分别设于所述悬臂。
[0009]本发明的折叠轮椅,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还各具有一个设于所述前端的前轴座及一个设于所述主体的后轴座,该后轴座具有一个沿一条轴线设置的轴孔及一个沿径向连通设置于该轴孔外侧的限位槽,该轴线呈倾斜设置,且由该后端朝该前端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该限位槽具有一个第一挡端及一个围绕该轴线间隔于该第一挡端的第二挡端,该肘节单元的所述肘架还各具有一个设于该侧缘部且对应于所述侧架的前端的前枢轴及一个设于该侧缘部且穿设于所对应的后轴孔中的后枢轴,所述后枢轴各具有一个能分别套设于所述限位槽中的挡件,该肘节单元在展开状态时,所述挡件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挡端,该肘节单元在收折状态时,所述挡件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二挡端。
[0010]本发明的折叠轮椅,该肘节单元还具有一个轴设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销轴,且其中一个肘架的连接部具有一个围绕于该销轴外部的滑动面及一个设置于该滑动面其中一端的限位侧缘,另一个肘架的连接部具有一个能供该限位侧缘抵靠定位的抵靠面。
[0011]本发明的折叠轮椅,还包含一对安装于该支撑单元的扶手单元,所述扶手单元各具有一个能调整且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后端的定位板、一个连接于该定位板的靠板及一个能将该定位板固定于该主体的锁定件,所述定位板各具有一个枢接于该主架杆的枢接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枢接端部的摆动端部,该肘节单元在展开状态时,所述靠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轮上方,该肘节单元在收折状态时,操作该锁定件且使所述定位板相对于该主体产生摆动,所述靠板向下沉降。
[0012]本发明的折叠轮椅,所述扶手单元的定位板还各具有一个围绕该枢接端部呈圆弧状的导槽、数个连通于该导槽且呈扩径状的嵌卡槽,所述锁定件各具有一个锁固于所述主体且穿过于所述导槽的固定部、一个套设于该固定部的卡掣部及一个安装于该固定部与该卡掣部之间的弹簧,该弹簧具有恒使该卡掣部嵌套于任何一个嵌卡槽中的势能,操作该卡掣部自所对应的嵌卡槽中移出,能使所述定位板相对于所述主体产生摆动。
[0013]本发明的折叠轮椅,该肘节单元位于该展开状态时,所述肘架与一个水平面之间具有一个介于20?70度之间的夹角。
[0014]本发明的折叠轮椅,该支撑单元还具有一对分别枢接于所述侧架的踏板,所述踏板枢接于所述侧架的前端,所述踏板能被操作成平摆状,或向上枢转成直立状。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肘节单元的所述肘架由所述后侧朝所述前侧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使得该肘节单元在展开状态或该收折状态的操作相当容易,且展开时具有足够的支撑刚性,且能简化整体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折叠轮椅的一实施例的一个前视立体组合图;
[0017]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后仰视立体组合图;
[0018]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0019]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组合剖面图;
[0020]图5是沿图4中的直线V - V所取的剖视图;
[0021]图6是沿图5中的直线V1- VI所取的剖视图;
[0022]图7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立体组合图,说明一个后轴座与一支后枢轴;
[0023]图8是该实施例的一个肘节单元的展开示意图,说明一个挡块抵靠定于一个限位挡缘;
[0024]图9是沿图4中的直线IX -1X所取的剖视图;
[0025]图10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准备折叠示意图;
[0026]图11是该实施例的一个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8]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折叠轮椅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支撑单元10、一对转轮20、一对前导轮30、一个肘节单元40、一个座椅单元50及一个扶手单元60。
[0029]该支撑单元10具有一对侧架11及一对分别枢接于所述侧架11的踏板12。所述侧架11各具有一个顶部111、一个相反于该顶部111的底部112、一个前端113及一个相反于该前端113的后端114、一个对应该后端114的主体13、一个连接于该主体13且概呈倒L型杆状的主架杆14、一个连接于该主体13且由该主体13朝该主架杆14末端延伸的悬臂15、一个设于该前端113且趋近于该底部112的前轴座16及一个设于该主体13的后轴座17。该主体13具有一个轮轴孔131及一个设于该轮轴孔131上方且对应该后端114 一侧的螺孔132,该主架杆14具有一个定位片141及一个设置于该定位片141且呈U型的定位孔142,配合参图5、图6及图7,该后轴座17具有一个沿一条轴线L设置的轴孔171及一个沿径向连通设置于该轴孔171外侧的限位槽172,该轴线L呈倾斜设置,且由该后端114朝该前端113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该限位槽172具有一个第一挡端174及一个围绕该轴线L间隔于该第一挡端174的第二挡端175。所述踏板12分别枢接于所述侧架11的前端113且趋近于所述底部112,所述踏板12组配呈互相搭接状,且能被操作成平摆状(见图1),或向上枢转成直立状(见图11)。
