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松解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773阅读:4117来源:国知局
筋膜松解针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筋膜松解针刀,包括带有握柄的金属针体,所述金属针体的长度为3.0cm,所述金属针体的直径为0.03cm,所述握柄与金属针体相连接一端的直径为0.5cm,另一端的直径为0.8cm,呈上宽下窄形结构,所述握柄的长度为1.3cm。本发明刀口只有0.3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更安全,该针具直径更细、可有效的控制进针深度,安全无副作用。
【专利说明】筋膜松解针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筋膜松解针刀。

【背景技术】
[0002]筋膜针刀疗法是在小针刀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治疗疼痛的方法。该疗法是运用针刀医学原理(朱汉章老师)及软组织筋膜学医学原理,先确定疼痛在机械动作或姿势状态下产生的部位,然后分析该动作的参与肌群筋膜或维持该姿势稳定性的参与肌群,结合解剖学结构和力学平衡结构确定其中最易损伤的筋膜,然后对该筋膜的起点、止点和范围进行治疗,以达到调整筋膜的痉挛状态松解小结节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其治疗点应用传统的经络交会穴位点(十二经筋)与现代西医筋膜学说相结合,相互联系无论你是中医学生或只会西医的解剖知识,就可以学会该疗法。
[0003]肌筋膜理论是近几年来在物理康复领域比较常用的一种康复手段。这套理论首先是由著名手法治疗师提出,然后由她的学生1110111218 1761*8通过解剖手段来证实,而又由很多的学派的学生们在实践中验证的一套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这套理论的特点来探索它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0004]1.筋膜链的特点及作用
[0005]1)对传统的肌肉解剖理念提出挑战:在我们传统的解剖理念中,每一条肌肉都有特定的起止点。比如说,胸大肌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体和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而止于肱骨大结节。但实际上在解剖中不是这样的,肌肉只有一部分起于或止于骨膜上,而还有一部分是以筋膜的形式与相邻的特定肌肉相连的。比如胸大肌和腹直肌就会以筋膜的形式在腹直肌鞘前壁处相连。起止点的理论为我们学习肌肉的位置和功能会提供很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可能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因为它将我们的人体是从分解的角度上来观察,而让我们忽视了它整体的功能。
[0006]2)能够解释和探究人体代偿的规律:当我们左脚扭伤,走路的时候右脚就会更多的来用力,来代替一部分左脚的功能,这种现象就叫做代偿。这是人体为了完成任务而“聪明”的选择替代路径的一种方式,它会让我们在特殊环境下完成必须的任务,但同时也会让我们人体的某些部分过度的来使用,从而造成过度疲劳。酸痛、劳损、筋膜炎、骨赘产生等,就是其结果的其中几个变现。那么人体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代偿的呢?筋膜链理论给了我们10类,共20条筋膜链,就像地图一样,我们可以循着它指引的路径来找到代偿的引发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疼痛、劳损等问题。
[0007]3)迅速提高人体的柔韧度和关节活动范围:当我们进行肌肉拉伸的时候,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没有拉伸到肌肉真正的终点位置,因为肌肉中的肌梭会预先收紧一部分的肌纤维,不让这些肌纤维充分的伸展开,所以在拉伸时其实只有不本分较短的肌纤维是被拉伸的,还有一部分是还处于松弛状态的。是什么造成这些肌梭紧张收缩的呢?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过去的旧伤,有可能是长期维持了某一长期缩短的状态(长期久坐或卧床等),有可能是环境过冷,还有可能甚至是心情不舒畅,都有可能导致。我们我们如何来解决它呢?我们只需要运用筋膜松解的技术,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0008]4)迅速提高人体的力量:当我们进行筋膜松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该部分筋膜掌管的区域内的肌肉力量迅速提高。比如当松解完胫骨前肌区域的肌肉和筋膜后,足背屈的力量会迅速增强,而且增长的幅度还特别大。推测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0009]①筋膜松解后,该区域内的新陈代谢会更加通畅和旺盛,对提高力量会有一定的帮助;
