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28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治疗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伤口治疗接口,用于配接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集液设备;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气路相连通,并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以通过与所述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的负压源;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和/或所述负压源连接用于检测气体压力的检测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或负压源连接的,且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和/或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负压源或检测单元的运行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伤口治疗接口可以同时治疗多个创伤伤口,携带、操作、使用方便,也避免了医疗器材的浪费,也避免使用人员误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意外的危害。
【专利说明】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治疗领域,具体涉及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NPWT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创伤治疗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伤口护理及负压引流技术,负压伤口治疗主要采用较低的负压(一般-55mmHg到175mmHg)。NPWT能促进创面愈合的是多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以下这些只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
[0003]负压吸引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曲,细胞就认为是损伤,传导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通过信号转换,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血管。
[0004]负压吸引从创面吸走渗出,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因为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减轻水肿(即细胞外液/细胞间液);增加创面血流,通过增加毛细血管充盈;增加生长因子。(由于增加了流到创面的血流);促进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入创面,其中白细胞能抵抗感染,产生生长因子,而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用来填平和修复伤口 ;增加静脉充盈,进而加快清除水肿液(由此“废物”随着水肿液被排除创面);增加从创面的淋巴引流,机制是通过改变淋巴管的压力和胶体渗透压,这些改变是另一个加快水肿和废物排除的原因。使组织靠近,从而使组织有机会靠物理的力量自然的粘在一起,这对于加快愈合非常有用。除了吸引作用还可产生压迫作用。产生的原因是当吸引力作用于敷料,空气被吸走,敷料就塌陷下去(很容易看见),压迫均匀的作用于创面,这种压力对抗吸引引起的创面的过量渗出。这种机制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大量的创面渗出能使患者失掉过多的血浆蛋白,增加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
[0005]负压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创伤组织,其中很大一部分外伤或者手术伤口不止一个,对每个伤口进行治疗时都需要对应的一个负压治疗设备。例如常见的乳腺切除手术,通常需要对正面和侧面的两个切口进行负压治疗,且压力有差异。现有技术中,对于同时治疗多个创伤时,需要对应数量的治疗设备,携带、操作、使用均不方便,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医疗器材的浪费,还会因为不同伤口需要不同的压力,而使用两个单独的设备时容易混淆,造成误操作,给患者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系统及伤口治疗方法,该设备可以同时治疗多个伤口。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压治疗设备,该设备包括:
[0008]多个伤口治疗接口,用于配接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集液设备;[0009]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气路相连通,并为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以通过与所述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的负压源;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和/或所述负压源连接用于检测气体压力的检测单元;
[0010]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或负压源连接的,且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和/或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负压源或检测单元的运行的控制单元。
[0011]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源包括与所属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数量相同的负压泵,且每个负压泵连接一个伤口治疗接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先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设置的负压值控制所述负压泵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
[0013]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源包括:
[0014]负压泵,以及与该负压泵连接的控制阀;
[0015]其中,所述控制阀与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连接,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分时控制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先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设置的负压值控制所述负压泵和所述控制阀分时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为每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的时间间隔为预先设置,或通过与所述控制阀相连的所述控制单元设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操作人员输入控制指令的输入单元和用于显示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或所述负压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的输出单元。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具体为两个。
[0020]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压治疗系统,包括:
[0021]负压治疗设备、用于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多个集液设备;
[0022]所述负压治疗设备包括:
[0023]多个伤口治疗接口,用于配接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集液设备;
[0024]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气路相连通,并为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以通过与所述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的负压源;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和/或所述负压源连接用于检测气体压力的检测单元;
[0025]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或负压源连接的,且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和/或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负压源或检测单元的运行的控制单元。
[0026]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治疗系统,还包括:
