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导管不套在管芯上的可视可调气管插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6515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导管不套在管芯上的可视可调气管插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品,气管插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芯上的可视可调管芯型气管插管装置。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显示屏,调控器,管芯,其中显示屏(1)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2)另一端与管芯(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
【专利说明】一种气管导管不套在管芯上的可视可调气管插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品,气管插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芯上的可视可调管芯型气管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气管插管术,是指将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
[0003]现有气管插管装置主要包括:气管导管和辅助气管插管进入气道的装置如喉镜组成。
[0004]其中,气管导管如图1所示,气管导管由管胚、套囊、指示囊、充气管、墨菲孔,标准接头等组成。主要用于临床手术或护理过程中,建立临时呼吸通道。其中墨菲孔位于气管导管末端斜面的对侧,保证导管误置时的安全性。
[0005]其中,辅助气管插管进入气道的装置如喉镜,主要有:
[0006]镜片型:通过镜片实行一个向上的提力,暴露声门。镜片型喉镜需要一定的提力和技巧,但有时仍然无法充分暴露声门,影响气管插管,同时“提力”可能引起术后咽喉肿痛等不适,甚至并发症。
[0007]管芯型:
[0008]即将气管导管套在管芯上,通过调节管芯末端方向帮助气管导管进入气管的装置,其装有显示屏、管芯,管芯末端的摄像头及光源,管芯型可视可调节喉镜,在可视状态下,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装置末端角度。
[0009]管芯型插管装置包括软的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使用时先将气管导管套在长长的支气管镜上,支气管镜为软性镜,通过近端开关,控制支气管镜末端方向,在支气管镜末端通过声门后,再将气管导管沿着支气管镜滑过声门。但支气管镜存在以下问题:纤维支气管为长长的软镜,末端不容易控制,很难广泛熟练掌握。
[0010]管芯型还包括硬质管芯可视喉镜,管芯固定为一定弧度,末端安装摄像头获取图像,通过光纤,图像显示在另一端的显示器上。气管导管预先套在硬质管芯上,找到、对准声门后,将气管导管滑入声门。
[0011]另外,部分插管装置使用保护套,套在装置外,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但现有管芯型插管装置,管芯长度必须大于气管导管的长度,理论上至少都在320mm以上,加上手持部分的长度,往往会很长,不便于精细操控。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可视可调管芯型插管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辅助气管导管进入气道过程中,不将气管导管套在管芯上,而是将其放在气管导管外侧,和气管导管一起将气管导管送入气道。
[0013]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显示屏(I),调控器(2),管芯(3),管芯前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
[0014]本发明所述装置,根据需要可以在管芯上套上一次性使用的管芯套(4)
[0015]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显示屏(I)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2)另一端与管芯
(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分两种,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和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
[0016]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不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而是在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
[0017]本发明所述装置,显示屏(I)的作用在于,显示、记录管芯前端由摄像头采集的影像息。
[0018]调控器(2)的作用在于,调节控制管芯(3)前端的角度;传输管芯(3)前端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调控器(2)上可装有凹槽(2.2),用于固定气管插管。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一次性使用的管芯套(4)为软性材料制成,可弯曲,该套末端封闭,并用透明材质制成,套住摄像头时不会妨碍摄像头采集图像,封闭端一侧装有的插钩(4.1)或夹槽(4.2),用来连接气管导管前端。如插钩可以插入气管导管的墨菲孔,以固定两者。一次性管芯套(4)的作用在于可以保护管芯(3),防止交叉感染。
[0019]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和气管导管连接部分为前端和后端。
[0020]前端部分为: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⑷的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需要一次性管芯套⑷的管芯(3),前端不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而是在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后端部分为:调控器(2),其中调控器(2)上可装有凹槽(2.2),用于固定气管插管,也可不装有固定装置,仅靠操作者手指固定气管插管即可。
[0021]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管芯(3)前端为硬质中空管,后端部分制成可调节模式,可作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摄像头方向,以准确看清气道,管芯内装有光纤,电线、控制钢丝,通过它们将显示屏(I)和摄像头及光源连接,管芯(3)前端的顶端装有摄像头,该部分的方向可以通过调控器(2)调节。
[0022]本发明所述装置,所述管芯(3)为弧形,长度为150_249mm,小于5号以上气管导管长度。(大部分厂家5号气管导管长> 250mm, 5.5号气管导管长> 270mm, 6号气管导管长^ 280mm, 7号气管导管长> 300mm, 7.5号气管导管长> 310mm, 8号气管导管长> 320mm,),便于精细操控。
[0023]本发明所述装置,在使用时,前端通过插钩(3.1.1) (4.1)或夹槽(3.1.2) (4.2)与气管导管前端连接,后端用调控器(2)的凹槽(2.2)和气管导管后端连接,或仅靠操作者手指固定;控制开关(2.1),在可视状态下,调节管芯(3)前端,充分暴露声门后,将气管导管后端从调控器(2)的凹槽(2.2)上解除固定,或操作者固定的手指松开,在可视状态下,向远处置入气管导管,解除本装置对气管导管前端的连接,将气管导管正确置入声门,即可完成操作。
