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6903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外敷药物由32味纯中草药按照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本药方运用中药归经原理,以祛风胜湿药物为引导,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灶,产生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该药物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疗效好,疗程短,成本低,标本兼治,安全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应 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日常生活中,跌打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稍不小心,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受 伤。跌打损伤为骨伤科常见病,是局部软组织因刀伤、跌扑、闪挫、擦伤等原因导致的淤肿、 疼痛、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骨折和脱白等。风湿骨病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 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它主要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 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肌腱等的疾病,临床特点以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 障碍,病情反复发作,多呈慢性病程等为主要表现。两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但 也有共同之处:"痛"。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不通指经络气血不通,或因感受风寒湿邪, 入里阻滞经络或因跌打损伤,以致经脉瘀血,均可造成经络阻塞不通,从而产生疼痛,故可 将两种病症的治疗结合为一方,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为原则,结合发明人40余年积累的 丰富临床经验和古今中药外敷疗法理论制备出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该药物配方合 理,疗效好,疗程短,成本低,标本兼治,安全无毒副作用。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 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制得的产品疗效好。
[0005]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羌活10-20、三七20-40、乳香20-40、草乌10-20、穿山甲30-50、马钱子30-50、川乌15-25、 白附子20-40、天南星20-40、生地黄30-50、姜黄30-50、没药10-20、藏红花25-45、川芎 18-30、千年健10-20、威灵仙15-25、透骨草15-25、山茱萸10-20、血竭5-15、川断5-15、杜 仲20-40、骨碎补15-25、防风15-25、独活15-25、青风藤5-15、雪莲花5-15、白芥子5-15、白 蒺藜10-20、鹿衔草10-20、当归10-20、牛膝10-20、桂枝15-30。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它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羌活15、三七30、乳香30、 草乌15、穿山甲40、马钱子40、川乌20、白附子30、天南星30、生地黄40、姜黄40、没药15、 藏红花35、川芎25、千年健15、威灵仙20、透骨草20、山茱萸15、血竭10、川断10、杜仲30、 骨碎补20、防风20、独活20、青风藤10、雪莲花10、白芥子10、白蒺藜15、鹿衔草15、当归 15、牛膝15、桂枝25。
[0007] 上述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量称取羌活、三七、乳香、草乌、穿山甲、马钱子、川乌、白附子、天南星、生地黄、姜 黄、没药、藏红花共13味药物分别切碎后共混并研磨成细粉; (2) 向步骤(1)制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生姜汁200-300ml、老陈醋300-400ml、黄酒 400-500ml搅拌后慢火熬制成稀糊状; (3) 将配方中其他19味药物按量称取并分别研磨成细粉,加入到步骤(2)中制得的稀 糊状药物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0008] 所述步骤(2)中生姜汁的制备方法为将生姜洗净捣碎,加入两倍于姜的清水浸泡 1小时以上,用时取其汁即可。
[0009] 本发明的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取事先制作好的糊状药物60g涂抹在牛皮纸或无纺 布贴上,贴敷于患处,用医用绷带包扎(不宜太紧和太松)。1天1贴,10天为一疗程。一般 1-4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0] 本药方运用中药归经原理,以祛风胜湿药物为引导,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 灶,产生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敷于体表的中药刺激神经末梢, 通过温热作用,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皮下组 织,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胜湿、清热解毒、温 经散寒等疗效。
[0011] 本发明可以扶正祛邪,既能治疗疾病于病发之后,又能预防疾病于发病之前,疗效 确切,见效快,无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使用的药物均可很方便地购买到,易于掌握使用 方法。治疗后即可见效,很好的弥补现代药物疗法的局限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配方合理,原料廉价易得:本发明运用中药归经原理由纯中药通过相互作用发生热 效应,在热力、压力与药力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效果。
[0013] ②疗效好,见效快,:施于患处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血液浓度,10分钟开始发热。 经热效力的渗透,通过温热作用,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 渗透直达皮下组织,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胜湿、清热解毒、温经散寒的 目的。