[0010]②该区域筋膜与筋膜之间的间液的液化程度会改善,摩擦力会变小,那么则增强了用力的效果。
[0011]③筋膜松解后,关节周围的肌张力更加均衡,关节会处于更佳的位置上,发力的生物力学效果会更好;
[0012]④筋膜松解后,镶嵌在筋膜间的神经的传导性会更强,发放的神经冲动会更充分,募集的肌纤维会更多,尤尔导致有更大的收缩力量。
[0013]5)迅速消除疼痛:引发肌肉疼痛的原因,除了损伤、劳损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引发因素就是“筋膜的粘连”。当筋膜粘连之后,会造成该区域的活动范围降低,筋肉的弹性变差,甚至缩短。而相邻区域的肌肉就会代偿性的被拉长,并且过度收缩,产生过度劳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只需要轻轻地将你粘连区域的筋膜松解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整个过程也只需要简单的几分钟的时间。
[0014]2.根据筋膜链理论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推测出它在筋膜损伤中的应用:
[0015]1)损伤预防:对于劳动者及运动员而言,伤病是最大的敌人。受伤就不能继续正常工作和训练,甚至导致运动员过早的离开赛场,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运动技术不正确,环境不佳,比赛中的冲撞和意外等,但还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身体的代偿而引发的慢性劳损。这种的损伤通常会不经意间发生,而且还让你不记得具体导致其发生的原因。比如慢性的腰背痛,膝关节痛、足底痛等。而正是这些悄然而来的疼痛,导致运动员不能正常的训练和过早退役。筋膜链理论会告诉我们造成损伤的代偿模式是什么,并且在造成损伤之前将代偿模式纠正,防止更严重的后果的发生。
[0016]2)解决疼痛:通过筋膜松解,解决筋膜粘连,从而解决运动员存在的最普遍的疼痛。
[0017]3)提高力量:这是运动员们最希望看到的,都希望能够快速的提高自身的力量水平。我们推测,筋膜松解技术和筋膜链理论尤其会对快速爆发项目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剧中、铅球、标枪等项目等,这项功能,我会在我后面的博士研究中更多的进行。
[0018]4)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有些时候我们的胭绳肌非常紧张,而且做了各种的胭绳肌拉伸多没有起到很好的拉伸效果。因为胭绳肌是属于身体“后表链”的一部分,“后表链”就像一整条肌肉一样,我们只要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松解后,那么整条“链”都会起到一定的伸展作用。那么我们只需要松解一下我们的足底筋膜或者是枕后肌群,那么你会发现胭绳肌会“莫名其妙”的伸长了很多,相应的我们髋关节的灵活性也会大大的提高。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的关节。
[0019]5)更好的理解动作: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相应的筋膜链来不断地轮换工作来完成的。当我们理解了筋膜链的理论之后,我们就能分析出在某个动作中占主导地位的筋膜链是哪些,那么再设计训练动作和方法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整体观。
[0020]目前,通常使用的筋膜松解针是小针刀器械。在临床应用中,根据不同部位的深浅,采用不同的手法,在痛点进针,使病灶部位产生痛、酸、胀、麻等感觉,达到治疗的效果。然而,由于小针刀针身较长,针尖太锋利,容易伤坏患者的血管神经。


【发明内容】

[002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环境、经济效益好的筋膜松解针刀。
[002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23]一种筋膜松解针刀,包括带有握柄的金属针体,所述金属针体的长度为3.0(3%所述金属针体的直径为0.030.11,所述握柄与金属针体相连接一端的直径为0.50.11,另一端的直径为0.8挪,呈上宽下窄形结构,所述握柄的长度为1.3挪。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筋膜针刀采用运动医学理论,具有痛苦小、安全无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的特点,是患者易接受的一种治疗疼痛的疗法;具体如下:
[0025]1.刀口只有0.3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更安全,该针具直径更细、可有效的控制进针深度,安全无副作用。
[0026]2.不用麻药,使疼痛、麻木、酸、沉等症状立竿见影;
[0027]3.进针深度可控只到浅深筋膜,触摸到皮下条索、结节进行点刺不会伤及神经及血管,为临床提供了安全保障。
