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62078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水箱(10)、超声波活化装置(20)、进水管(30)、出水管(40)、喷雾装置(50),扰流隔板(62)、气水分离器(61)和风扇(63),活化装置(20)通过进水管(30)、出水管(40)分别连接水箱(10),喷雾装置(50)设置于空气通道(60)内,利用活化设备将水处理为活化水,再将活化水雾化并输送到空气通道(60)内,扰流隔板(62)有利于活化水水雾与空气充分混合,带有自由基的活化水雾与空气中的微粒子产生碰撞等作用形成降水并沉降到集水区,多重扰流隔板形成多级净化,不仅可以解决空气中的PM2.5等微粒子净化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杀灭致病菌、增加负离子。
【专利说明】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特别涉及利用活化水进行空气净化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净化空气,以往技术一般都采用固态过滤材料或增加臭氧或加高压静电场等辅助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此类方法对PM2.5 一类的微粒和多数致病菌过滤效果不好,滤网眼过密则易堵塞,更无法有效降解有机毒物,同时臭氧还具有副作用。使用活化技术处理燃油的技术已经出现,如发明专利《在线活化燃油的方法及其装置》【ZL200510100197.7】,活化过程产生大量自由基,其中“.0H自由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氧化能力最强的化学物种,能使几乎所有的有机物氧化,它与有机物反应的速率常数比O3大几个数量级。”(见浙江大学环境化学系网络课堂/课堂学习/第二章/第四节),银离子灭菌是公知技术;对于使用活化技术及活化水雾并与银离子结合的方法清除空气中包括PM2.5等各种微粒子、降解有机毒物、杀灭致病菌、增加负离子的技术,还未见公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净化空气方法采用活化水对空气净化,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细菌和微粒子净化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设计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水箱、超声波活化装置、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喷雾装置,所述活化装置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水箱,所述喷雾装置设置于空气通道内,该喷雾装置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活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空气通道内集水装置以及集水装置与水箱之间设置的回水管。
[0005]所述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高压输送装置,连接该高压输送装置出口的输送总管以及由该输送总管上叉分出来的多条输送支管,还包括设置在每条输送支管上的喷嘴。所述高压输送装置为高压水泵,该高压水泵与喷嘴配合将活化水雾化;或者所述高压输送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气泵。
[0006]所述空气通道内设有将通道隔成曲折通道的多块扰流隔板;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处还设有气水分离装置,这种气水分离装置为镀银滤网。
[0007]本发明中这种净化装置中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活化设备将水处理为活化水;B.将活化水雾化,形成水雾;C.将待净化的空气输送到有活化水雾的区域后,对空气进入扰流,促进空气与水雾充分交流,空气通过多重扰流隔板形成的曲折通道,实现多级净化;D.带自由基的活化水雾与空气中的微粒子碰撞形成水滴,沉降到集水区,最后经过镀银的气水分离器,进一步灭菌,并增加负离子,纯净空气输出,污水则回收处理循环使用。
[0008]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杀灭致病菌,对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很好的净化效果,特别是对于现在难以解决的PM2.5净化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提高空气质量,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采用雾化器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采用螺旋通道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结合上述【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0011]由图1中可知,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水箱10、超声波活化装置20、进水管30、出水管40以及喷淋装置50,所述活化装置20通过进水管30连接所述水箱10,所述喷雾装置50设置于空气通道60内,该喷雾装置50通过出水管40连接所述活化装置20。