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56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涉及一种用螺钉固定的脊柱定位器或稳定器,包括螺钉、自断顶丝、自断螺塞、连接座,所述自断螺塞的上部为垂直布置的中空主体,下部为水平布置的支座,所述螺钉垂直穿过所述主体和支座,且和所述主体和支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左侧的锁紧部和右侧板状的连接部,所述锁紧部的上方垂直开设有锁紧通孔,下方水平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螺钉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座紧密接触。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螺钉固定效果好、不会断钉断棒影响患者健康,且能减轻医生困扰的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
【专利说明】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器【技术领域】,例如接骨板、接骨螺钉或类似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螺钉固定的脊柱定位器或稳定器。

【背景技术】
[0002]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症,治疗中复位、固定这两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椎弓根具有传递力到前方椎体上的功能,并能控制一定方向的运动,因此,临床上用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能够控制脊柱整个“三柱”的复合结构,达到较好的三维固定。目前较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是在伤椎的上下两椎体椎弓根内注入螺钉撑开,使其压缩的椎体复位,采用这种方法,固定性能较差,而且骨折治愈后需将螺钉尽早取出,否则容易出现断钉、断棒等情况,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医生带来极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螺钉固定效果好、不会因断钉断棒影响患者健康,且能减轻医生困扰的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
[0004]本实用新型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包括螺钉、自断顶丝、自断螺塞、连接座,所述自断螺塞的上部为垂直布置的中空主体,下部为水平布置的支座,所述螺钉垂直穿过所述主体和支座,且和所述主体和支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左侧的锁紧部和右侧板状的连接部,所述锁紧部的上方垂直开设有锁紧通孔,下方水平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螺钉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座紧密接触。
[0005]本实用新型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通过自断顶丝、自断螺塞、连接座三者配合,有效地限制了螺钉发生径向、轴向位移,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大大改善了螺钉的固定效果,使螺钉不易松动。
[000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其中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插孔右侧的上表面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锯齿部,所述支座的右侧下表面上设有凹陷的,且与所述第一锯齿部吻合的第二锯齿部。相互咬合的锯齿部,使自断螺塞和连接座的连接更牢固,螺钉的固定效果更好。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均采用铝镁合金制成,铝镁可吸收金属材料比普通不锈钢材料具有更高的扭矩和扭转刚度,减小了螺钉杆的扭转应力,增强了螺钉杆的固定效果,在一定时期内具备良好的机械支撑性能,之后可以自行降解。随着椎体逐渐愈合,锯齿部的合金也逐渐降解被吸收,固定的螺钉也开始逐渐松动,因而不会对愈合脊柱的活动产生应力阻挡,不会出现断钉断棒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医生治疗后期的困扰。
[0008]优选的,所述自断螺塞的主体为中空圆筒状。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的右视局部剖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的轴测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的又一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包括螺钉4、自断顶丝2、自断螺塞3、连接座1,自断螺塞3的上部为垂直布置的中空主体31,该主体31的形状可以为圆筒状或其他形状,主体31的内部设有内螺纹,自断螺塞3的下部为水平布置的支座32,螺钉4上设有外螺纹,螺钉4垂直穿过主体31和支座32,且和主体31和支座32螺纹连接。再如图4所示,连接座I包括左侧的锁紧部11和右侧板状的连接部12,再如图3所示,锁紧部11的上方开设有锁紧通孔111,锁紧通孔111的下方开设有贯穿锁紧部11前、后表面的连接孔112。使用时,锁紧部11位于螺钉4的左侧,将自断顶丝2拧入锁紧通孔111内,再将连接棒(图中未绘示)沿着与螺钉4垂直的方向插入连接孔112内,然后调节自断顶丝2,使其向连接棒(图中未绘示)方向移动,锁紧连接棒(图中未绘示)。再如图3所示,连接部12上开设有插孔121,使用时,螺钉4垂直插入插孔121内,连接部12和支座32紧密接触。螺钉4和自断螺塞3螺纹连接限制了螺钉4的轴向位移,插孔121限制了螺钉4的径向位移,再加上紧密接触的连接部12和支座32,上述各部件相互配合,保证了螺钉4的稳定性,另外,通过用自断顶丝2锁紧,又保证了连接棒(图中未绘示)不易松动,使椎弓根螺钉整体获得了较好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连接棒(图中未绘示)通过插入连接孔112将两个或多个椎弓根螺钉连接起来,以达到治疗目的,由于连接棒(图中未绘示)为骨折复位、定位治疗中的常用设备,其结构及使用方法均为现有技术,故此处不赘述。
[0015]再结合图2至图3所示,连接部12上位于插孔121右侧的上表面设有凸起的第一锯齿部122,支座32的右侧下表面上设有凹陷的第二锯齿部321,该第一锯齿部122和第二锯齿部321相吻合,相互吻合的锯齿部使得自断螺塞3和连接座I的连接更牢固,进一步改善了椎弓根螺钉整体的固定效果。优选的,第一锯齿部122和第二锯齿部321均采用铝镁合金制成,一般来说,骨折的愈合时间为6-9个月,铝镁合金的降解时间为18-24个月,合金降解之前,第一锯齿部122和第二锯齿部321—直能紧密咬合,保证椎弓根螺钉整体的固定效果,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合金逐渐被降解、吸收,使自断螺塞3和连接座I的连接出现松动,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性能大大降低,螺钉4容易松动,因而在患者活动时,螺钉4不会出现应力阻挡现象,不会把螺钉4或连接棒折断,因此,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避免了医生的后期维护工作。
[001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螺钉(4)、自断顶丝(2)、自断螺塞(3)、连接座(I),所述自断螺塞(3)的上部为垂直布置的中空主体(31),下部为水平布置的支座(32),所述螺钉(4)垂直穿过所述主体(31)和支座(32),且和所述主体(31)和支座(3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I)包括左侧的锁紧部(11)和右侧板状的连接部(12),所述锁紧部(11)的上方垂直开设有锁紧通孔(111),下方水平开设有连接孔(112),所述连接部(12)上开设有插孔(121),所述螺钉(4)插入所述插孔(121)内,所述连接部(12)和所述支座(32)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位于所述插孔(121)右侧的上表面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锯齿部(122),所述支座(32)的右侧下表面上设有凹陷的且与所述第一锯齿部(122)吻合的第二锯齿部(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部(122)和第二锯齿部(321)均采用铝镁合金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吸收动态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断螺塞(3)的主体(31)为中空圆筒状。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3915049SQ20142021335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唐佩福 申请人:唐佩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