[0028]4.进针手法简单,只有点刺、提插、摆动没有其他的辅助手法,这样学员更加容易学习、掌握。
[0029]5.治疗时间1一2分钟,二到三天一次,疗程1一3次即可。具有疗程短、痛苦小、见效快等特点。为我们医生能更好地树立形象品牌。
[0030]6.疗效立竿见影:对肌筋膜炎引起的疼痛、酸沉。颈椎病引起的眩晕、视物不清、酸沉、麻木。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臀、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可立刻见效。部分疾病可立即消失90%左右。
[0031]7.筋膜针刀点刺部位:为浅深筋膜、筋节、浅在的肌肉附着点、皮神经卡压部位坐寸。
[0032]8.筋膜针刀术后仅有轻微后遗痛,无需对刀口进行保护及处理,局部消毒后无需用消炎药等防治感染的措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5]实施例
[0036]一种筋膜松解针刀,包括带有握柄1的金属针体2,所述金属针体2的长度I为3.0挪,所述金属针体2的直径!I为0.03^,所述握柄1与金属针体2相连接一端的直径I为0.5(3111,另一端的直径了为0.8(3111,呈上宽下窄形结构,所述握柄1的长度为1.3(3111。
[0037]本发明筋膜松解针刀的治疗范围及治疗方案:
[0038]一.头痛、头昏
[0039]1.神经性头痛:
[0040]1)枕大小神经头痛:最易形成卡压的部位位于下项线中点旁开2.5厘米。并发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视力疲劳、前额疲劳、眼球发胀,甚至突出。
[0041]2)神经痛:其治疗点在内侧眉头部位,可扪及一个比芝麻粒还小的筋结,将其松解。
[0042]2)血管性头痛:
[0043]1)头皮下静脉丛炎:头皮虚肿、头皮增厚,多有头皮外伤史。其治疗点在下项线寻找筋结点,用刀或针均可。也可以用火针散在点刺(注意针眼出血,因为头皮血管丰富)
[0044]2)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用太阳穴、列缺穴、合谷穴、足三里、阳陵泉、中封、足临泣、疗效肯定。
[0045]3)椎动脉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为上位颈椎¢12.3)形成卡压,下位颈椎卡压相对较少,主要是:(1)由于上下两椎体错位,使连接的椎八发生扭曲,导致供血障碍(2)变形变小的椎间孔因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导致椎八痉挛,发生供血障碍。(3)穿行于椎八上方的肌肉软组织因劳损而出现痉挛,压迫了椎八引起供血障碍,如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0046]常见的治疗点:①02棘突旁结节点;②下项线的筋结点逾相应椎间孔变小的棘突旁点横突尖点。
[0047]二.颈椎病
[0048]1.复习解剖:
[0049]1)(:1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长的
[0050]2) 02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大的
[0051]3)0棘突是颈椎棘突中最高的
[0052]凡是最为突出的解剖部位,也是肌肉的应力集中点,是最易劳损的部位。
[0053]2.01横突综合征:
[0054]1)头昏,头痛
[0055]2)耳鸣,耳聋
[0056]3)下颌关节紊乱
[0057]4)眼干,眼涩,眼球突出
[0058]5)太阳穴痛
[0059]7)面痛面麻
[0060]8)面肌痉挛,面瘫
[0061]治疗用针或刀在横突尖松解。
[0062]3.颈生理曲度改变:
[0063]1)生理曲度变直,其治疗点在(:1^7横突尖治疗
[0064]2)生理曲度变大,其治疗点在中部颈椎棘突旁
[0065]3) 06-7棘突旁是颈椎病必做的两个治疗点。
[0066]其原因47椎体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点的枢纽部位,活动范围最大,最易劳损。
[0067]4)在后背酸痛,双肩胛带酸困时及上肢有麻木时,07横突是其治疗点,其原因07横突筋膜一旦劳损会牵连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竖脊肌、网上肌、头夹肌、颈夹肌、大棱形肌穿过,损时会出现上述肌肉劳损的相应症状。
[0068]5)肩胛提肌: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当肩胛提肌劳损时,会影响整个肩胛骨上附着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的功能,产生相应症状,其治疗点多采用其止点(肩胛骨的内上角)
[0069]4.颈椎神经定位诊断:
[0070]1)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0071]2)02-3椎间孔变小: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0072]3)03-4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0073]4) (:4-5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0074]5)05-6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0075]6)06-7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
[0076]治疗只在相应棘突旁用筋膜针刀治疗即可
[0077]5.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
[0078]1)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0079]2)或四个指头发麻
[0080]3)或5个指头发麻¢5-6, 06-7。同时卡压也可引起5指发麻临床少见)
[0081]其原因:旋前圆肌综合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交点处。
[0082]腕管综合症。
[0083]二病的区别:
[0084]1)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例:拇指的第一指关节不能快速地运动,而腕管综合征则无此现象。
[0085]2)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特点。
[0086]3)看肌肉的动作,旋前圆肌损伤,前臂旋前时疼痛。
[0087]治疗:针法:做肌肉的起止点、中点。
[0088]刀法:旋前圆肌只做止点,腕管综合征只做起点或止点,不做中点。
[0089]三.肩周炎
[0090]1)好发于50岁左右,又叫“漏肩风”
[0091]2)外伤原因可以发生在任何年
[0092]3)在其他年龄段,多数为颈肩综合征
[0093]4)少数为肺尖部肿瘤引起
[0094]5)长期卧床肩关节废用而发作,多见老年人肩关节的三个运动轴:①前屈、后伸;②内收、外展;②旋前、旋后(内旋、外旋)
[0095]患者需要解决的三个运动障碍:①上举;②搭肩;②后伸摸背;
[0096](1)上举动作:主动肌:三角肌、冈上肌,根据软组织损伤症的原则选用冈上肌为治疗肌(即劳损肌)拮抗肌: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的角度与肩关节外展的角度比是1:3,也就是说肩关节外展90度,则肩胛骨外旋30度,其中肩胛骨内上角必然下沉牵拉肩胛提肌)总结:上举动作不能完成我们只治疗网上肌、肩胛提肌,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
[0097](2)搭肩动作:主动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这两块肌肉共用一个起点,即喙突点。拮抗肌:冈下肌、小圆肌。总结:搭肩动作:主要治疗肌肉: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下肌、小圆肌,根据解剖主要治疗点为喙突、肱骨大结节点。
[0098](3)后伸摸背动作:主动肌:肱二头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拮抗肌:肱三头肌、喙肱肌。
[0099]总结:后伸摸背动作,治疗肌肉为主动肌及拮抗肌的参与肌肉,根据解剖其治疗点为盂下结节、肱骨大结节点、肱骨小结节点、喙突点肩周炎共有5个治疗点:
[0100]1)肩胛骨内上角点:肩胛提肌;
[0101]2)大结节点:网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0102]3)小结节点:大圆肌;
[0103]4)喙突点: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0104]5)盂下结节点:肱三头肌长头肱骨外上髁处疼痛:(都有提重物疼痛的共性)分析动作:①端重物疼痛,按肱二头肌损伤治疗;②扫地疼痛,按肱三头肌损伤治疗。③倒开水,拧毛巾疼痛,按桡侧腕伸肌损伤治疗。
[0105]分析疼痛部位:
[0106]1)肱二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前下方;
[0107]2)肱三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后下方;
[0108]3)桡侧腕伸肌损伤疼痛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尖上。
[0109]四.心脏病
[0110]风湿性心脏病不治,先天性心脏病无效,其余心脏病均可用此方法;
[0111]筋膜针刀治疗点:
[0112]1)15-6棘突旁左侧;
[0113]2)0横突尖上方筋结点,左侧。
[0114]3)锁骨下窝,前斜角肌的附着点,左侧。
[0115]4)剑突结节点。
[0116]五.乳腺增生:筋膜针刀治疗点;
[0117]1)13,4同侧棘突旁;
[0118]2)膻中穴附近筋结点。
[0119]六.腰部疾病
[0120]腰部的运动轴:
[0121]1)前屈:损伤的部位,腰骶三角区。前屈等同于坐位,可引起类似于15,31节段椎间盘症状;
[0122]2)后伸:损伤的部位:腰肋三角区;
[0123]3)左右旋转:损伤的部位:腰大肌,腹外斜肌。左右旋转等同于翻身动作;
