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96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栝楼3-6、茯苓5-10、鸡血藤3-5、浙贝母6-10、甘草5-15、紫菀5-10、莱菔子10-12、甘遂5-8、地龙6-8、桔梗6-9、楮实子6-12、黄芩8-12、桑白皮5-15。本发明以多味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各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具有泻肺平喘的功效,疗程短,见效快、治疗率高,值得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肺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虽然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总的病死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肺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栝楼3-6、茯苓5-10、鸡血藤3-5、浙贝母6-10、甘草5-15、紫菀5-10、莱菔子10-12、甘遂5-8、地龙6-8、桔梗6-9、楮实子6-12、黄芩8_12、桑白皮5_15。
[0005]本发明的优选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栝楼5、茯苓8、鸡血藤5、浙贝母8、甘草10、紫菀7、莱菔子10、甘遂6、地龙7、桔梗6-9、楮实子10、黄芩10、桑白皮8。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作用如下:
栝楼: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主治肺热咳嗽,胸痹,结胸,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0007]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08]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0009]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主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0010]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1]紫菀:温肺,下气,消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0012]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
[0013]甘遂: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0014]地龙:清热,镇痉,利尿,解毒。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0015]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主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0016]楮实子:滋肾,清肝,明目。主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
[0017]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0018]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或水饮停肺的胸满喘咳,咳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多味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各原料药之间协同作用,具有泻肺平喘的功效,疗程短,见效快、治疗率高,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中药组分:栝楼3克、茯苓5克、鸡血藤克、浙贝母6克、甘草5克、紫菀5克、莱菔子10克、甘遂5克、地龙6克、桔梗6克、楮实子6克、黄芩8克、桑白皮5克。
[0021 ] 用法用量:将处方量药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个疗程。
[0022]实施例2:
中药组分:栝楼6克、茯苓10克、鸡血藤5克、浙贝母10克、甘草15克、紫菀10克、莱菔子12克、甘遂8克、地龙8克、桔梗9克、楮实子12克、黄芩12克、桑白皮15克。
[0023]用法用量:将处方量药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个疗程。
[0024]实施例3:
中药组份:栝楼5克、茯苓8克、鸡血藤5克、浙贝母8克、甘草10克、紫菀7克、莱菔子10克、甘遂6克、地龙7克、桔梗6-9克、楮实子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8克。
[0025]用法用量:将处方量药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个疗程。
[0026]实施例4:临床观察
(I)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13年至今对35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治愈339人,治愈率高达95.2%,有效7人,总有效率高达97.2%。
[0027](2)治疗方法
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个疗程。
[0028](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0029](4)典型病例
江某某,男,12岁,发烧一周,体温高时可达38.5度,咳嗽,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有痰鸣声,咽部充血。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呼吸顺畅,继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一个疗程后,全部治愈停药。
[0030]韩某,女,43岁,发烧,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服用本发明中药一个疗程后肌肉酸痛感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基本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一个疗程后痊愈停药。
[0031 ] 崔某,男,67岁,连续咳嗽十余天,呼吸急促,有大量粘稠血性痰,伴有肺脓肿,口服药物治疗未见效。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咳嗽消失,肺部脓肿明显减轻,痰减少,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疗程后全部痊愈停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栝楼3-6、茯苓5-10、鸡血藤3-5、浙贝母6-10、甘草5-15、紫菀5-10、莱菔子10-12、甘遂5-8、地龙6-8、桔梗6-9、楮实子6-12、黄芩8_12、桑白皮5_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栝楼5、茯苓8、鸡血藤5、浙贝母8、甘草10、紫菀7、莱菔子10、甘遂6、地龙7、桔梗6-9、楮实子10、黄芩10、桑白皮8。
【文档编号】A61K35/62GK104398778SQ20141078346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8日
【发明者】徐振 申请人:徐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