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131476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采集装置、设有主控电路板的设备主机、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其中设备主机分别与采集模块、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连接,采集装置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接、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外部存储器连接、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本发明中通过启动采集装置对人体进行全面检查,获得红外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采集装置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设备主机,设备主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在显示器上输出图像;本发明可以实现准确率高、快速、无损伤的血管疾病诊断。
【专利说明】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一种血管疾 病诊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全 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 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 7亿人。由于心脑 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 点,因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很重要。目前常用的癌变诊断方式主要为B超、X射线、内镜 等,。
[000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常用一些现代科学检查仪器来进行血管疾病的诊 断,如超声多普勒血管检测、光电肢体容积检查、X线检查、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血 管造影等,但这些检查方法存在着有辐射、检查不便、过程复杂、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与副作 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血管疾病进行准确率高、 快速、无损伤的诊断与定位的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及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包括采集装置、设有主控电路板的设备主机、控制面板和显示 器,其中设备主机分别与采集模块、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连接,所述的采集装置包括探测器、 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 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 电系统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
[0006]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 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 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 校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 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 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 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 数转换; 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 现红外探测器的1?响应率; 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
[0007] 所述采集装置为红外热像仪。
[0008] 所述红外热像仪通过晶圆级多组件封装技术进行封装。
[0009] -种血管疾病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 启动采集装置对人体进行全面检查,获得红外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 52. 采集装置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设备主机; 53. 设备主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在显示器上输出图像。
[0010] 所述红外热像仪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511. 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 512. 探测器对人体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 513. 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人体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 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 514. 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515. 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设备主机。
[0011]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以及 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 所述非均匀校正,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校正,得到校 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 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 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 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 换。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人的肢体存在血管病变时,血循环发生障碍,皮温降低, 利用红外热像仪可清楚显示出病变部位及范围,达到无痛、无损伤、无副作用的快速、精准 诊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血管疾病诊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以下所述。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包括采集装置、设有主控电路板的设备主 机、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其中设备主机分别与采集模块、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连接。
[0016] 如图2所示,采集装置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 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 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
[0017]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 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所 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 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 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 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 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 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 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 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 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
[0018] 一种血管疾病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 启动采集装置对人体进行全面检查,获得红外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 52. 采集装置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设备主机; 53. 设备主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在显示器上输出图像。
[0019] 所述红外热像仪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511. 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 512. 探测器对人体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 513. 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人体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 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 514. 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515. 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设备主机。
[0020]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所述 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 器的高响应率;所述非均匀校正功能,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图 像的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图像;所述盲元校正功能,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 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所述图像滤波去噪功能,通 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所 述图像细节增强功能,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原 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流水线 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换。
[0021] 本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采用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通过晶圆级多组件 封装技术进行封装。
【权利要求】
1. 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包括采集装置、设有主控电路板的设备主机、控制面板和显 示器,其中设备主机分别与采集模块、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装 置包括探测器、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控制接口 与读出电路连接,外部存储器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图像处理芯片连接,图像处理芯片通过 电源接口与供电系统连接,读出电路与探测器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芯片中 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盲元校正模块、图像滤波去噪模块、图像细节增强模块、伪彩变换模 块、模数转换模块、低噪声电源模块和接口时序控制模块; 所述非均匀校正模块,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校正,得到 校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模块,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 对盲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模块,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去 噪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模块,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 法,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 数转换; 所述低噪声电源模块,通过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 现红外探测器的1?响应率; 所述接口时序控制模块,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为红外 热像仪。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管疾病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通过 晶圆级多组件封装技术进行封装。
5. -种血管疾病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 启动采集装置对人体进行全面检查,获得红外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
52. 采集装置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设备主机;
53. 设备主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在显示器上输出图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血管疾病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对图 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511. 图像处理芯片为探测器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控制时序信号、电源和偏压;
512. 探测器对人体探测成像,并将图像数据传给图像处理芯片;
513. 图像处理芯片对采集到的人体红外热图像进行包括非均匀校正、盲元校正、图像 滤波去噪、图像细节增强、伪彩变换的功能处理;
514. 图像处理芯片对处理后的红热外图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515. 图像处理芯片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送至设备主机;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采用计数分频的方法实现正确产生三路时序信号,以及通过 采用集成Boost控制电路,为探测器提供较高偏置电压,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高响应率; 所述非均匀校正,通过两点法与二元非线性校正法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校正,得到校 正后的图像; 所述盲元校正,通过采用盲元补偿算法,根据相邻像素、前后帧图像的响应相关性对盲 元位置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替代; 所述图像滤波去噪,通过快速中值滤波和带阈值的均值滤波实现对红外热图像的去噪 处理,得到去噪后图像; 所述图像细节增强,通过采用双阈值映射、双阈值自适应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对 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处理,实现对图像的增强功能; 所述图像处理芯片,采用流水线ADC的设计架构,实现大阵列的模拟输出高速模数转 换。
【文档编号】A61B5/00GK104083148SQ201410355004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曾衡东, 吴海宁, 殷刚 申请人:成都市晶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