[0027]与所述多个集液设备数量同的敷料套件,且每个敷料套件连接一个集液设备。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伤口治疗接口可以同时治疗多个创伤伤口,节约空间,携带、操作、使用方便,也避免了医疗器材的浪费,也避免使用人员误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意外的危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治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6]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负压治疗设备包括: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负压源130、检测单元140以及控制单元150 ;其中,负压源130与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和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相连以提供负压;检测单元140与负压源130以检测负压源130的气体压力,另外,检测单元140还可同时与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和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相连,以检测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和第二伤口治疗接口处的气体压力;控制单元150与负压源130和检测单元140连接,以控制负压治疗设备的运转。
[0037]具体的,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和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均用于配接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集液设备。集液设备可以为集液盒、集液罐或集液袋,本实施例中包括与伤口治疗接口数量相同的多个集液设备,集液设备连接一个伤口治疗接口。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双治疗接口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加更多的伤口治疗接口以同时治疗更多的伤口。
[0038]负压源130,用于为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和伤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提供负压以通过与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本实施例中,敷料套件与伤口治疗接口数量相同,并每个敷料套件连接一个集液设备。另外,负压源130可以为负压泵,或者其他能产生负压吸引力的装置。
[0039]检测单元140,用于检测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以及负压源130的压力;除此之外,检测单元140可以根据设置仅检测负压源130的压力,或者设置多个检测单元分别检测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以及负压源130的压力。检测单元140在监控压力并反馈至控制单元150的设置可以为实时监测,也可以为间隔检测;或者,设置用于对比的阈值参数,将获得的检测数据与该预设的阈值对比,当达到该阈值时上报至控制单元150。
[0040]控制单元150,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和/或检测单元140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负压源130或检测单元140的运行;控制单元150根据用户指令或检测结果依据预设的程序控制其中任一个、多个或所有模块的运行操作。另外,控制单元150可以根据为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预先设置的负压值控制负压源130分别为其提供对应的负压。
[0041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伤口治疗接口可以同时治疗多个创伤伤口,特别地,在乳腺手术中,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伤口,携带、操作、使用方便,便于医务人员操作使用,同时节约空间,避免了医疗器材的浪费,也避免使用人员误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意外的危害。
[0042]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比,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2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220、检测单元240以及控制单元250与图1中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检测单元140以及控制单元150功能相似,在此不做赘述。区别在于负压源230,包括:第一负压泵231,用于为所述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210提供负压;以及,第二负压泵232,用于为所述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220提供负压。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负压泵分别为第一和第二治疗单元提供负压仅为了便于描述,连接关系也可以不按照数字对应连接。
[0043]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双治疗接口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加更多的伤口治疗接口以同时治疗更多的伤口。相应的,负压源230则可以包括与伤口治疗接口数量相同的负压泵,每个负压泵连接一个伤口治疗接口并为其提供负压。
[0044]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比,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3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320、检测单元340以及控制单元350与图1中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检测单元140以及控制单元150功能相似,在此不做赘述。区别在于负压源330,包括:负压泵331,以及与其连接的控制阀332 ;其中,控制阀332与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3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320相连接,并根据控制单元350的分时控制分别为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3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32提供负压。为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3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32提供的负压值可以预先设置,控制单元350可以根据为该预先设置的负压值控制负压泵331和控制阀332分时提供负压。
[0045]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双治疗接口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加更多的伤口治疗接口以同时治疗更多的伤口。当伤口治疗接口数量较多时,一个负压泵和控制阀无法提供间隔较短的负压时,负压源可以采用多个负压泵以及多个控制阀的复合结构,以提供满足使用需求的负压。
[0046]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比,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4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420、负压源430、检测单元440以及控制单元450与图1中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1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120、负压源130、检测单元140以及控制单元150功能相似,在此不做赘述。且负压源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与控制单元450连接的输入单元460和输出单元470,其中输入单元460用于操作人员输入控制指令,输出单元470用于显示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或所述负压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具体的,输入单元460可以实体按键、虚拟按键、触摸屏、语音输入装置等设备;输出单元470可以为显示屏、语音等设备。
[0047]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双治疗接口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加更多的伤口治疗接口以同时治疗更多的伤口。当伤口治疗接口数量较多时,一个负压泵和控制阀无法提供间隔较短的负压时,负压源可以采用多个负压泵以及多个控制阀的复合结构,以提供满足使用需求的负压。
[0048]请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治疗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负压治疗系统具体包括负压治疗设备500、第一集液设备511、第二集液设备521以及第一敷料套件512、第二敷料套件522 ;
