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文档序号:769092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由主药和辅药组成,以重量份计,主药包括天然樟脑8-17,荜拨6-14,香附6-14,维生素C 13-22;辅药包括枯矾1-3,白芷1-3,川穹1-3,细辛1-3,辛夷1-3,麻黄1-3,白芥子0.5-2.0,栀子1-3,甘草0.5-2.0。外敷中药组合物的给药部位为额头,具有载药量大、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见效快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 物,还涉及该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治疗鼻炎的外敷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西医认为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 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西医对鼻炎的分类较多,一般分为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过敏 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十几种。中医对鼻炎病因的解读有别于西医,将临床上常见的鼻 病分为鼻窒、鼻鼽和鼻渊三种,分别与西医之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相似。
[0003] 西医治疗鼻炎的药物主要是以消炎药、抗组织胺药和激素药为主,以上药物需长 期服用,副作用大(伤害患者肠胃、肝脏等),停药易反弹,而且疗效也不十分理想。手术治 疗(鼻窦切开术,鼻窦冲洗术,鼻息肉摘除术,粘膜下切除术等)过程痛苦,对患者的身体损 害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外敷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外敷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鼻炎的额头外敷 药物中的用途。
[0007]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如下。
[0008] 本发明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由主药和辅药组成,其中主药包括天 然樟脑、荜拨、香附和维生素 C,辅药包括枯矾、白芷、川穹、细辛、辛夷、麻黄、白芥子、桅子和 甘草。
[0009]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以重量份计,原料药中主药包括天然樟脑8-17,荜拨 6-14,香附6-14,维生素 C13-22 ;辅药包括枯矾1-3,白芷1-3,川穹1-3,细辛1-3,辛夷1-3, 麻黄1-3,白芥子0· 5-2. 0,振子1-3,甘草0· 5-2. 0。
[0010]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以重量份计,原料药中主药包括天然樟脑10-15, 荜拨8-12,香附8-12,维生素 C15-20 ;辅药包括枯矾1. 2-2. 5,白芷1. 2-2. 5,川穹1. 2-2. 5, 细辛 1. 2-2. 5,辛夷 1. 5-3. 0,麻黄 1. 0-2. 0,白芥子 0. 5-1. 5,桅子 1. 0-2. 0,甘草 0. 5-1. 5。
[0011]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以重量份计,原料药中主药包括天然樟脑15,荜拨 12,香附12,维生素 C20 ;辅药包括枯矾2. 5,白芷2. 5,川穹2. 5,细辛2. 5,辛夷3.0,麻黄 2. 0,白芥子1. 5,桅子2. 0,甘草1. 5。
[0012] 本发明中主药天然樟脑、荜拨、香附和维生素 C的功效如下:
[0013] 天然樟脑,归心脾经,能温散、除湿、通关窍、利滞气、活血化瘀,相比于其他中药具 有渗透性好、易吸收的优点。
[0014] 香附,入肝脾三焦经,能理气调中、疏肝解郁。
[0015] 荜拨,归胃、脾、大肠经,温中散寒,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
[0016] 维生素 C,能促进药性的相互融合与细胞的吸收。
[0017] 本发明中辅药选用枯矾、白芷、川穹、细辛、辛夷、麻黄、白芥子、桅子、甘草,配合主 药使用,可巩固主药的药效,起到进一步除风燥湿、发散风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将腠理中的 邪毒表于体外,使相应的经络恢复原本的自然顺畅。
[0018] 上述主药都属辛、温、热药,配合辅药,既温补肺气、健脾益中,又解郁祛邪化浊清 涩。该中药组合物对治疗鼻炎有显著的功效。
[0019] 本发明中所述的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鼻炎为鼻窒、鼻鼽或鼻 渊。
[0020] 本发明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主药、辅药按所述重量份粉碎成 粉,混合拌匀;(2)加入起粘合作用的可药用辅料,混合拌匀,其中可药用辅料优选为面粉, 面粉与辅药的重量比优选为1.2:1 ;(3)用生姜汁将上述原料调和成膏剂,其中,生姜汁的 用量为恰好将所述原料调成膏状为度。
[0021] 姜汁的功效为:姜汁,归肺、脾、胃经,能发汗解表,温中温肺,祛风活血。
