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430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羌活 10 克、独活 10 克、秦艽 10 克、白花油麻藤 10 克、当归 12 克、川芎 10 克、桑枝 10 克、阿摩尼亚脂 10 克、甘草 6 克、麻黄 10 克、枸橼皮 10 克、过江龙 5 克、大叶鸡菊花 8 克、微毛柃 5 克。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显著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本病多单侧发病,少数双肩同时发生,以50?60岁发病率最高,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 1,其发生年龄与肩关节产生严重退变年龄一致。一般而言,慢性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心脏病,肺疾患和精神病患者比健康人容易发生此病。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有助于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康复的显著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羌活8?10克、独活8?10克、秦艽8?10克、白花油麻藤8?10克、当归10?12克、川弯8?10克、桑枝8?10克、阿摩尼亚脂8?10克、甘草5?6克、麻黄8?10克、枸橼皮8?10克、过江龙4?5克、大叶鸡菊花O?8克、微毛柃O?5克。
[0004]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宪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
[0005]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宪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微毛柃5克。
[0006]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宪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大叶鸡菊花8克。
[0007]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宪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大叶鸡菊花8克、微毛柃5克。
[0008]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将羌活、独活、秦艽、白花油麻藤、当归、川芎、桑枝、甘草、麻黄、枸橼皮、过江龙、大叶鸡菊花、微毛柃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2)将阿摩尼亚脂研成细末放入容器内,加入少量黄酒和蜂蜜,搅拌均匀,经容器密封,隔水加热15?25min,取出,得膏体备用;(3)将上述步骤(I)?(2)所制得的滤液以及膏体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
[0009]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羌活【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膀胱、肾经。【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0010]独活【来源】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微温。【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0011]秦艽【来源】龙胆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0012]白花油麻藤【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白花油麻藤,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潘,平。【功能主治】补血,通经络,强筋骨。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月经不调,腰腿痛。
[0013]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14]川芎【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0015]桑枝【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性味】微苦,平。【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0016]阿摩尼亚脂【来源】伞形科植物阿摩尼亚胶草的树脂。【性味】味苦而辛。【功能主治】开通肝阻,溶化结石,温脑除癫,强筋健肌,增强知觉等。治肝脏阻滞,肾脏结石,脑寒癫痴,瘫痪,肢体麻木等。
[0017]甘草【来源】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18]麻黄【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0019]枸橼皮【来源】芸香科植物枸橼的干燥果皮。【性味】二级干热,味甘、辛。【功能主治】生干生热,温胃消食,燥湿止泻,降逆散气,除斑生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胃虚食积、消化不良,湿性腹泻、恶心欲吐、黑斑等。
[0020]过江龙【来源】为石松科植物地刷子石松的全草。【性味】性大温,味辛。【功能主治】疏风胜湿,舒筋活络,利尿,散瘀。治湿痹麻木不仁,筋骨疼痛,淋病,跌打损伤。
[0021]大叶鸡菊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叶斑鸠菊的根皮或茎、叶。【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通淋;活络。主风热感冒;风湿关节炎;小便脓血;尿路结石;跌打损伤。
[0022]微毛柃【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微毛柃的全株。【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消肿;解毒;止血。主风湿关节炎;肝炎;无名肿毒;烫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蛇咬伤。
[00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治愈率极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并可预防相关并发症。配方药材之间配伍严谨,不仅充分利用药物配伍后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且避免了药物作用的互相拮杭而抵销或消弱原有的功效,更加注意选用能减轻或消除药物的烈性或毒副作用的药物配伍应用,坚决避免了药物相互配伍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通过科学配伍,不仅在病情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本发明不仅能有效组织实施合理医治,使其达到药至病除,而且对于防止疾病传变、内侵脏腑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临床运用上很有价值。
[0024]2、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制成,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研究理论,并利用现代医药制药技术制成,安全无毒副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宪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大叶鸡菊花8克、微毛柃5克。按如下步骤:(I)将羌活、独活、秦艽、白花油麻藤、当归、川芎、桑枝、甘草、麻黄、枸橼皮、过江龙、大叶鸡菊花、微毛柃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2)将阿摩尼亚脂研成细末放入容器内,加入少量黄酒和蜂蜜,搅拌均匀,经容器密封,隔水加热15?25min,取出,得膏体备用;(3)将上述步骤(I)?(2)所制得的滤液以及膏体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
[0026]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I粒,饭后温开水送服;10天为I个疗程,连续服用I?3个疗程。
[0027]实施例2
称取:宪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大叶鸡菊花8克、微毛柃5克。
[0028]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29]实施例3
称取:宪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大叶鸡菊花8克、微毛柃5克。
[0030]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31]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2013年以来在我院诊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2例临床观察,临床症状均符合肩关节周围炎诊治标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32]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胶囊制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I粒,饭后温开水送服;10天为I个疗程,连续服用I?3个疗程。
[0033]对照组用巨刺交叉取穴法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0034]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
[0035]3、疗效判定:
(O治愈:肩关节周围疼痛消失,上抬、外展、外旋、摸背功能均恢复正常。
[0036](2)好转:肩关节活动有进步,疼痛减轻。
[0037](3)未愈:肩部功能活动和疼痛均无明显改善。
[0038]4、结果: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胶囊的治疗组中,治愈18例,好转7例,未愈I例,治愈率69.2%,总有效率96.2%。治愈病例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8.7天。
[0039]对照组中治愈14例,好转8例,未愈4例,治愈率53.8%,总有效率84.6%。治愈病例的平均治愈时间为24.2天。
[0040]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41]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羌活8?10克、独活8?10克、秦艽8?10克、白花油麻藤8?10克、当归10?12克、川芎8?10克、桑枝8?10克、阿摩尼亚脂8?10克、甘草5?6克、麻黄8?10克、枸橼皮8?10克、过江龙4?5克、大叶鸡菊花0?8克、微毛柃0?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羌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羌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微毛柃5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羌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大叶鸡菊花8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羌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白花油麻藤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桑枝10克、阿摩尼亚脂10克、甘草6克、麻黄10克、枸橼皮10克、过江龙5克、大叶鸡菊花8克、微毛柃5克。
6.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羌活、独活、秦艽、白花油麻藤、当归、川芎、桑枝、甘草、麻黄、枸橼皮、过江龙、大叶鸡菊花、微毛柃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2)将阿摩尼亚脂研成细末放入容器内,加入少量黄酒和蜂蜜,搅拌均匀,经容器密封,隔水加热15?25min,取出,得膏体备用;(3)将上述步骤(1)?(2)所制得的滤液以及膏体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435372SQ20141080158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2日
【发明者】蒋亚静 申请人:蒋亚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