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空气通道60内集水装置70以及集水装置与水箱之间设置的回水管80,设置有过滤装置64。本发明中的净化装置采用超声波活化装置,将普通水进行活化,超声波活化装置生产的活化水带有各种自由基,其中“.0H自由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氧化能力最强的化学物种,能使几乎所有的有机物氧化,它与有机物反应的速率常数比O3大几个数量级”。可有效降解有机物,并可对各种致病菌进行杀灭和消毒,对三氯甲烷的降解以及细菌的杀灭作用尤其有效,经过国家认定机构一深圳华测检测机构的权威检测,活化水对于细菌的杀灭作用可以提高40%,而对于三氯甲烷的降解,则可以提高75%,PM2.5等微粒则受到自由基电荷的影响,发生纠缠、碰撞产生滚雪球效应形成较大的团粒并与水雾结合最终凝聚成雨滴并在重力作用下坠落,经过多重扰流隔板后,空气中的各种杂质(含PM2.5等微粒和致病菌等)被清除。
[0012]由图1中可知,本发明所述喷雾装置50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40上的高压输送装置51,连接该高压输送装置51出口的输送总管52以及由该输送总管52上叉分出来的多条输送支管53,还包括设置在每条输送支管53上的喷嘴54。所述高压输送装置51可以是高压水泵,该高压水泵与喷嘴配合将活化水雾化,也可以所述高压输送装置51包括雾化器511以及气泵512,将活化水直接雾化后进行喷淋(见图2),包括制造各种湿雾和干雾等等。
[0013]由图1中可知,为有效净化空气,本发明所述空气通道60的出口处还设有气水分离装置61,所述气水分离装置61为镀银滤网。通过镀银气水分离隔,银离子灭菌则是公知技术,经过处理,空气不仅纯净、同时还带有活化水产生的大量负离子而格外清新。
[0014]由图1中可知,风扇63令空气流动。所述空气通道60内设有将通道隔成曲折通道的多块扰流隔板62,增加扰流措施,可以使空气充分与活化水雾进行交流,有利于形成降水,提高净化效果。
[0015]本发明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活化设备将水处理为活化水;B.将活化水雾化,形成水雾;C.将待净化的空气输送到有活化水雾的区域后,该区域设有多重扰流隔板对空气进行扰流,多重扰流隔板促进空气与水雾的充分交流,空气在经过扰流隔板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滞,有利于与水雾的交流并形成降水,而设置的多重扰流隔板,在空气通道内形成多个阶段的区段,实现对空气进行多级净化;D.活化水中的自由基与空气中的微粒子碰撞后,在活化水中自由基作用下,空气中的有机物被降解、致病菌被杀灭、PM2.5的等微粒子凝聚成团后成为水滴的内核,加剧水雾凝结形成降水;空气最后经过镀银的气水分离器,进一步灭菌,并增加负离子,纯净空气输出,污水则回收处理循环使用。
[0016]由图3中可知,本发明还可以采用螺旋通道式的净化装置,在通道内设置多重扰流隔板,由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方式。
[001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活化设备将水处理为活化水;B.将活化水雾化,形成水雾;C.将待净化的空气输送到有活化水雾的区域,使水雾与空气充分混合;D.带有自由基的活化水雾与空气中的微粒子交流形成水滴,沉降到集水区,从而净化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将空气输送到活化水雾区域后,对空气进行扰流。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活化水净化空气方法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水箱(10)、超声波活化装置(20)、进水管(30)、出水管(40)以及喷雾装置(50 ),所述活化装置(20 )通过进水管(30 )连接所述水箱(10 ),所述喷雾装置(50 )设置于空气通道(60 )内,该喷雾装置(50 )通过出水管(40 )连接所述活化装置(2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空气通道(60)内集水装置(70)、集水装置与水箱之间设置的回水管(80),组成水循环利用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50)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40)上的高压输送装置(51),连接该高压输送装置(51)出口的输送总管(52)以及由该输送总管(52)上叉分出来的多条输送支管(53),还包括设置在每条输送支管(53)上的喷嘴(54)。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60)的出口处还设有气水分离装置(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装置(61)为镀银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60)内设有将通道隔成曲折通道的多块扰流隔板(6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送装置(51)为高压水泵,该高压水泵与喷嘴配合将活化水雾化。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送装置(51)包括雾化器(511)以及气泵(512)。
【文档编号】A61L9/14GK104307275SQ20141050109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黄欢 申请人:黄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