[0022] 本发明中外敷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鼻炎的外敷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治疗鼻 炎的外敷药物的应用部位为额头。
[0023] 中药外敷治疗鼻炎的传统方法绝大部分是依穴给药。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取穴困 难,而取穴不准则不能使药效达到最佳;即使取穴比较准确,穴位给药是多个穴位用药,载 药量小;多处给药会导致药力分散,药效不集中,势必使治疗时间延长,这样会使被病痛折 磨的患者失去耐心而放弃治疗;穴位给药中,禁忌较多,如禁食辛辣油腻之物,从而易使患 者因偶尔失口而影响疗效。本发明中,外敷药物的应用部位为额头,则不存在上述中药外敷 治疗鼻炎的传统方法的诸多弊端。
[0024] 除此之外,治疗鼻炎的外敷药物的应用部位优选为额头更是根据鼻炎的病因而确 定。本发明人经过多年对中医学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出鼻炎的病因如下:肺为鼻之外窍, 人受风热或风寒皆可伤于皮毛,而寒湿邪毒藏于皮肤之中,使腠理开合失常,内不得通,夕卜 不得泻而伤及肺气。肺气郁结,致使鼻窍壅塞,若迁延日久,则窍中气血凝滞,湿邪於阻。在 这个过程中风寒束肺、邪郁化热且循经上犯于脑。而脑的门户恰是额头,额头实为连接肺气 与外窍的一个重要节点,内郁在此於阻,而体外的寒热湿邪仍然相侵额头,殃及外窍之鼻, 壅塞鼻窍,内郁不得泻而外有凝滞,这是导致鼻炎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0025] 长时间以来,人们只注重肺气与外窍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脑的门户--额头在 治疗中的作用,这也是鼻炎得不到根治而成为疑难杂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额头处施以温 经解表、祛寒除湿、利关通窍、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之药,是治疗各种鼻炎的根本方法。本发 明从鼻炎的发病机理出发,将治疗鼻炎药物的应用部位优选为额头,额头居于鼻窍之上且 离鼻窍最近,符合中医"下有病而上取之"的辩证观点。且额头上可大量载药,直达病所。 既温补肺气、健脾益中,又解郁祛邪、化浊清塞,从而达到治疗鼻炎扶正固本的目的。故疗效 好,见效快。
[0026] 本发明外敷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是:取适量膏剂敷于患者额头,膏剂用量以覆 盖患者额头且膏剂厚度为1. 5?2. 2厘米为宜;膏剂上覆盖保鲜膜以保湿;一次敷药80? 100分钟;每天敷一次,九次为一疗程。
[0027] 本发明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具有下述优点:价格低廉;给药方式温和,无 毒副作用;采用起粘合作用的可药用辅料且给药部位为额头,故载药量大;治疗效果好,见 效快。
[0028] 为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鼻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从十年当中治疗的患者中 随机抽取二百例患者,将疗效汇总如下:
[0029]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外敷中药组合物 的主药包括天然樟脑8-17,荜拨6-14,香附6-14,维生素C 13-22 ;辅药包括枯矾1-3,白芷 1_3,川穹1-3,细半1-3,半夷1-3,麻黄1-3,白芥子0? 5-2. 0,振子1-3,甘草0? 5-2. 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主药包 括天然樟脑10-15,荜拨8-12,香附8-12,维生素C 15-20 ;辅药包括枯矾1. 2-2. 5,白芷 1. 2-2. 5,川穹 1. 2-2. 5,细辛 1. 2-2. 5,辛夷 1. 5-3. 0,麻黄 1. 0-2. 0,白芥子 0. 5-1. 5,桅子 L 0-2. 0,甘草 0? 5-1. 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主药包括天 然樟脑15,荜拨12,香附12,维生素C 20 ;辅药包括枯矾2. 5,白芷2. 5,川穹2. 5,细辛2. 5, 辛夷3. 0,麻黄2. 0,白芥子1. 5,桅子2. 0,甘草1. 5。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中药组合 物的剂型为膏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鼻炎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鼻炎为鼻 窒、鼻鼽或鼻渊。
6.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主药 和辅药按所述重量份粉碎拌匀,加入起粘合作用的可药用辅料,用生姜汁调和制成。
7.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鼻炎的外敷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治疗鼻炎的外敷药物的应用部位为额头。
【文档编号】A61K36/8905GK104306950SQ20141065026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原福利 申请人:原福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