[0024]无需任何其它特殊设备,即可一边插管一边供氧。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6]1.解决了临床插管过程中气道暴露以及气管导管置管操作比较困难的问题。
[0027]2.无需其它特殊设备,即可一边插管,一边供氧。
[0028]3.由于该装置短于气管导管,使操作更简单,易于准确找到气道,易于广泛普及,掌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29]图1为气管导管及墨菲孔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发明气管导管不套在管芯上的,可视可调管芯型气管插管装置和一次性管芯套(4)示意图。其中
[0031]显示屏(I),调控器(2),管芯(3),插钩(3.1.1),夹槽(3.1.2),一次性管芯套
(4),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
[0032]图3为本发明可视可调管芯型气管插管装置使用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插入墨菲孔和气管导管通过墨菲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33]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4]实施例1
[0035]装置,包括显示屏(1),调控器(2),管芯(3),管芯前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其中显示屏⑴与调控器⑵连接,调控器⑵另一端与管芯⑶连接,管芯⑶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
[0036]本发明所述装置,在使用时,前端通过插钩(3.1.1)插入墨菲孔与气管导管前端连接,后端用调控器(2)的凹槽(2.2)和气管导管后端连接,或仅靠操作者手指固定;控制开关(2.1),在可视状态下,调节管芯(3)前端,充分暴露声门后,将气管导管后端从调控器(2)的凹槽(2.2)上解除固定,或操作者固定的手指松开,在可视状态下,向远处置入气管导管,解除本装置对气管导管前端的连接,将气管导管正确置入声门,即可完成操作。
[0037]实施例2
[0038]装置,包括显示屏(1),调控器(2),管芯(3),管芯前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其中显示屏⑴与调控器⑵连接,调控器⑵另一端与管芯⑶连接,管芯⑶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前端装有夹槽(3.1.2)。
[0039]本发明所述装置,在使用时,前端通过夹槽(3.1.2)与气管导管前端连接,后端用调控器(2)的凹槽(2.2)和气管导管后端连接,或仅靠操作者手指固定;控制开关(2.1),在可视状态下,调节管芯(3)前端,充分暴露声门后,将气管导管后端从调控器(2)的凹槽(2.2)上解除固定,或操作者固定的手指松开,在可视状态下,向远处置入气管导管,解除本装置对气管导管前端的连接,将气管导管正确置入声门,即可完成操作。
[0040]实施例3
[0041]装置,包括显示屏(1),调控器(2),管芯(3),管芯前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根据需要在管芯(3)上套上一次性使用的管芯套(4),其中显示屏(I)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2)另一端与管芯(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
[0042]本发明所述装置,在使用时,前端通过插钩(4.1)插入墨菲孔与气管导管前端连接,后端用调控器(2)的凹槽(2.2)和气管导管后端连接,或仅靠操作者手指固定;控制开关(2.1),在可视状态下,调节管芯(3)前端,充分暴露声门后,将气管导管后端从调控器(2)的凹槽(2.2)上解除固定,或操作者固定的手指松开,在可视状态下,向远处置入气管导管,解除本装置对气管导管前端的连接,将气管导管正确置入声门,即可完成操作。
[0043]实施例4
[0044]装置,包括显示屏(1),调控器(2),管芯(3),管芯前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根据需要在管芯(3)上套上一次性使用的管芯套(4),其中显示屏(I)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
(2)另一端与管芯(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夹槽(4.2)。
[0045]本发明所述装置,在使用时,前端通过夹槽(4.2)与气管导管前端连接,后端用调控器(2)的凹槽(2.2)和气管导管后端连接,或仅靠操作者手指固定;控制开关(2.1),在可视状态下,调节管芯(3)前端,充分暴露声门后,将气管导管后端从调控器(2)的凹槽(2.2)上解除固定,或操作者固定的手指松开,在可视状态下,向远处置入气管导管,解除本装置对气管导管前端的连接,将气管导管正确置入声门,即可完成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管导管不套在管芯上的可视可调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显示屏(1),调控器(2),管芯(3),其中显示屏(I)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2)另一端与管芯(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选自: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和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不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而是在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其中调控器(2)上装有凹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其中管芯(3)后端为硬质中空管,前端部分可调节,内装有光纤,电线、控制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3)为弧形,长度为150_249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其中显示屏(I)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2)另一端与管芯(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其中显示屏(I)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2)另一端与管芯(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
7.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管芯套,其特征在于,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芯套,其特征在于,管芯套为软性材料制成,可弯曲,该套末端封闭,并用透明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芯套,其特征在于,管芯套为软性材料制成,可弯曲,该套末端封闭,并用透明材质制成,前端装有插钩(4.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芯套,其特征在于,管芯套为软性材料制成,可弯曲,该套末端封闭,并用透明材质制成,前端装有夹槽(4.2)。
【文档编号】A61B1/04GK104258492SQ20141056197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张洁 申请人:张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