[0049]其中,所述负压治疗设备500包括: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510、第二伤口治疗接口520、负压源530、检测单元540以及控制单元550,具体参见图1_图4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0050]第一集液设备511分别与第一伤口治疗接口 510与第一敷料套件512相连接,第二集液设备521分别与第二伤口治疗接口 520与第二辅料套件相连接。第一集液设备511和第二集液设备521可以为集液盒、集液罐或集液袋。
[0051]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双治疗接口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加更多的伤口治疗接口以同时治疗更多的伤口。当伤口治疗接口数量较多时,一个负压泵和控制阀无法提供间隔较短的负压时,负压源可以采用多个负压泵以及多个控制阀的复合结构,以提供满足使用需求的负压。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伤口治疗接口可以同时治疗多个创伤伤口,节约空间,携带、操作、使用方便,也避免了医疗器材的浪费,也避免使用人员误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意外的危害。
[0053]参见图6,图6是负压治疗设备的治疗流程图。参见图6所示,使用负压治疗设备治疗伤口的具体流程包括:
[0054]SI 10,输入单元获取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的设置参数;本实施例中,为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的设置参数可以负压压力和/或治疗时间等。输入单元可以实体按键、虚拟按键、触摸屏、语音输入装置等设备;第一伤口治疗接口和第二伤口治疗接口均用于配接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集液设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双治疗接口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加更多的伤口治疗接口以同时治疗更多的伤口。
[0055]S120,控制单元向负压源发出含有对参数命令的控制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控制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负压源运行;控制单元根据用户指令或检测结果依据预设的程序控制其中任一个、多个或所有模块的运行操作。另外,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为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预先设置的负压值控制负压源分别为其提供对应的负压。
[0056]S130,负压源根据控制信号提供对应的负压供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使用;负压源用于为第一伤口治疗接口和伤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以通过与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负压源可以为负压泵,或者其他能产生负压吸引力的装置。本实施例中,负压源包括与伤口治疗单元数量相同的负压泵,每个负压泵连接一个伤口治疗接口,即与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分别相连的两个负压泵。或者,本实施例的负压源包括:负压泵,以及与该负压泵连接的控制阀;其中,控制阀与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连接,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分时控制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
[0057]S140,检测单元监控压力并将监测参数反馈至控制单元;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以及负压源的压力;除此之外,检测单元可以根据设置仅检测负压源的压力,或者设置多个检测单元分别检测第一伤口治疗接口、第二伤口治疗接口以及负压源的压力。检测单元在监控压力并反馈至控制单元的设置可以为实时监测,也可以为间隔检测;或者,设置用于对比的阈值参数,将获得的检测数据与该预设的阈值对t匕,当达到该阈值时上报至控制单元。检测单元可以为实时监测,也可以为间隔检测;设置用于对比的阈值参数,将获得的检测数据与该预设的阈值对比,当达到该阈值时上报至控制单元。[0058]S150,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反馈的监测参数控制所述负压源直至治疗结束。
[005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伤口治疗接口可以同时治疗多个创伤伤口,节约空间,携带、操作、使用方便,也避免了医疗器材的浪费,也避免使用人员误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意外的危害。
[0060]以上所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伤口治疗接口,用于配接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集液设备; 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气路相连通,并为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以通过与所述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的负压源;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和/或所述负压源连接用于检测气体压力的检测单元; 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或负压源连接的,且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和/或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负压源或检测单元的运行的控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包括与所述伤口治疗单元数量相同的负压泵,每个负压泵连接一个伤口治疗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设置的负压值控制所述负压泵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包括: 负压泵,以及与该负压泵连接的控制阀; 其中,所述控制阀与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连接,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分时控制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设置的负压值控制所述负压泵和所述控制阀分时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每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的时间间隔为预先设置,或通过与所述控制阀相连的所述控制单元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操作人员输入控制指令的输入单元和用于显示所述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或所述负压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的输出单元。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负压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具体为两个。
9.一种负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压治疗设备、用于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多个集液设备; 所述负压治疗设备包括: 多个伤口治疗接口,用于配接存放患者伤口渗出液的集液设备; 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气路相连通,并为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提供负压以通过与所述集液设备连接的敷料套件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的负压源;与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和/或所述负压源连接用于检测气体压力的检测单元; 与所述检测单元和/或负压源连接的,且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和/或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伤口治疗接口、负压源或检测单元的运行的控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多个集液设备数量相同的敷料套件,且每个敷料套件连接一个集液设备。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3790426SQ20142008886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梁洪歧, 宗玉阳 申请人: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