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止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679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外科止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患者痛楚的外科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相铰接的左钳体以及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的末端分别设有握持手柄,左钳体前端设有电凝探头,右钳体前端设有温度检测探头,电凝探头以及温度检测探头分别与封装在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凝血快,操作简便,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患者痛楚等显著的优点。
【专利说明】外科止血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患者痛楚的外科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外科手术期间,往往需要对患者伤处进行止血处理,现有的止血器械一般为止血钳,设有手柄以及与手柄相连接的钳体,多采用不锈钢等材质制成,用于钳紧出血点或切口,但由于止血钳结构简单,对于精细部位止血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射频凝血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采用高频射频信号实现的射频手术刀,其设有前端电极、与前端电极经导线相连接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当前端电极与病变组织相接触时,高频电信号使相关组织的细胞发生变性,发生凝血,达到止血和分离病变组织的目的。但现有的射频手术刀造价较高,且只具有一个探头,能够完成出血点的止血但不易完成对切口的止血。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患者痛楚的外科止血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5]一种外科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相铰接的左钳体以及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的末端分别设有握持 手柄,左钳体前端设有电凝探头,右钳体前端设有温度检测探头,电凝探头以及温度检测探头分别与封装在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中电凝探头内设有两个以上电极,电极经开关电路与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相连接,开关电路中设有开关键,开关键可以固定在握持手柄外侧,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0007]本实用新型中温度检测探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握持手柄还设有与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接的微控芯片以及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的显示电路,显示电路的输出端与液晶屏相连接,液晶屏固定在左钳体或右钳体上,用于显示温度。
[0008]本实用新型中握持手柄内还设有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的电源电路以及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的报警电路,其中报警电路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相连接,电源电路中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的插头。
[0009]本实用新型中左钳体和右钳体前端相对设有夹持板,其中左钳体前端的夹持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两个以上的电凝探头对应伸入夹持板上的通孔中,每个电凝探头分别经多路器与封装在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相连接,通过设有两个以上的电凝探头阵列,能够有效增大电凝处理面积,完成对伤口切口的止血处理。
[00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电源电路为装置供电,使用者开启开关键,当左钳体前端的电凝探头接触患处组织时,在高频电信号的电热作用下,患处组织开始凝血,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出血点的止血,可以仅通过左钳体最前端的单一电凝探头即可实现,对于切口或切面的止血,需要通过左钳体侧面的夹持板上的两个以上的电凝探头完成,另外,右钳体前端的温度检测探头可以与患处组织接触,并检测患处组织的温度,当超过设定阈值时,装置中的报警电路在微控芯片的控制下报警,避免对良好细胞造成不可逆损害。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凝血快,操作简便,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患者痛楚等显著的优点。
[0012]【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0015]附图标记:左钳体1、右钳体2、电凝探头3、温度检测探头4、开关键5、夹持板6、液晶屏7、高频信号发生电路8、温度检测电路9、显示电路10、微控芯片11、报警电路12、电源电路13、声光报警器14、多路器15。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外科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相铰接的左钳体I以及右钳体2,左钳体I和右钳体2的末端分别设有握持手柄,左钳体I前端设有电凝探头3,右钳体2前端设有温度检测探头4,电凝探头3以及温度检测探头4分别与封装在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8、温度检测电路9相连接。
[0019]本实用新型中电凝探头3内设有两个以上电极,电极经开关电路与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8相连接,开关电路中设有开关键5,开关键5可以固定在握持手柄外侧,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0020]本实用新型中温度检测探头4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握持手柄还设有与温度检测电路9相连接的微控芯片11以及与微控芯片11相连接的显示电路10,微控芯片11与高频信号发生电路8相连接,显示电路10的输出端与液晶屏7相连接,液晶屏7固定在左钳体I或右钳体2上,用于显示温度。
[0021]本实用新型中握持手柄内还设有与微控芯片11相连接的电源电路13以及与微控芯片11相连接的报警电路12,其中报警电路12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14相连接,电源电路13中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的插头。
[0022]本实用新型中左钳体I和右钳体2前端相对设有夹持板6,其中左钳体I前端的夹持板6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两个以上的电凝探头3对应伸入夹持板6上的通孔中,每个电凝探头3分别经多路器与封装在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8相连接,通过设有两个以上的电凝探头3阵列,能够有效增大电凝处理面积,完成对伤口切口的止血处理。
[00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电源电路为装置供电,使用者开启开关键,当左钳体I前端的电凝探头3接触患处组织时,在高频电信号的电热作用下,患处组织开始凝血,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出血点的止血,可以仅通过左钳体I最前端的单一电凝探头即可实现,对于切口或切面的止血,需要通过左钳体I侧面的夹持板6上的两个以上的电凝探头3完成,另外,右钳体前端的温度检测探头4可以与患处组织接触,并检测患处组织的温度,当超过设定阈值时,装置中的报警电路在微控芯片的控制下报警,避免对良好细胞造成不可逆损害。
[002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凝血快,操作简便,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患者痛楚等显著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科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相铰接的左钳体以及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的末端分别设有握持手柄,左钳体前端设有电凝探头,右钳体前端设有温度检测探头,电凝探头以及温度检测探头分别与封装在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接;电凝探头内设有两个以上电极,电极经开关电路与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相连接,开关电路中设有开关键,开关键固定在握持手柄外侧;温度检测探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握持手柄还设有与温度检测电路相连接的微控芯片以及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的显示电路,显示电路的输出端与液晶屏相连接,液晶屏固定在左钳体或右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握持手柄内还设有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的电源电路以及与微控芯片相连接的报警电路,其中报警电路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相连接,电源电路中设有用于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的插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科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左钳体和右钳体前端相对设有夹持板,其中左钳体前端的夹持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两个以上的电凝探头对应伸入夹持板上的通孔中,每个电凝探头分别经多路器与封装在握持手柄内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3815577SQ201420034648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陈霞, 肖琼 申请人:陈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