[0030]所述转轮20分别轴设于所述侧架11的后端114,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轮20分别轴设于所述主体13的轮轴孔131。
[0031]所述前导轮30分别轴设于所述侧架11的前端113且趋近于所述底部112,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导轮30分别设于所述悬臂15末端。
[0032]配合参图5,该肘节单元40枢接在该支撑单元10的所述侧架11之间,且具有一对互相枢接的肘架41及一支轴设于所述肘架41之间的销轴42。所述肘架41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前端113且趋近于所述底部112的前侧411、一个对应于所述后端114且趋近于所述顶部111的后侧412、一个与所对应的侧架11枢接的侧缘部413、一个相反于该侧缘部413且与另一个肘架41互相枢接的连接部414、一个设于该侧缘部413且对应于所述前端113的前枢轴415及一个设于该侧缘部413且穿设于所对应的后轴孔171中的后枢轴416,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肘架41是由所述后侧412朝所述前侧411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该肘节单元40位于一个使所述肘架41的侧缘部413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时,所述肘架41与一个水平面P之间具有一个介于20?70度之间的夹角Θ,本实施例中该夹角Θ约为30度。所述前枢轴415穿设于所对应的前轴座16,所述后枢轴416各具有一个能分别套设于所述限位槽172中的挡件417,该销轴42轴设于所述连接部414之间,且如图8所示,其中一个肘架41的连接部414具有一个围绕于该销轴42外部的滑动面43及一个设置于该滑动面43其中一端的限位侧缘44,另一个肘架41的连接部414具有一个能供该限位侧缘44抵靠定位的抵靠面45。
[0033]该座椅单元50能拆卸且安装于该支撑单元10的所述侧架11上,并包括一个具有固定轮廓形状的座板51及一个枢接于该座板51后侧且向上延伸的靠板52。该座板51具有两支向下凸伸且呈下宽上窄状的插销511、两个趋近于该靠板52且能将该座板51锁固于该支撑单元10的旋钮513,所述插销511能嵌插于所述侧架11的定位孔142中,所述旋钮513能锁固于所述侧架11的螺孔132中。上述具有固定轮廓形状是指具有相当硬度及强度,不同于一般现有织物型的软质座椅,在本实施例中,该座板51与该靠板52是采用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制成。
[0034]配合参图4与图9,所述扶手单元60安装于该支撑单元10,并各具有一个能调整且安装于所述侧架11的后端114的定位板61、一个连接于该定位板61的靠板62及一个能将该定位板61固定于该主体13的锁定件63。所述定位板61各具有一个枢接于该主架杆14的枢接端部611、一个相反于该枢接端部611的摆动端部612、一个围绕该枢接端部611呈圆弧状的导槽613、数个连通于该导槽613且呈扩径状的嵌卡槽614。所述靠板62分别垂直衔接于所述定位板61顶缘,所述锁定件63各具有一个锁固于所述主体13且穿过于所述导槽613的固定部631、一个套设于该固定部631的卡掣部632及一个安装于该固定部631与该卡掣部632之间的弹簧633,该弹簧633具有恒使该卡掣部632嵌套于任何一个嵌卡槽614中的势能,操作该卡掣部632自所对应的嵌卡槽614中移出,能使所述定位板61相对于所述主体13产生摆动。
[0035]再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显示本发明的轮椅呈可供乘坐的状态,也就是说,该肘节单元40位于该展开状态,且所述侧架11之间具有最大的间隔距离,此时,如图6的实线所示,利用所述挡件417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挡端174,以及如图8所示,利用所述抵靠面45抵靠定位于所述限位侧缘44上,能使所述肘架41保持呈并列、展开状态。且,该座椅单元50安装于所述侧架11之间,该座板51的插销511嵌插于所述侧架11的定位孔142中,所述旋钮513也锁固于所述侧架11的螺孔132中,该座板51能提供使用者乘座。且如图4及图9所示,该扶手单元60的锁定件63的卡掣部632嵌套于位于最底端的一个嵌卡槽614,且使所述靠板62悬设在所述转轮20上方,能供乘坐作者手臂抵靠。
[0036]如图10所示,当轮椅暂时不使用,或欲进行收藏、搬运、包装时,操作者能先将所述旋钮513自所述螺孔132中旋出(参图3),且使所述插销511自所述定位孔142中移出,就能使该座椅单元50自该支撑单元10上拆离。接着,操作者只需再将该肘节单元40的销轴42向上提起,利用所述肘架41以该销轴42互相枢接,以及所述肘架41的侧缘部413利用所述前枢轴415枢接于所述前轴座16、所述后枢轴416枢接于所述后轴座17的作用,就能使该肘节单元40操作呈一个使所述肘架41的侧缘部413彼此趋近的收折状态,该肘节单元40在收折状态时,如图6假想线所示,所述挡件417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二挡端175,且使所述肘架41呈直立靠合状,且利用所述肘架41也能连动所述侧架11互相靠合,能使轮椅达到折叠目的,并缩小轮椅的体积(如图11)。
[0037]再如图11所示,且配合参图9,该肘节单元40在收折状态,且在所述转轮20自该支撑单元10的侧架11上拆离时,拉动所述锁定件63自所对应的嵌卡槽614中移出,就能使所述定位板61相对于所述主体13产生摆动,所述靠板62向下沉降,直到所述锁定件63的卡掣部632嵌套于位于最顶端的一个嵌卡槽614,则利用所述靠板62高度的调整,也能缩小折叠后的轮椅的体积。
[0038]因此,再将本发明轮椅的功效归纳如下:
[0039]一、利用该肘节单元40的所述肘架41由所述后侧412朝所述前侧411逐渐向下倾斜延伸,则使该肘节单元40在展开状态时,能产生由所述顶部111延伸至所述底部112,以及由所述前端113延伸至所述后端114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以单一个倾斜延伸的该肘节单元40可以替代习知一个水平延伸的下肘节加一个垂直延伸的上肘节。该肘节单元40的构件少、结构简单,制造组配也很容易,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0040]二、单一个倾斜延伸的该肘节单元40具有最少的枢接点,且利用具有固定轮廓形状的座板51搭配该肘节单元40,提供该支撑单元10具有较稳固的刚性结构。
[0041]三、操作者只需再将该肘节单元40的销轴42向上提起,就能使该肘节单元40收折连动所述侧架11互相靠合,当欲再展开使用时,也只需再将销轴42向下推动,所以收折与展开的操作相当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轮椅,包含一个支撑单元、一对转轮、一对前导轮、一个肘节单元及一个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单元,具有一对侧架,所述侧架各具有一个前端及一个相反于该前端的后端; 所述转轮,分别轴设于所述侧架; 所述前导轮,分别轴设于所述侧架; 该肘节单元,枢接在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之间,且具有一对互相枢接的肘架,所述肘架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前端的前侧、一个对应于所述后端的后侧、一个与所对应的侧架枢接的侧缘部及一个相反于该侧缘部且与另一个肘架互相枢接的连接部,所述肘架是由所述后侧朝所述前侧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该肘节单元能由一个使所述肘架的侧缘部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操作呈一个使所述肘架的侧缘部彼此趋近的收折状态; 该座椅单元,能拆卸且安装于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上,并包括一个具有固定轮廓形状的座板,当该座椅单元安装于所述侧架之间时,该肘节单元呈展开状态且不可收折,当该座椅单元自所述侧架拆离时,该肘节单元能够收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还各具有一个对应所述后端的主体、一支连接于该主体的主架杆及一支连接于该主体的悬臂,所述转轮分别轴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前导轮分别设于所述悬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所述侧架还各具有一个设于所述前端的前轴座及一个设于所述主体的后轴座,该后轴座具有一个沿一条轴线设置的轴孔及一个沿径向连通设置于该轴孔外侧的限位槽,该轴线呈倾斜设置,且由该后端朝该前端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该限位槽具有一个第一挡端及一个围绕该轴线间隔于该第一挡端的第二挡端,该肘节单元的所述肘架还各具有一个设于该侧缘部且对应于所述侧架的前端的前枢轴及一个设于该侧缘部且穿设于所对应的后轴孔中的后枢轴,所述后枢轴各具有一个能分别套设于所述限位槽中的挡件,该肘节单元在展开状态时,所述挡件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挡端,该肘节单元在收折状态时,所述挡件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二挡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该肘节单元还具有一个轴设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销轴,且其中一个肘架的连接部具有一个围绕于该销轴外部的滑动面及一个设置于该滑动面其中一端的限位侧缘,另一个肘架的连接部具有一个能供该限位侧缘抵靠定位的抵靠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对安装于该支撑单元的扶手单元,所述扶手单元各具有一个能调整且安装于所述侧架的后端的定位板、一个连接于该定位板的靠板及一个能将该定位板固定于该主体的锁定件,所述定位板各具有一个枢接于该主架杆的枢接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枢接端部的摆动端部,该肘节单元在展开状态时,所述靠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轮上方,该肘节单元在收折状态时,操作该锁定件且使所述定位板相对于该主体产生摆动,所述靠板向下沉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单元的定位板还各具有一个围绕该枢接端部呈圆弧状的导槽、数个连通于该导槽且呈扩径状的嵌卡槽,所述锁定件各具有一个锁固于所述主体且穿过于所述导槽的固定部、一个套设于该固定部的卡掣部及一个安装于该固定部与该卡掣部之间的弹簧,该弹簧具有恒使该卡掣部嵌套于任何一个嵌卡槽中的势能,操作该卡掣部自所对应的嵌卡槽中移出,能使所述定位板相对于所述主体产生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该肘节单元位于该展开状态时,所述肘架与一个水平面之间具有一个介于20?70度之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还具有一对分别枢接于所述侧架的踏板,所述踏板枢接于所述侧架的前端,所述踏板能被操作成平摆状,或向上枢转成直立状。
【文档编号】A61N5/08GK104162234SQ20141034722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李绍强 申请人: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