[0014] ③安全无毒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纯中草药为原料,经发明人40余年临床疗效验证 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它包含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羌活log、三七 2〇g、乳香20g、草乌10g、穿山甲30g、马钱子30g、川乌15g、白附子20g、天南星20g、生地黄 3〇g、姜黄30g、没药10g、藏红花25g、川芎18g、千年健10g、威灵仙15g、透骨草15g、山茱萸 10g、血竭5g、川断5g、杜仲20g、骨碎补15g、防风15g、独活15g、青风藤5g、雪莲花5g、白芥 子5g、白蒺藜10g、鹿衔草10g、当归10g、牛膝10g、桂枝15g。
[0016] 上述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量称取羌活、三七、乳香、草乌、穿山甲、马钱子、川乌、白附子、天南星、生地黄、姜 黄、没药、藏红花共13味药物分别切碎后共混并研磨成细粉; (2) 向步骤(1)制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生姜汁200-300ml、老陈醋300-400ml、黄酒 400-500ml搅拌后慢火熬制成稀糊状; (3)将配方中其他19味药物按量称取并分别研磨成细粉,加入到步骤(2)中制得的稀 糊状药物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0017]上述步骤(2)中生姜汁的制备方法为将生姜洗净捣碎,加入两倍于姜的清水浸泡 1小时以上,用时取其汁即可。
[0018]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它包含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羌活20g、三七 4〇g、乳香40g、草乌20g、穿山甲50g、马钱子50g、川乌25g、白附子40g、天南星40g、生地黄 5〇g、姜黄50g、没药20g、藏红花45g、川芎30g、千年健20g、威灵仙25g、透骨草25g、山茱萸 20g、血竭15g、川断15g、杜仲40g、骨碎补25g、防风25g、独活25g、青风藤15g、雪莲花15g、 白芥子15g、白蒺藜20g、鹿衔草20g、当归20g、牛膝20g、桂枝30g。
[0019] 上述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0]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它包含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羌活12g、三七 27g、乳香32g、草乌16g、穿山甲35g、马钱子45g、川乌22g、白附子32g、天南星28g、生地黄 35g、姜黄42g、没药18g、藏红花40g、川芎22g、千年健16g、威灵仙18g、透骨草24g、山茱萸 17g、血竭8g、川断8g、杜仲28g、骨碎补19g、防风18g、独活22g、青风藤12g、雪莲花12g、白 芥子13g、白蒺藜16g、鹿衔草18g、当归16g、牛膝16g、桂枝24g。
[0021] 上述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2]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它包含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羌活15g、三七 3〇g、乳香30g、草乌15g、穿山甲40g、马钱子40g、川乌20g、白附子30g、天南星30g、生地黄 4〇g、姜黄40g、没药15g、藏红花35g、川芎25g、千年健15g、威灵仙20g、透骨草20g、山茱萸 15g、血竭10g、川断10g、杜仲30g、骨碎补20g、防风20g、独活20g、青风藤10g、雪莲花10g、 白芥子10g、白蒺藜15g、鹿衔草15g、当归15g、牛膝15g、桂枝25g。
[0023] 上述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4] 测试例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门诊收治患者230例,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跌打损伤129例,风湿骨病101 例;观察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药物后的临床效果。
[0025] 2?治疗方法 取事先制作好的糊状药物60g涂抹在牛皮纸或无纺布贴上,贴敷于患处,用医用绷带 包扎(不宜太紧和太松)。1天1贴,10天为一疗程。
[0026]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疼痛、肿胀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显效:疼痛、肿胀基本或大部分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正常; 有效:疼痛、肿胀减轻,功能活动有进步; 无效:用药后疼痛及肿胀无变化,功能活动无变化。
[0027] 4?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0028] 表1临床治疗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病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药:羌活10-20、三七20-40、乳香20-40、草乌10-20、穿山甲30-50、马钱子30-50、川乌 15-25、白附子20-40、天南星20-40、生地黄30-50、姜黄30-50、没药10-20、藏红花25-45、 川芎18-30、千年健10-20、威灵仙15-25、透骨草15-25、山茱萸10-20、血竭5-15、川断 5-15、杜仲20-40、骨碎补15-25、防风15-25、独活15-25、青风藤5-15、雪莲花5-15、白芥子 5-15、白蒺藜10-20、鹿衔草10-20、当归10-20、牛膝10-20、桂枝15-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羌活 15、三七30、乳香30、草乌15、穿山甲40、马钱子40、川乌20、白附子30、天南星30、生地黄 40、姜黄40、没药15、藏红花35、川芎25、千年健15、威灵仙20、透骨草20、山茱萸15、血竭 10、川断10、杜仲30、骨碎补20、防风20、独活20、青风藤10、雪莲花10、白芥子10、白蒺藜 15、鹿衔草15、当归15、牛膝15、桂枝25。
3. -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量称取羌活、三七、乳香、草乌、穿山甲、马钱子、川乌、白附子、天南星、生地黄、姜黄、 没药、藏红花共13味药物分别切碎后共混并研磨成细粉; 向步骤(1)制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生姜汁200-300ml、老陈醋300-400ml、黄酒 400-500ml搅拌后慢火熬制成稀糊状; 将配方中其他19味药物按量称取并分别研磨成细粉,加入到步骤(2)中制得的稀糊状 药物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姜汁的 制备方法为将生姜洗净捣碎,加入两倍于姜的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用时取其汁即可。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383434SQ201410603347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刘兆云, 尹秀丽 申请人:刘兆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