[0124]4)左右侧弯。
[0125]腰三横突损伤总结:
[0126]1)腰骶三角区刀法针法相同,在区域内找结节点治疗。
[0127]2)腰肋三角区刀法只在11-2棘突旁松解,筋膜针刀法将针尖向下平刺,针体刺结节点即可。
[0128]3)腰大肌刀法只在11-245-31棘突旁松解,筋膜针刀针法在14横突尖下方进针,达到阻力干感后,再向下进针2挪即可,目的是避开肾下极。
[0129]4)腹外斜肌一般用筋膜针刀在肌腹上穿过即可。
[0130]5)腰三横突综合症一般用刀法在13棘突旁同侧松解即可。
[0131]七.腰大肌损伤:
[0132]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肌肉临床症状:
[0133]1)翻身疼痛。
[0134]2)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会引起腰腿痛。
[0135]3)在急性损伤时腰部没有具体的压痛点。
[0136]4)有深在的叩击痛。
[0137]5)臀部歪向一侧。
[0138]6)小腿的外侧麻痛。
[0139]7)膝关节内侧痛。
[0140]8)早晨不能久睡。
[0141]9)生理曲度变直,人为垫高腰部形成生理曲度疼痛可暂时缓解。
[0142]10)可引起结肠炎表现,阳痿、早泄表现。
[0143]11)腹股沟疼痛。
[0144]八.腰椎神经解剖:(类椎间盘突出症)
[0145]1)12-3突出:腹股沟疼痛,膝腱反射⑴。
[0146]2)13-4突出:大腿前侧疼痛、腰痛、膝腱反射(+)。
[0147]3)14-5突出:腰痛、大腿后侧痛、小腿前侧痛、小腿外侧疼痛、拇趾背伸试验(+)。
[0148]4)15-81突出:腰痛、大腿、小腿后侧疼痛、跟腱反射⑴。
[0149]5)腰骶三角区劳损会引起14?515-31节段脊神经后支卡压,产生类似14?515-8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状。类似14-5,15-31椎间盘卡压症状的病症:①腰大肌损伤。②腰骶三角区劳损。③骶结节韧带损。④梨状肌损伤。
[0150]九.股骨头坏死:
[0151]1)腰大肌。
[0152]2)阔筋膜张肌。
[0153]3)股内收肌。
[0154]4)腰骶三角。
[0155]5)股直肌。
[0156]6)梨状肌。
[0157]十.腹股沟疼痛的病症:
[0158]1)髂腰肌损伤,包括腰大肌和髂肌。
[0159]2)腹外斜肌损伤:腹外斜肌前侧肌纤维形成腹股沟韧带。
[0160]3)股内收肌损伤。
[0161]4)11-2 神经卡压。
[0162]下肢肿胀病因:
[0163]1)肾性下肢肿。
[0164]2)脉管炎。
[0165]3)血栓。
[0166]4)腹股沟筋膜卡压。
[0167]梨状肌损伤:症状:
[0168]1)坐骨神经卡压症状(神经压迫):下肢发麻;
[0169]2)间歇性跛行(血管压迫):间歇性跛行诊断间歇性跛行先要患者行走;
[0170]以右腿为例:
[0171]①向前走症状明显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腰大肌;向后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二头肌;向右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阔筋膜张肌;
[0172]②向左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内收肌。梨状肌损伤的检查:目前教科书上的检查动作设计的不是太科学。
[0173]检查动作: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髋90度,将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作一连线,为三角形的一个底边,在臀部以此底边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其顶点部位即位梨状肌的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损伤特点看其是否有结节压痛,如果有即诊断梨状肌损伤。
[0174].膝关节损伤膝前痛:
[0175]1)骨性关节炎。
[0176]2)髌骨软化症。
[0177]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内上方滑囊炎。
[0178]4)髌下脂肪垫劳损。
[0179]5)股四头肌损伤。
[0180]膝后痛:
[0181]1)胭绳肌损伤(止点损伤)。
[0182]2)腓肠肌起点损伤。
[0183]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
[0184]4)髌下脂肪垫劳损。
[0185]5)胭窝囊肿。
[0186]膝内侧痛:
[0187]1)髂胫束损伤。
[0188]2)内侧副韧带损伤。
[0189]3)股内收肌损伤。
[0190]4)腰大肌劳损。
[0191]5)13横突综合症。
[0192]缝匠肌损伤膝外侧痛:
[0193]1)髂胫束损伤。
[0194]2)外侧副韧带损伤。
[0195]3)股内收肌损伤。
[0196]动作分析:上楼疼痛:股四头肌损伤。
[0197]下楼疼痛:
[0198]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
[0199]2)下楼膝后痛为胭绳肌损伤、髌下脂肪垫劳损。
[0200]治疗:跟据解剖,我们认识到髌骨为膝关节的一块活动籽骨,功能是协调膝关节运动的,如果髌骨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则膝关节的活动也受限制,膝关节疼痛的病中绝大多数是髌骨的活动范围受限。治疗上只需将髌骨四周的卡压筋膜松解,则膝关节活动就正常。[0201〕 1)上楼痛松解:10点、11点、1点、2点位的筋膜。
[0202]2)下楼痛松解:4点、5点、7点、8点位的筋膜。
[0203]3)内侧痛松解:2点、3点、4点位的筋膜。
[0204]4)外侧痛松解:8点、9点、10点位的筋膜。
[0205]5)对严重增生的膝关节,在髌骨的中央也可找到2-3条横行的筋膜进行切断松解,然后根据以上所讲的软组织损伤理论治疗相关的肌肉组织。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的治疗: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侧)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侧)五虎擒羊穴(包括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毫针方法: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后叫患者缓慢地屈伸膝关节,18次左右,后扎五虎擒羊穴,留针30分钟。
[0206]十二.足跟痛:
[0207]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累后疼痛加重;
[0208]2)跟骨脂肪垫劳损:起步不痛,越走越痛;
[0209]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
[0210]4)跟腱炎:跟腱处压痛;
[0211]5)膑下脂肪垫劳损:将手按压内外膝眼后跟骨压痛消失,放开后跟骨压痛出现;
[0212]6)骨盆移位: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原来长的脚变短了,短的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
[0213]7)髋关节外旋: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
[0214]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
[0215]9)骶棘肌劳损;
[0216]10) 0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
[0217]治疗
[0218]机理:足跟痛属运动性损伤所致,人体运动最易损伤的06-7、腰骶区,膝关节区。根据运动损伤原理,在此三区寻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数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5-6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筋膜针刀进行切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的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
[0219]踝关节疼痛:
[0220]1)内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内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0221]2、外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外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0222]总结
[0223]临床中许多疾病是因筋膜损伤后引起,出现酸、痛、胀、麻及功能活动障碍。经筋膜针刀在浅深筋膜层松解治疗,使上述症状立竿见影。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操作更简便易行,进针深度把握准确、使风险下降更低、疗效确切。
[02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筋膜松解针刀,包括带有握柄的金属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体的长度为.3.0cm,所述金属针体的直径为0.03cm,所述握柄与金属针体相连接一端的直径为0.5cm,另一端的直径为0.8cm,呈上宽下窄形结构,所述握柄的长度为1.3cm。
【文档编号】A61B17/3209GK104398291SQ20141066812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皮文杰, 陈刚 申请人:界首骨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